第15章 替我去看看骆宝时

柳为宁跟柳达志走进柳校长的屋子。

已经没有上次来时那种经久不散的霉味。

骆教授正在关窗,看到柳为宁他们,松了口气:“你们又来了,是已经开了药吗?”

柳为宁点头,同时将贴身收着的布包打开,从里面掏出来两份药袋。

柳为宁将药袋递给骆教授,问道:“骆伯伯,这屋里头有烧开的水吗?”

骆教授闻言走到桌边,挨着桌腿的地方,放着一个破破烂烂的暖壶。

上头的壶盖早已不翼而飞,只剩一个塞子。

至少还能保温。

骆教授将水壶拿过来,柳为宁看了看四周,把放在地上的两个搪瓷水杯拿起来,交给柳达志:“三哥,拿到门口去,用开水烫了再拿回来。”

柳达志接过水杯,一手拿着水壶,走到门口去烫杯子。

柳为宁又将带来的吃食打开,对骆教授说道:“骆伯伯,您先吃。”

骆教授摆摆手,“不用这么麻烦,小姑娘。”

“早上我们吃的馒头,这会儿还不太饿。”

柳为宁却仍在坚持,“骆伯伯,趁热吃吧。”

实在不想辜负面前这个执着的小姑娘,骆教授依言拿出饭盒,从柳为宁带来的饭盒里盛了些小米粥,又拿了个包子。

柳达志将水杯拿进来,柳为宁打开药袋,把药片分别放进水杯,再倒上开水,等它慢慢划开。

柳校长虚弱地问道:“为宁,你们天天这么跑,家里怎么办?”

“你妈妈她一个人上工,身体怎么样?”

提到母亲,柳为宁心里堵得慌。

刘爱玲刚刚经历了那样的难堪,家属区里风言风语传得实在难听。

但刘爱玲恍若未闻,每天都照常上班。

一点不敢耽误。

直让那些看笑话的人渐渐歇了心思。

柳校长这边又病了,柳为宁忙着想办法让父亲和大哥早日康复,根本来不及关心母亲的心情。

这个年代的妇女,经历了这样的欺辱,没想着一死了之,反而咬牙硬挺着活下去。

刘爱玲远比她记忆中还要坚韧。

怕父亲担心,柳为宁不敢提王德彪的事,只能糊弄过去:“家里都挺好的,爸,你和大哥按时吃药,很快就会好了。你们放心,家里没事。”

柳为宁说着,将水杯递给父亲和大哥。

看着他们都把药喝了下去,柳为宁七上八下的心终于回归原位。

山上的条件太艰苦了,如果没有这些特效药,柳为宁都不知道父亲和大哥能不能撑到下山那一天。

骆教授几口把饭菜吃完,看柳校长吃了药,神色轻松了不少,心里的大石头也放了下来。

他和柳校长在林场一齐工作有大半年了,他家里好歹还有妻子和大孩子,自己家里那个……

还不知道每天吃几顿饭呢。

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只怕根本就没一天好日子。

骆教授低头看着已经好几个月没洗的棉裤,第一次产生了后悔的情绪。

自己当初把骆宝时接到自己身边来长大,究竟对不对?

骆教授想起自己第一次到福利院,和陪同参观的院长点名要找到这个孩子时,院长还奇怪自己怎么会想要领养一个已经九岁的男孩。

一般来说,福利院里面,三岁左右的孩子是最容易被领养走的。

年龄不大,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记忆。

而且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很容易就能和领养家庭成为一家人。

但像骆宝时这样的大孩子,还是被亲生母亲抛弃的,基本就很难再走进领养家庭了。

但骆教授毕竟是云省出名的大学教授,院长只能硬着头皮带着他到骆宝时的房间。

看到骆宝时的时候,男孩正坐在木桌旁看书。

阳光从高墙的窗户里透进来,浮尘围绕在骆宝时周围,他却恍若未觉,全神贯注在手中的书本。

骆教授看到男孩专心致志的模样,一瞬间仿佛看到曾经的挚友。

“宝时——”骆教授轻声唤他。

骆宝时抬起头,看到来人是骆教授,合上书,走过来笑着打招呼:“骆伯伯。”

院长听到骆宝时叫人,才知道骆教授和这个不苟言笑的男孩认识,顿时松了口气。

如果是熟人,那问题就不大。

只要把领养手续办妥就行。

骆宝时的亲生父亲和骆教授是相识几十年的兄弟,两人一同考上大学,又都留在云省林业学院。

没想到骆教授去京市进修学习几个月......

早早撇清关系和丈夫离婚的骆宝时妈妈,立刻就将孩子送到了福利院。

等骆教授回来知道发生的一切,又托人四处打听,找到骆宝时的时候,骆宝时的妈妈人已经飞去了美国。

改头换面,和一个美国人结婚,拿到绿卡,成为美国公民。

天高海阔,从此和骆宝时再无联系。

骆教授看到早慧的骆宝时,心里难过,“宝时,跟我走吧,以后我照顾你。”

即使大人什么都不说,亲眼目睹生父投井的骆宝时也很明白自己现在的处境。

他没说什么,将刚才看的书放进书包,背上就跟着骆教授离开了福利院。

从此以后,骆宝时跟着骆教授姓。

……

骆教授没想到,骆宝时跟着自己才生活了不到五年......

骆宝时跟着自己来到红原林场。

虽然不用像柳校长的大儿子一样,一同到伐木区工作。

但骆宝时也不能上学,只能独自在家中生活。

骆教授实在放心不下,但又不知道可以找谁帮忙。

红原林场对自己这个外地人来说,是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唯一认识的,只有面前的柳校长一家。

经过这次柳校长生病,骆教授发现他家孩子都是善良有担当的好孩子。

这让本已经死心的骆教授又升起了微弱的希冀。

“为宁啊,骆伯伯有件事想拜托你帮忙。”

柳为宁看着父亲和大哥喝完小米粥,边收拾饭盒边回话:“骆伯伯您说。”

“是这样,我家里啊,还有一个小哥哥。”

“比你呢,大几岁。”

“我现在一时半会还不能下山,那孩子一个人在家属区生活,谁都不认识。”

“我挺担心他的。”

“你能不能替我,去看看骆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