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机遇降临,初涉官场

自打成功揭露张成那见不得人的勾当后,李逸在长安书画界的名声如雷贯耳,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他的大名,不仅在文人墨客的圈子里口口相传,就连朝廷官员也有所耳闻。不少人对他的才华与勇气赞不绝口,视他为难得一见的栋梁之材。

一日,李逸正在家中沉浸于创作之中,忽然收到一封来自礼部的请柬。请柬上邀请他参加一场由礼部操办的文化盛宴,届时众多朝廷官员与文化名流都将出席。李逸心中既惊喜又不安,惊喜的是这或许是个能跻身更高社交圈、开拓未来道路的良机;不安的是他深知官场复杂多变,生怕自己难以适应。

犹豫再三,李逸还是决定应邀前往。他精心拾掇了一番,穿上自己最体面的衣裳,怀揣着紧张与期待,迈步向礼部走去。

文化盛宴在礼部一处宽敞的庭院里举行,庭院内张灯结彩,布置得奢华而雅致。李逸一踏入,便被眼前热闹非凡的景象吸引。现场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云集,他们身着华服,谈笑风生,尽显优雅风流。

李逸在人群中穿梭,神色略显拘谨。这时,一位身着官服、气质卓然的中年男子朝他走来。男子面带微笑,说道:“你便是李逸吧?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一表人才。”

李逸赶忙行礼,说道:“大人过奖了,在下李逸,能获邀参加此次盛宴,深感荣幸。”

中年男子自我介绍道:“我乃礼部侍郎王大人,早闻你书画才华出众,今日特来结识。”

李逸受宠若惊,连忙与王大人攀谈起来。王大人对李逸的才华极为欣赏,二人相谈甚欢。交谈中,王大人发觉李逸不仅书画技艺精湛,对治国理政也颇有独到见解,心中不禁暗暗称奇。

宴会进行到一半,王大人提议让李逸现场展示书画技艺。众人纷纷附和,李逸也并未推辞。他来到桌前,微微俯身,拿起毛笔,在墨砚中饱蘸墨汁,目光凝视着宣纸,略作思忖后,手腕一挥,笔尖如行云流水般在宣纸上舞动。不多时,一幅气势恢宏的山水画便跃然纸上。画面中,山峦层叠起伏,云雾缭绕其间,山间瀑布飞泻而下,气势磅礴。众人见此画,不禁纷纷赞叹。

“好画!好画!李公子技艺真是出神入化!”一位老者捋着胡须,满脸赞叹之色。

“此画意境深远,笔法精妙,堪称一绝!”一位年轻书生眼中闪烁着钦佩的光芒。

在众人的喝彩声中,李逸又当场创作了一幅书法作品。只见他笔锋游走如龙蛇,字体刚劲中透着飘逸,再次赢得众人的阵阵喝彩。

王大人对李逸的表现极为满意,他走到李逸身旁,说道:“李公子,你的才华令人钦佩。我瞧你不仅书画天赋过人,对治国理政亦有自己的见解。如今朝廷正需你这般人才,不知你可愿为朝廷效力?”

李逸心中猛地一动,他没想到竟有机会踏入官场。一直以来,他都渴望凭借自身能力为国家和百姓有所作为,眼下机会摆在眼前,怎能错过?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说道:“王大人,能为朝廷效力,是在下的荣幸。”

王大人微笑着点头,说道:“好,既然如此,我会向上级举荐你。凭你的才华,定能在官场有所建树。”

不久后,李逸便接到朝廷任命,被委任为礼部小吏。虽说官职不大,但李逸格外珍惜这个机会。他深知,这是自己实现抱负的第一步,必须脚踏实地,努力奋进。

进入礼部后,李逸每日勤奋工作,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与勤勉努力,他很快便赢得了同事的认可与上级的赏识。工作之余,他也未放下书画爱好,常利用闲暇时光创作。他的书画作品不仅在长安城内广泛流传,甚至传至其他地方,受到更多人的喜爱与赞赏。

然而,官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李逸在官场地位逐渐提升,他也开始遭遇形形色色的挑战与困难。一些官员嫉妒他的才华与晋升速度,暗中对他进行排挤打压。但李逸并未因此退缩,凭借智慧与勇气,一次次化解危机。

在一次朝廷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中,李逸负责接待来自西域的使者。西域使者对大唐文化兴致盎然,提出要与大唐文人墨客来一场文化交流比赛。比赛内容涵盖诗词、书画、音乐等多个方面。

李逸深知此次比赛意义重大,不仅关乎大唐荣誉,也与自己的前途息息相关。他精心筹备,与其他参赛人员一同深入研究西域文化特点,制定比赛策略。

比赛当日,宽阔的场地四周围满了围观的人群,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气氛紧张而热烈。阳光洒落在场地中央,为这场文化较量增添了几分庄重。

首先进行的是诗词环节。西域使者率先登场,一位身着异域服饰、留着浓密胡须的中年男子阔步走上前来,他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透着自信与骄傲。他清了清嗓子,用流利的汉语吟诵起一首西域风格的诗词,诗句描绘着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丽景致,充满豪迈奔放之气,引得台下一片惊叹。

轮到大唐一方,一位饱读诗书的老学究从容起身,他神色淡定,捻着胡须,缓缓开口吟诵一首意境深远的唐诗。诗句对仗工整,用词精妙,将大唐的繁华盛世与文人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赢得在场众人阵阵掌声。但西域使者不甘示弱,他们的第二位选手登场,吟诵的诗词同样精彩绝伦,不仅意境优美,韵律上更是巧妙,瞬间扭转局势,让大唐这边的观众们心头一紧,不少人眉头微蹙,面露担忧之色。李逸站在一旁,心中也不禁有些焦急,他握紧拳头,暗暗为己方加油。

接着是音乐比赛。西域使者派出一位怀抱奇特乐器的年轻女子,那乐器造型独特,从未在大唐见过。女子轻移莲步,走到场地中央,微微颔首示意,便轻轻拨动琴弦。悠扬的乐声顿时流淌而出,时而高亢激昂,如骏马在广袤草原上奔腾;时而婉转低回,似夜莺在林间啼鸣。乐声中透着西域独有的神秘韵味,让在场之人皆沉浸其中。

大唐的乐师也毫不逊色,一位身着素袍的男子稳步上前,手持一把古琴。他神色庄重,端坐于琴前,双手轻轻抚上琴弦,一曲《高山流水》倾泻而出。琴音清脆悦耳,节奏舒缓,仿佛将人带入高山巍峨、流水潺潺的意境之中。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相互碰撞,却又在这方天地中奇妙交融,让人们领略到不同文化的魅力。然而,在评委打分时,西域的音乐因独特风格与出色表现力,以微弱优势领先。

两轮比赛下来,大唐处于劣势,现场气氛愈发凝重。李逸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心急如焚,深知书画比赛这一环节自己必须全力以赴。

终于到了书画比赛环节,李逸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紧张的心情,稳步走向摆放笔墨纸砚的桌案。此时,全场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李逸站在桌前,目光扫过洁白的宣纸,脑海中迅速构思创作主题。他决定将大唐的壮美山河与西域的异域风情相融合,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他提起毛笔,蘸饱墨汁,手腕微微颤抖,内心既紧张又坚定。笔尖落下,在宣纸上勾勒出一座巍峨山峰的轮廓,笔触流畅而有力。

随着线条延伸,一座气势磅礴的山峰渐渐浮现,山峰上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接着,他又以细腻笔触描绘山间溪流,溪水潺潺流淌,灵动鲜活。在山峰一侧,李逸开始描绘西域特色元素——沙漠和骆驼。他用淡墨缓缓渲染出一片金黄沙漠,几只骆驼在沙漠中缓缓前行,身影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坚毅。

李逸创作时,西域的一位画师也在一旁挥毫泼墨。他的画风与李逸迥异,色彩鲜艳,充满浓郁西域风情。作品描绘了西域的城市、集市以及身着华丽服饰的人们,展现出西域独特生活风貌。

两幅作品完成后,被摆放在一起展示。评委们围在作品前,仔细观赏、热烈讨论。他们对两幅作品都给予高度评价,一时间难以抉择。观众们也都屏住呼吸,紧张地等待结果。李逸站在一旁,手心满是汗水,心脏砰砰直跳,目光紧紧盯着评委们。

经过漫长讨论,评委们开始投票。一开始,双方票数交替上升,难解难分。李逸的手心不断冒汗,他紧咬嘴唇,额头上也冒出细密的汗珠。就在大家以为比赛会陷入平局时,最后一位评委投出关键一票。

当宣布大唐代表队在书画比赛中获胜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李逸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脸上洋溢出自豪的笑容。他深知,自己的努力与付出没有白费,不仅为大唐赢得荣誉,也为自己在官场赢得更多尊重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