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传信熊廷弼

“奴婢拜见殿下,殿下圣躬安。”

陈鸿一拜三叩,恭敬说道。

“陈公公事情办妥了吗?”

朱由校拿起桌子上的《锦衣卫户籍名册》一边翻看一边漫不经心的问

在林林总总的名字中他注意到了一个人,眉头一挑。

“回殿下,高淮全家已经抓到了。”

“一番审问下,抄其家共得八十余万两白银、黄金一千三百两、各类首饰藏品六箱、田地一千两百亩、宅子四处。”

陈鸿悄悄抬头观察朱由校的表情,再想后面的说什么。

朱由校愤怒地将书拍到桌子上,斥责道。

“陈鸿这就是你管理的人吗?贪墨如此之多,几度激起民变乱我辽东,该杀!”

陈鸿连忙重重地叩首谢罪,额头都渗血迹。

“奴婢有罪,是奴婢御下不严,奴婢该死,请殿下再给奴婢一次机会。”

朱由校鄙夷地看着五体投地在地上的陈鸿说。

“陈鸿,司礼监秉笔的职位先给你留着,等过几日各地的税监都到京,再看你的表现。”

“这几日记住老实待着,起来滚出去吧,。”

朱由校对他不屑一顾,陈鸿这时也知道殿下十分愤怒,在再度行礼后连滚带爬的出了慈庆宫。

陈鸿擦拭了一下头上的血迹,想着一个高淮就让太子这么愤怒,这究竟是谁一旁鼓噪的。

他眼神中闪过一抹阴鸷,思考着到底是太子身边的那个人,非得要挖出些黑料整倒他。

不过他又想到太子最后给他说的一句话,难道他的小动作太子察觉到了?

收拾完陈鸿,朱由校转身走到侧间。

御膳已经准备好了,随即命宫婢带秦良玉两人前来赴宴。

不一会两人便到了,行礼后。朱由校令其入座。

朱由校坐于上首,秦良玉两人坐位于两侧。

待到两人坐定后,却发现桌子上的餐品虽然很是丰盛,但菜品却没有传闻中多。

两人要等朱由校倒酒动餐后,再动筷子。却发现朱由校桌子只有茶壶没有酒瓶,宫女也倒酒。

朱由校察觉到两人的异常,浅浅一笑说。

“两位可以动筷了,快给两位倒酒。”

宫婢听后给两人斟满酒,按礼制先敬太子一杯酒后,太子应该会回敬一下。

朱由校却端起茶杯说回礼示意,他知道他们疑惑于是解释说。

“天下不平,吾决不饮酒。”

秦良玉感慨道:“天下有此圣主,何愁不平。臣等有此圣主,何其有幸。”

宾尽主欢,雍容而退。

慈庆宫书房

大明坤舆图挂在书桌正对着的墙壁上,另一侧的桌子上摆着剑架而剑架上面摆放着那天引得异象的剑。

太子定名要过得奏疏整整齐齐的摆放在后面几排书架上,整个房间没有什么豪华的装点,简单实用。

朱由校将此处暂时作为他处理事务的办公地点。

此时朱由校站在刘时敏的身旁,朱由校一边说刘时敏一边写。

他们在写一信件,给熊廷弼的信件。一旁的桌子上有很多写过废纸,显然已经斟酌了很久了。

思路一番后,朱由校拿起信件从右到左再读了一遍,随后点点头满意的放下。

刘时敏松了一口气笑着说:“殿下对熊廷弼如此上心,只怕他看到这份信病情便能好一半吧。”

朱由校看向辽东辽阳的位置浅笑一下道。

“希望如此吧,吾边观之前的奏疏。这熊廷弼性子真是暴躁说话又直白,被那些废物攻击一番后病倒。若是我不好好安抚一番,他这肝火怕是不好下去。”

“一年前萨尔浒大败后,人心慌慌皆言辽东将不存。若是没有熊廷弼星夜兼程赶往,义无反顾拯救危局面,此时的辽左恐已不在了吧。”

朱由校叹息了一声接着说。

“辽东不能没有熊飞白,至少现在不能没有他坐镇。”

“有了这份信安定他的心,加上高淮一家的人头来安抚辽东百姓的心。再给他加二十万两白银凑个整,希望暂时能对辽东的局势有帮助吧。”

“对了,让太医院出几个人带上足够的药材一起去。这个事情派那个叫史可法的人领队去做。”

随后朱由校招呼人,将要这封密信交给锦衣卫。

命令将高淮一家人并其财产和这份密信一同送往辽东熊廷弼处。

三日后,辽东、辽阳城、辽阳总兵府。

锦衣卫、东厂监视太监一行人押送这高淮全家和十几箱财物进入了辽阳总兵府。

他们一行人日夜兼程,终于赶在殿下登基前来到了辽阳。

锦衣卫们一脸疲惫强撑着精神,拜见坐于上首的熊廷弼。

这时的熊廷弼尽管病得不轻,还是撑着病体来见这一队太子殿下派来的人。

他疑惑于太子殿下为何要派这样一群人还押着高淮一家人来这里。

为首的锦衣卫行礼后说。

“卑职史可法奉太子殿下命,专程来面见经略大人。这是太子殿下送来东西的名单,请大人过目。”

史可法上前一步,将物品名单递给熊廷弼的随从。

熊廷弼接过一看,精神微微一震。

上面写着:一百万两白银、黄金一千三百两、各类首饰藏品六箱。

心想难道是光宗发的一百万,不过也不用这么急吧。随后问。

“这各类首饰藏品是干什么用的?”

“回大人,这些首饰藏品是抄了高淮的家所得,殿下又从内库补上二十万两白银凑够一百万两。还说这些是补偿辽东百姓的可用于军垦及赈灾。”

熊廷弼心中一惊,神宗不愿意杀的高淮。太子殿下上来就把他家给抄了,还把人送来辽东这人太好了吧。

“太子殿下还说,高淮一家怎么杀交由大人决定。”

“另外,请大人屏退无关人等。”史可法神色凝重的看着熊廷弼说。

熊廷弼见状也知道这事非同一般挥挥手示意闲杂人等离场,只剩下史可法和熊廷弼两人。

随后,史可法拿出用封蜡的信件交给熊廷弼。

熊廷弼再次抖擞精神接过后,用桌子上的小刀划开取出信封缓缓读了起来。

他先是迅速读了一遍,随即喜上眉梢。接着他擦了擦眼睛将信捧在手上又细细阅读一边。

熊廷弼将信揣到怀里,难掩心中喜悦。扶着椅子站起来一边大笑一边咳嗽,口中说着。

“哈哈,咳咳,辽民有幸,天不亡辽。时局终于有救了。”

史可法见熊廷弼站不稳赶忙上前扶住他。

门外的侍从听到熊廷弼情绪如此激动又剧烈咳嗽,跑进来架住他。

见到熊廷弼如此神态也不由的好奇起来,身旁的众人皆好奇熊廷弼为何如此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