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武道意境,薪火相传
- 高武:我以意境通武神
- 余秋行疆
- 2071字
- 2025-01-29 00:09:20
吞雄武馆中,苏合接过吴洒江递来的纸巾,擦去眼皮上的汗水,静静的依靠在二楼阳台栏杆,感受着风蒸发汗水带来的凉快感。
“明天就要进行次序之战了,要不要去测一下?虽说武道修行讲究循序渐进,但若是条件充分,根据不同状况制定不同计划才是最佳选择。”
苏合闭上眼,感受着来之不易的惬意,片刻后才做出回应:
“正好,自从润泽夜宴后我肉身便有了不小的突破,可以重新测试一番。”
吴洒江挑了挑眉毛,他只知晓苏合夜宴上大饱口福,却不曾想对方肉身又得到的了蜕变,他的修行当真是一日千里。
“这种感觉如何?变强的感觉。”
他也有过少年时,知晓这种呼吸都在变强的感觉,尽管回头看来那不过是小打小闹,甚至是过家家般的儿戏,但不妨碍这种感觉比黄金都珍贵,人们一般将其称之为:
意气风发!
苏合点头:“很爽,吴老师,你知不知道青萍城有谁拥有武道意境?”
现如今,他的实力提升已经陷入瓶颈:
禅絮沾泥的领悟已经彻底陷入凝滞,短时间内难以进步分毫;不甘雌伏提升只能靠争斗,他又不是蒋一一那种主动挑事的主,提升也不是急事;至于风雷五劲,他在这门武学上修行与常人无异,水磨功夫,等到高考都不一定能大成。
镇北关离他太远,青萍城离他太近,想继续维持以往那般恐怖的速度,必须有新的武道意境供他领悟。
吴洒江摇头:“据我所知,青萍城明面上只有一人拥有武道意境,你猜是谁?”
这句话,若是问别人还有几分考验,但对苏合来说再明显不过,他故作惊讶的问道:
“谁啊?”
“我!”这个字吐出得铿锵有力,带有几分骄傲自豪,似乎有些锋芒。
苏合脸上写满了震惊:“吴老师,你竟然……”
“别羡慕,好好练习吞雄心法,你将来不比我差!”
“我当年那时,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苦心人天不负,独领风骚……”
“当时天天放学都有小姑娘给我塞小纸条……”
“你老师我的意境和当世大多数人不一样,虽然不怎么强,但我可以拍着胸脯保证,绝对是独一份的!”
听到这句话,苏合敏锐的发现话中的猫腻来:
“等等!难不成武道意境还有重复的?”
西明禅师说过,武道意境是一位毕生心血,难不成世上还有武道家彼此心血一样?
“当然可以啊,哪怕是道果境武道家,寿元也是有尽头的,在最后几十年里,他们通常不再抛头露面,暗自编纂自己的武道传承,以供后人学习。
若有人能通晓这些武学,悟性超绝或者得到武道家亲身指点,是有极大可能悟出与那些武道家相似武道意境的,如此名曰薪火相传!
现如今华夏执掌意境的武道家,其实大多都并非自己修炼得来,很大程度都是传承自昔年威震一方的强者!”
吴洒江的话在苏合的脑海中如同一道惊雷划过,彻底打破了他原有的闭塞思维。
或许,他一直都把面板用错了!
他的【禅絮沾泥】和【不甘雌伏】,都是通过对意境拥有者本人参悟的方式获得,如同古代的师傅徒弟关系一样,可这样的效率还是太原始太落后。
别人只通过前人留下的武学传承就能领悟意境,那他的面板理论上也可以!
若论当世,他确实不曾见过山巅上的武道家们,但若把眼光放得长远起来,纵观青史,能在上面留名的武道家绝对不差,甚至比当今绝大多数人都强。
他若是以往圣先贤为师,如此一来,将再也不缺乏武道意境了。
届时,千古武夫造化,皆被他集于一身,又将是何等风光?
看着苏合出神模样,吴洒江敲打道:“别想了,那些武道传承门槛极高,再过十年,你也未必能接触到。”
苏合淡然一笑:“不一定。”
闲聊结束后,他便到测试身体素质的装置,同此前一样,陆续测试了拳力、脚力,臂力、反应力等一系列特征。
哪怕他见过不少天赋异禀的骄子,但修炼能像苏合如此迅猛的,也没有几个。
测试完成之后,装置上的数据开始剧烈变动,最终停留在一个全新的数字上:
15.7
吴洒江眉头微挑:“这才几天啊?怎么变强这么多?”
这个肉身强度,已经可以报考五大名校的热门专业不必服从调剂了,而且苏合眼下距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他要是还能进步的话,可以直接不走高考,走保送之类的其他渠道直通五大学府。
苏合跳下装置,来到吴洒江身边:
“吴老师,我这情况如何?”
他刚才当了半天捧哏,现在得把场子找回来。
吴洒江面容上依旧严肃:“比普通人强一点,但不如当年的李骄阳,对方一夜身体素质便增加了5点。”
对于这种话,苏合也没有反驳,继续前去练习了。
苏合走开后,吴洒江不再维持师长的威严,脸色浮现一丝骄傲:
“不愧是我教出来的学生。”
他方才的话虽是言语打压,却与寻常的言语打压不同,他用的是一位过去骄阳的事迹进行打压,不是什么世家门派的公子小姐,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苏合太过优秀,不能再用阿猫阿狗和他进行比较了。
夜色悄然来袭,等苏合回到润泽园的时候,天已经彻底暗下来了。
入门后,却见长亭处尚且存在一盏明灯,灯光与月色交织的光芒下,李继贤在不断练习剑法,备战明日的次序之战。
苏合看着李继贤的剑法,疲惫的心神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难以出来。
他隐隐觉得,这套剑法,他有些熟悉,只是说不出,他曾经在哪见过一样。
一套剑法演练完毕,李继贤停止动作,喊道:
“想看清楚,可以再靠近一点,我不介意。”
“不必了,只是觉得你这套剑法眼熟,对其本身并不感兴趣。”
苏合走后,长亭中又只剩下李继贤一人,他默默道:
“这就眼熟了?这家伙天赋是高,但总不能比我还适合那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