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沉鱼落雁秦可卿,璟瑜字体

贾墨仍在回味他说的那几句话,脸上却是正儿八经的点头:“信,你没必要大张旗鼓来骗我,若要害我,一队锦衣卫就够了。”

沈靖南苦笑:“一队锦衣卫怕是拿不下飞刀在手的你。你这么聪明,唉,跟你说话省了我不少口角,但是,自信心也受到了打击……不管你信不信,将来有一天你会明白的,你我虽只见面三四次,我却拿你当亲兄弟的,保重,兄弟。”

“唉,等一下,别急着走。”贾墨一把拉住他胳膊,“有没有锦衣卫令牌什么的,见面如见你的那种,给我一个。”

沈靖南掏出怀中玉牌给他:“这是我镇抚使的牌子,手下人见此牌,如见我。”说完匆匆上马挥鞭。

瞧着他一马绝尘而去,贾墨小声嘀咕:“皇帝当真谋略过人,难怪其他皇子只能靠边站。”

……

在贾母那儿用过早饭,走出院外,红彤彤的朝阳斜挂天边,一群人欢声笑语走着,将近贾墨小院时,迎面来了一个十岁大的孩子,那孩子脸庞很瘦,尖嘴猴腮,不是贾环又是谁?

“姐姐,四哥,二哥,给你们请安。”

贾环恭恭敬敬的鞠躬作揖,举止却不大气,一副猥琐的样子。

贾探春没好气问他:“今天怎么晓得来给哥哥姐姐请安了?”

贾环怯怯的回答:“赵姨娘教我来的,听说四哥买了几车……”

“闭嘴,还嫌我不够丢脸?”贾探春看着自己亲弟弟这个样子,气不打一出来,“上次我拿回去的绸布,不是已分了一大半给你们?今儿倒好,讨到四哥门上来了。”

贾墨知道赵姨娘就是他俩的亲生母亲,依这时规矩,只能叫嫡母‘母亲’,庶母要称姨娘,贾探春由王夫人抚养,教养的很好,贾环由赵姨娘看管,越长越歪。

眼看着贾探春越来越生气,贾墨暗觉好笑,这是怒其不争啊。

“区区小事,三妹妹何必动气?这次我买的东西多,不仅有你们一份,环弟和侄儿贾兰也应当有一份,待会儿你帮着他俩挑,着小丫鬟给他俩送过去。”

“谢谢四哥。”贾环露齿一笑,跟在后面不走。

贾探春一拍他的肩膀,“还不滚回去念书?四哥都说了让我帮你挑,怎么,不放心你亲姐姐?”

贾环缩了缩脖子,拔腿便跑。

经此一闹,贾探春心情低落。

迎春安慰她:“等他大一些,自会好了。且看你四哥哥,之前也是爹不疼娘不爱,受尽了委屈,现在不比任何人差吧?”

贾探春撇嘴:“四哥哥那是没人管教,自学成才。如果赵姨娘也不管他,反倒好了,可惜越管越歪。”

贾墨看在眼里,心中一叹:十二岁的小姑娘,懂得真多啊,自己十二岁在干嘛?只顾着打游戏,哪里明白什么人生道理?

走进院内,晴雯引他们去挑东西,边走边说:“我昨天整理了好久,这才分类整理好,四爷买东西越发任性了,不管有用没用,一股脑都带了回来。另有一个箱子带着锁,我打不开,想必是四爷购回来的好宝贝,锁的紧紧的,不让人瞧见。”

贾迎春她们只有二两例银,这点儿零花钱买不上多少好东西,此时一听这话,都很高兴,吃的穿的,府里自有基本的供应,那些没用的东西,才叫真的稀罕。

“宝哥哥,四哥哥。”

几个姑娘走进卧室挑东西,贾墨、贾宝玉仍在厅堂,听见声音回头一看,只见香菱带着一姑娘走过来,那姑娘看起来也就十三四岁,脸如桃花,笑的很甜。

贾宝玉呵呵一笑:“湘云妹子,你是乘东风来的么?老太太早上刚念叨你,饭后你便来了。”

“不单我来了,我四叔也来了,正在拜见老祖宗呢,老祖宗说你们都在四哥哥这儿。”史湘云目光一转,上下打量着贾墨:“旬月未见,四哥哥越发厉害了。《多情剑客无情剑》我已拜读过,近来又流传着‘曲有误贾顾’还有那三首烩炙人口的诗词,真让我惊的厉害。”

贾宝玉在一边捻酸:“湘云,你就莫在我面前赞扬四哥了,近日我已听的耳朵起茧子。”

贾墨一笑:“你爱哥哥前几日还赌誓,要闭门念书,考中进士压我一头,谁知不足三天,他就耐不住了。”

贾宝玉一笑,不以为耻:“功名利禄,于我而言,不过是过眼烟云。”

“湘云,快来。”

西卧室门帘被掀开,露出一张美丽的脸庞,正是林黛玉。

“林姐姐唤我,我过去了,待会儿再和你们说话。”

门帘一掀一关,传来阵阵莺声笑语。

薛宝钗闻讯赶来这边,听了西卧室里的笑语,手往那边一指:“这里好热闹,姐妹们都在里面么?”

贾墨点头一笑:“今儿怎么跟走马观花一样?一朵朵鲜花挨个凑到眼前,目不暇接啊。”

“无礼。”宝钗妙目横他一眼,往西卧室走去。

贾墨这才记起,这年头夸女孩子漂亮是对女孩子的极大不礼貌,还显得自己轻薄。真想恭维别人,也只能说贤良淑德之类的,最多来一句才貌双绝。

“宝姑娘怎么动气了?”

鸳鸯从门外走进厅堂,还带了一个人。

“侄媳给二叔四叔请安。”

那人声音极其软媚,贾宝玉循声瞧去,只一眼,便瞧的痴了。

贾墨一看,也感觉浑身一软,暗道:‘原来世间真有这般性感的女子,无论哪个男子见了,都只想狠狠的搂在怀里肆意妄为。’

再细细打量一番,其五官固然精致、脸型固然美丽、身段固然窈窕,若与林黛玉、沈幼琪、柳轻漩相提并论,未必就比她们美多少,最多也只是各具妍态、难分轩轾。可偏偏只有她,有那种勾人的风韵,让人看一眼就想直接化身罪犯。

鸳鸯在一边,看他们瞧的入神,暗道:昔日贾蓉结婚时,四爷没去,二爷虽去了,也只是看见一个红盖头,并未识得庐山真面目。

因而介绍:“这是东府少奶奶,蓉少爷的媳妇,奉了老太太之命,过来见姑娘们。”

贾墨一笑:“原来是可卿。”

秦可卿愕了一下,鸳鸯还以为她分辨不出来哪位是二爷,哪位是四爷,连忙又介绍了一番。

秦可卿这才开口问贾墨:“四叔怎知侄媳闺名?”

“我在外面听人说的,那人或许是你父亲好友,亦或是同僚。”贾墨随口扯了个谎,一指西卧室门帘:“你的姑姑都在里面,你同她们一起玩儿吧。”

明明贾墨比秦可卿年幼一些,可他以长辈的语调说话,没一个人觉得不妥,古代‘礼仪’二字,当真深入骨髓。

秦可卿盈盈福了一礼,款款走向西卧室。

贾墨对鸳鸯一笑:“姐姐也去吧,让晴雯替我挑一件贵重的礼物,送给侄媳作见面礼。”

“四爷,二爷,二老爷在荣禧堂,请你们前去会客。”一个丫鬟来报。

正在院落凉亭里抚琴的贾墨闻言,瞧了贾宝玉一眼,只见他一脸的生无可恋。

史湘云:“必是我四叔,还有东府的珍大哥,想见四哥哥。爱哥哥莫怕,老爷今儿可不会打你。”

荣禧堂。

贾政对贾宝玉视若无睹,一手拉着贾墨胳膊:“快让你表叔看看,是不是跟以前大不相同了?”

一男子端坐客位,抚须微笑:“嗯,比以前俊朗了,精气神也更足了。”

“请表叔安。”

“无须多礼,都是自家人。”

请安之后,贾墨目光一转,东府贾珍父子果然也在,贾珍在座,贾蓉站在他身后,没有就座的资格。

贾墨作揖:“珍大哥安好。”

贾珍哈哈一笑:“好是好,就是没有墨弟好啊。谁能料到,我墨弟平日默默无闻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震动了整个神京城。”

说罢一瞅贾蓉,贾蓉立刻上前给两个叔叔见礼,免不了又是一番寒喧。

贾墨状作无意的问:“表叔和珍大哥同时光临,可是约好了?”

忠靖侯史鼎摇头一笑:“未曾相约,只因老太太昨日派人来请你表妹到府上小住,表叔闲来无事,便亲自送她过来,一来给老太太请安,二来也见一见贤侄,贤侄诸多雅事,表叔已然听闻,心中甚是欣喜。”

贾珍跟着说:“正是此理,我们贾家出了大才子,大哥不才,甚为族长,焉能不来走一趟,以示贺喜?”

贾政对史鼎说:“当叔叔的要见侄儿,着人传句口信便是,何以如此屈尊见他?莫要折煞了小辈。”

史鼎唉了一声:“你我姑舅至亲,说这些客套话干什么?”

话音刚落,只见贾赦走了进来,不免又是一阵见礼问好。

随后,史鼎开门见山:“据传墨儿的书法已自成一体,被人称作璟瑜体,现已被传得沸沸扬扬,诸多青楼名妓愿以高价求购而不可得。贤侄既有此能,何不书写几幅,让表叔拿回去,叫你那不成器的表兄弟好好学一学?”

原来他竟是为了赚青楼名妓的银子而来?传闻他家已入不敷出,他夫人率家中姑娘、丫鬟为人做针线活贴补家用,每次湘云过来小住,也有到老太太那儿打秋风的重任。

看来传闻不假,大焱朝俸禄极低,史鼎又无实权,不像他哥哥保龄候史鼐,已外放一省总督,堂堂侯爷,竟也无法维持侯府体面了。

贾墨心中暗觉好笑,脸色却不露分毫:“表叔有令,侄儿岂敢不从?”

当下,取了文房四宝,现场挥毫,写了三首诗词,史鼎拿在手里,满脸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