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本王向来心胸宽怀
- 大明烈马长风我乃汉王朱高煦
- 萧山说
- 4086字
- 2025-01-16 08:30:08
朱高煦刚刚踏入府中,连哪怕片刻的休憩时光都未曾来得及拥有,便听闻皇甫云和已经将人给请了过来,正在府内静静地等候着。而韦妃那厢,在得知儿子受伤的消息之后,那哭得真可谓是梨花带雨,不停地埋怨着,那哀怨的声音恰似那绵绵不绝、淅淅沥沥的细雨,一声接着一声,持续不断地传入朱高煦的耳中,听得他只觉得脑袋仿佛被无数只蜜蜂环绕,嗡嗡作响,疼痛不已。
他无奈之下,只得耐着性子,好言好语地安慰了许久,费劲了唇舌,绞尽了脑汁,总算将韦妃给打发走了。随后,朱高煦迈着匆忙而急促的大步,如同疾风一般急匆匆地朝着会客大堂赶去。
当他走进那宽敞无比、宏伟壮观的大堂时,只见堂内正端坐着两人。其中一位身着青袍,年龄约莫在三十岁上下的官员,此人面容清俊,目光中透着精明与干练。另一位则是身材肥胖、身着麻衣的富商,那圆滚滚的肚子仿佛藏着无尽的财富。那青袍官员不是别人,正是刑部员外郎周忱,表字恂如。
在这大明朝的初年,周忱堪称名臣干吏,在财税领域更是有着非凡造诣的大家。然而此刻的他,却仅仅是个从五品的小官。平日里,他连上朝的机会都极为稀罕,唯有每月的大朝会之时,才有那么一丝渺茫得如同星辰微光般的机会,能够在那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露露脸,展示一下自己的存在。
此刻,见到朱高煦大步流星、昂首阔步地走了进来,周忱赶忙起身,神色恭谨,动作利落地行礼,那脸上的神情之中,分明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忐忑与不安。他的眼神闪烁不定,双手微微颤抖,显然心中颇为紧张。相比之下,富商裘广德则显得更为惶恐了。他那肥胖的身躯不停地颤抖着,仿佛风中的树叶,哆哆嗦嗦。他费劲地想要跪地给汉王爷行大礼,那吃力的模样让人看着都觉得辛苦。
他不过是个拥有些许家财的商人,平素在商场中摸爬滚打,小心翼翼地积攒着财富。此次冷不丁地受到汉王府的宴请,心中在激动兴奋之余,更多的是那满满的惶恐与不安。毕竟,这位汉王爷的名声在外界可不怎么好,而且坊间传闻他有着争夺嫡位的勃勃野心。
裘广德实在是想不明白汉王朱高煦为何会知晓自己,甚至还特意宴请自己。可奈何对方乃是大明尊贵无比的亲王,即便心中满是惴惴不安,如小鹿乱撞,裘广德也只能乖乖地、老老实实地应邀前来。
朱高煦见状,大手随意而潇洒地摆了摆,说道:“不用多礼,找你们来是有要事相商,都坐下吧。”说罢,他自己则一屁股大大咧咧地坐在了主位上,而后目光炯炯、如炬般地看着二人,脸上和煦地笑了笑,那笑容中似乎隐藏着深意。
这两个人,一个是未来在财税领域将会大放异彩、有着卓越成就的学者,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一个是颇具经商头脑、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历经风雨的富商巨贾,经验丰富,手段高明。单是从他们的身份来看,就不难猜到接下来要商讨的事情,定然是与财税相关,而且绝非小事。
二人怀着那忐忑不安、七上八下的心情,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坐下之后,朱高煦也没有半句多余的废话,直截了当地取出两份清单,让一旁的皇甫云和恭敬地递了过去。
“这是此次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海外番货,父皇交给了本王一个极为重要且艰巨的差事,那便是将这些番货变现售卖出去,本王还立下了军令状,三日时间至少卖掉一半。”
“二位都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本王已经得到父皇的同意,征用你二人负责此事。”
朱高煦这一番话刚一出口,周忱瞬间就懵了,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的不可置信。裘广德也一下子傻了眼,呆若木鸡,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郑和下西洋带回的番货?还要在短短三日内卖出去一半?这怎么可能做得到?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
周忱顿时起身,双手恭敬地拱起,腰弯得极低,声音颤抖地说道:“王爷,下官乃是刑部官员,并非户部官员啊!”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个几乎无法完成的艰巨任务,比登天还难,心中顿时萌生出了退缩之意,犹如一只受惊的兔子,想要赶紧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朱高煦闻言,只是淡淡地笑了笑,那笑容云淡风轻,不紧不慢地缓缓说道:“周忱周恂如,永乐二年,进士出身,候补庶吉士,授文渊阁学士,擢刑部员外郎,在这官署之中沉沉浮浮了九年,至今都未得升迁,对吧?”
周忱听了这话,脸色瞬间如霜打的茄子,微微一变,瞬间变得有些灰败黯然。他的眼神黯淡无光,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和活力。
永乐二年的进士榜中,那状元曾棨如今已然出任了《永乐大典》的副总裁,以侍讲学士之职常伴在天子身旁,风光无限,备受尊崇。而他周忱,同样是永乐二年的进士出身,可如今却还只是个正五品的小吏,在官场的边缘苦苦挣扎,无人问津。这两相对比之下,周忱的境遇简直是有着天壤之别,一个在云端,一个在泥沼。
朱高煦注意到了他那黯然失色、心如死灰的神情,顿时笑道:“你当年那篇考中进士的财税文章,本王有幸得以拜读,所以对你印象颇为深刻。”
“在本王的眼中,你具备经世济民的雄才大略,足以胜任六部宰执之职,丝毫不比那曾棨差上半分,只是时机未到,机遇尚未降临罢了。”
周忱讪讪一笑,自己心底那点渴望晋升、一展抱负的心思被汉王如此轻易地看穿,让他不禁感到有些许的尴尬,脸上泛起一丝红晕。
朱高煦却是接着说道:“此刻朝廷的国库空虚,急需大量的银钱来填补亏空,就像一个干涸的池塘急需清泉的注入。父皇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批番货上面,如同将救命的稻草紧紧握在手中。”
“只要我们能够成功地将这批番货变现,那便是立下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功,到时候你周忱自然也有了晋升的资本,如同鲤鱼跃龙门,一飞冲天。”
听了这番话语,周忱不禁心中一动,犹如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
诚然,这对于他而言,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百年难遇的立功好机会。就像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给了他无限的希望和憧憬。只是这番货的数量,实在是太过庞大了些,犹如一座巍峨的高山,横亘在他的面前,让他感到压力如山。
裘广德一直在仔仔细细、一丝不苟地查看那份清单,眉头紧锁,目光专注。随即开口说道:“王爷,这批番货当中,香料、珠宝等货物在我大明那可是供不应求,如同稀世珍宝,转手一卖,便能盈利十几倍之多。”
“但是像脑香、硫磺等西洋药材却是冷门之物,咱们中土地大物博,各类药材应有尽有,一向不缺这些。只怕是这些西洋药材难以出售啊,如同烫手的山芋,无人问津。”
周忱沉思了片刻之后,也皱着眉头说道:“而且这批番货数量众多,一旦投入市场,就如同洪流般汹涌,很容易就会达到饱和的状态。就算是香料、珠宝等这些紧俏的货物,想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全部售卖出去,也绝非易事,如同登天摘月,困难重重。”
朱高煦听了,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是心中大喜。只因为这两人很快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犹如猎人敏锐地发现了猎物的踪迹。
一个是专业型的技术人才,理论知识丰富,思维严谨;一个是经验丰富的实战人才,市场敏感度高,手段灵活。有了他们二人的相助,朱高煦对于完成三日的承诺,顿时更加充满了自信,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你们所说的,本王心中都十分清楚,所以按照寻常的售卖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无异于以卵击石。”
“本王有意举办大明第一场品鉴会,位置就近暂定在码头,那里交通便利,人来人往。”
品鉴会?
这是个什么新奇的操作?
“周忱,你带人去仔细清查番货,然后挑出其中的上品作为样板,务必做到精准无误。五城兵马司会全力配合你的工作,为你保驾护航。”
“裘广德,你常年经商,积累了自己广泛的人脉关系网,就由你负责邀请京畿地区的富商巨贾参加品鉴会,人数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二人听了朱高煦的安排,都不禁有些发蒙,如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似乎,这位汉王,要有一番惊天动地的大动作啊!
裘广德有些迟疑,说道:“王爷,这会不会太过急切了?那些富商巨贾就算是赶路,也需要时间啊,如同千里马也需要喘息。”
朱高煦瞪了瞪眼,没好气地笑骂道:“要什么时间?放出风去,这些番货,只会在品鉴会成批售卖,想要赚钱就赶紧,本王可没时间等他们!时间不等人,机会稍纵即逝。”
“另外,告诉他们,这品鉴会不止举办一次,日后郑和下西洋的番货都会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售卖。参加第一次品鉴会的商家,可获得优先购买权,如果有不参加的,以后就等着喝西北风去吧,本王可不会给他们第二次机会。”
“本王这个人虽然心胸宽广,但是对于那些不听号令的人,一向喜欢秋后算账,绝不手软!”
二人听了,脸上满是茫然与无奈,如同迷失在大雾中的行人。
你娘咧!
你这叫“心胸宽广”?
你这分明是赤裸裸的威胁啊!
裘广德苦笑着摇了摇头,他心里很清楚,这番话要是传了出去,那些富商巨贾也只能捏着鼻子,老老实实地前来参加品鉴会,如同被无形的绳索牵着。
汉王朱高煦的秋后算账,他们这些富商巨贾,是无论如何也承担不起的。那后果不堪设想,如同泰山压顶。
大明朝廷向来对商贾进行打压,士农工商,商贾的地位最为低下,甚至连农户都比不上。在世人的眼中,他们只是唯利是图的小人,社会的末流。
若是汉王有意针对某个富商,就算是直接将其全家诛杀,恐怕也不会有人敢跳出来指责。这就是权力的威慑,让人不寒而栗。
这就是商贾的悲哀啊!
在世人的眼中,商贾商贾,不过是一群卑微低贱的逐利之徒罢了。他们没有地位,没有尊严,只能在权贵的阴影下小心翼翼地生存。
朱高煦安排妥当之后,也不忘给二人画下大饼,许下美好的愿景。
“这第一次品鉴会如果办得出彩,那本王定会让父皇举荐你们二位。周忱升个官没什么问题,前程似锦。老裘你就委屈一下,拿点赏赐吧,不会让你吃亏的。”
委屈?
裘广德一听,急得直跳脚,连忙摆手说道:“王爷说的这是哪里话,一点都不委屈!”
“为皇上分忧,为王爷办事,是草民的荣幸啊,草民定当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这差事若是能够圆满完成,自己有了汉王这个强大的靠山,还在皇上面前露了脸,这可是让同行们羡慕眼红的大好事啊!从此便能扬眉吐气,风光无限。
经过朱高煦的一番洗脑,二人此刻都鼓足了干劲,如同鼓足了风的帆船,下定决心一定要办好这次品鉴会,不辜负汉王的期望。
尤其是裘广德,回家之后,连夜奋笔疾书,灯光在黑夜中闪烁,映照出他忙碌的身影。翌日大清早便命人将书信送至京城各大富商的手中,那一封封书信仿佛是希望的种子,即将引发一场商业的风暴。
“海外番货品鉴会?”
“汉王朱高煦!”
一场别开生面、前所未有的品鉴会,即将在大明的广袤土地上拉开帷幕,如同一场盛大的演出即将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