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补充唱片合约

在邱淑珍的百般请求之下,林一最终还是带她来到了清水湾制片厂。

“大叔,原来电影公司是这样的呀。”

林一能从邱淑珍的话里听出她略微有感到一点失望。

位于新界的清水湾制片厂有着不同于香江闹市区的宁静。

厂里现在已经没有剧组拍戏,往来的基本上都是行政办公人员。

“如果是二十多年前,这里肯定是另一种模样。”

话虽如此,但清水湾制片厂的落败是不争的事实。

自从银都机构合并建立以来,银都虽然恢复了正常的制片,但每年的产量有限。

去年一年银都只拍了一部李莲杰主演的《少林小子》。

这部电影刚刚接档《富贵逼人》,在香江上映。

没有了需求,清水湾制片厂也就开始不再维护那些曾经热闹非凡的室内摄影棚。

穿梭在制片厂斑驳的建筑之间,林一带着邱淑珍来到了潮音唱片正在建设当中的办公室。

这个办公室的前身是银都清水湾制片厂最大的摄影棚,面积足足有四千多尺。

早年间这里诞生了无数经典左派电影,长城三公主都在这里奋斗过。

现在,它正悄无声息的消亡着。

没有什么告别仪式,也没有媒体的报道,这间摄影棚即将转变成潮音的办公场地。

林一和邱淑珍来到这个大摄影棚的内部,邱淑珍不由感叹道:“哇,大叔,这么大的地方是干什么的呀?”

“以前这里是拍电影的,未来它将会是诞生流行音乐的地方。”

摄影棚内工人正在改造着摄影棚的建筑格局,其中最重要的是两间特别隔开的小房间。

其中一间是潮音的数字录音棚,里面会配备最先进的SONY产数字录音设备,例如24轨道数字录音机PCM-3324。

这间录音棚将是香江第一间数字录音棚。

或许上头决定与CBS新力合作,也是考虑到了新力能为潮音带来最新的唱片录制技术。

如今音乐市场最前沿的技术CD的标准就是由飞利浦和SONY共同制定的。

并且当前市面上的数字录音设备也都是SONY家的设备。

得益于和CBS新力也就是SONY的合作,潮音能够优先使用到这些上市不过两三年的最新设备。

不过目前的香江的唱片市场仍然是黑胶唱片和磁带大行于市。

所以为了适应当前市场,另外那间特别隔开的房间将是传统的模拟音乐录音棚。

有了这两间录音棚,其他的林一不敢说,但在录音设备上潮音将远超其他香江唱片公司。

幻想着潮音未来的盛况,林一再次向邱淑珍提议道:“怎么样,邱淑珍同学,有兴趣成为南方浪潮的艺人吗?”

“大叔,你带我来这里难道是想让我当歌手!”

看着邱淑珍一脸惊异的表情,林一好奇的问道:“邱同学,是有什么不妥吗?”

“我……我不会唱歌。”

林一拍着邱淑珍的背说:“没关系,你要成为的是偶像,偶像不需要唱功。”

在林一的计划中,他打算将周惠敏、邱淑珍以及自己妹妹林美玲三人打造成女子偶像团体。

偶像和歌手看起来都是唱歌的。

实际上在霓虹,偶像不需要什么唱功,至少在一开始不会强求。

作为一名合格的偶像,只需要他长相靓丽,舞台上有表现力,能够给粉丝提供情绪价值。

邱淑珍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林一,因为目前香江歌坛都是实力派歌手,她并不清楚偶像这个概念。

看着邱淑贞困惑的样子,林一继续为她解答道:“你知道松田圣子吗?”

邱淑珍突然气场低落的说道:“只听过名字,但没听过她的音乐。”

林一非常敏锐的察觉到邱淑珍神态语气上的转变。

于是他开始思考着其中的缘由。

突然林一意识到,邱淑珍家,家境不好,应该不会给小孩那么多的零用钱来买进口唱片。

随即林一又观察到,邱淑珍肩上搭着的书包看起来磨损得很严重,想来应该是二手的。

林一没想到自己不经意间的一句话,竟触及到了邱淑珍内心最脆弱的地方。

于是林一连忙找补道:“邱淑珍同学,没听过也不要紧,在我们南方浪潮,你以后也能像她那样。”

邱淑珍听到这句话,眼神里仿佛冒出了火花。

人生的际遇可能就在人的一念之间。

原本就想进入娱乐圈的她在心底打气道:“我在担心什么?既然大叔说我可以,我肯定可以的。”

做出关乎人生的决定从不是件简单的事,邱淑珍鼓足勇气对林一说道:“大叔,我愿意签约。”

…………

三月十号,星期六。

康乐大厦的耀蒂律师事务所。

这是上次与周惠敏以及蔡韶芬签约的地方。

今天的事务所会议室又聚集着南方浪潮的艺人。

不仅仅是邱淑珍家,周惠敏母女以及林美玲都在这里。

除这些人外,还有一名闲杂人等也在这里,那就是林一。

随着公司架构越发的完善,林一已经不需要亲自抵达签约现场。

但邱淑珍毕竟是林一偶遇发掘的,为了表示诚意,林一还是选择来到现场旁观。

坐在一旁,林一看着会议室里律师正在为邱淑珍的妈妈讲解合约内容。

今天邱淑珍即将与南方浪潮签署全约合同,并再与潮音唱片补签一个唱片补充协议。

这个唱片补充协议也是周惠敏以及林美玲到这里的原因。

在这个传统唱片的年代,一名艺人想要发唱片就需要与唱片公司签唱片约。

邱淑珍、周惠敏以及林美玲即将作为潮音的女子偶像团体发行唱片。

按照业界惯例,她们就需要与潮音签署唱片约。

可碍于南方浪潮系的组织架构,三人又不能单独与潮音签署唱片约。

因为她们是南方浪潮旗下的全约艺人。

所谓全约,顾名思义就是包含签约艺人在娱乐行业全部演艺成果的合约。

这意味着三人的经纪合约里已经包含了唱片约。

既然已经包含了,为什么还要再签订唱片补充协议呢?

还是这个组织架构的原因,南方浪潮的全约合同无法直接应用于以潮音为主体的唱片约。

但潮音又是南方浪潮所属子公司,从利益关系来看又不能说毫无关联。

这种模式下,业界的普遍做法是补签协议来协调艺人与所属公司的唱片分成以及版权所属。

将近六个小时过去,漫长枯燥签约终于结束。

这里面值得一提的是唱片补充协议合约。

协议规定了潮音享有60%的唱片收入分成,三人偶像团体的分成是30%,还有10%的分成作为南方浪潮的全约管理费。

因为是三人团体,所以实际上每人会分到10%。

而作为拥有潮音60%股权方的南方浪潮,加上10%管理费实际获得46%的唱片收入,剩余的24%属于合资方CBS新力。

这里要提一点的是计算唱片收入时会先扣除掉预付款,所谓预付款可以大致理解成一张专辑的制作及其宣传费用。

协议还规定,母带版权归属潮音所有,如公司发生并购,南方浪潮拥有优先回收母带版权的权利。

补充协议的合约时长为五年。

五年间,潮音承诺每年为三人偶像团体至少打造一张专辑。

如果专辑销量达到白金销量,仅限于这张白金唱片,艺人的分成将提高到36%。

并且该协议到期前,如潮音在合约期间没有任何违约行为,将拥有优先续约的权利。

…………

“大叔,以后就要靠你了。”

邱淑珍签完合同后,走到林一身边,像个小大人一样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林一笑着握住她的手,笑着说道:“小鬼头,记得以后每天都要努力训练。”

邱淑珍鼓着劲说:“当然,大叔,看着吧,我以后要做最明亮的那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