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我什么时候欠你二百万两

汉王朱高煦,竟然是一直与组织合作的皇爷?

这一惊人的消息,犹如一道惊天霹雳,直直地劈中了孙若薇,将她整个人都震得呆若木鸡。

曾经,她只是知晓在这偌大的京师之中,存在着一位神秘莫测的皇爷,一直在暗中默默支持着他们这些身为建文旧臣的人。无论是维持生活所需的钱粮物资,还是日常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无一不是这位皇爷在背后精心安排。

这位皇爷行事向来极为谨慎,从不轻易在人前露面,仅仅只是派遣了一个叫做皇甫云和的联络人与他们保持联系。而关于这位皇爷的真实身份,在这世上也唯有徐滨一人清楚知晓。

孙若薇此前也曾有过种种猜测和怀疑。她曾在心中暗自揣测,这所谓的皇爷,会不会是宁王朱权之类心怀不甘之人。

然而,她无论如何也万万没有想到,这位皇爷竟然会是汉王朱高煦,那个被她视为逆贼朱棣最为宠爱的儿子!

一想到此处,孙若薇的脸色瞬间变得如冰霜般寒冷,她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朱高煦。

“汉王此话究竟何意?朱棣那个家伙恨不得将我们这些人抽筋扒皮,这个逆贼怎么可能会如此轻易地赦免奴儿干都司的那些兄弟姐妹?”她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质疑,每一个字都仿佛是燃烧的火焰,炽热而激烈。

朱瞻壑见她张口便是“逆贼”这样的称呼,脸色瞬间变得阴沉难看,仿佛被一层厚厚的乌云所笼罩。

朱高煦倒是显得颇为淡定,神色依旧淡然如水,只是缓缓地说道:“此次前往万国宴,对你而言或许会潜藏着危险。但是本王已经明确告知过你,这是唯一能够让父皇回心转意,赦免那些靖难遗孤的机会。”

“本王绝不会强迫于你,选择权完完全全掌握在你的手中。倘若你愿意前往,今夜便可暂且居住在这王府之中,让王妃悉心教导你一些基本的宫廷礼仪。但倘若你决意不去,现在你便可以自行离开,本王绝不阻拦。”

可眼见着汉王这副看似云淡风轻、满不在乎的模样,孙若薇心中的怒火却是燃烧得愈发旺盛。

“就算我真的去了,那又能怎样?难道真要我当着万国使臣的面,给那个逆贼朱棣下跪,低声下气地哀求他赦免那三万靖难遗孤吗?”她的声音愈发高亢激昂,情绪也愈发激动澎湃,仿佛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

“够了!若薇,你这般一口一个‘逆贼’,究竟将天家的威严置于何地?”朱瞻壑终究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还未等朱高煦开口回应,便怒声呵斥道。

朱高煦一听这话,心中顿时“咯噔”一下,暗叫不好。

果不其然,孙若薇本就对朱瞻壑心怀深深的怨念,此刻又突然遭受到他这般严厉的呵斥,内心顿感无比的心酸与凄苦,二话不说,转身便准备毫不犹豫地决然离去。

“你个倒霉孩子,给老子滚出去!”朱高煦见状,怒不可遏,飞起一脚便踹了过去。这突如其来的一脚,力道十足,直接将朱瞻壑给踹得懵在了当场。

朱瞻壑这才注意到孙若薇的眼眶已然通红,此刻他也终于如梦初醒般反应了过来。一时间,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抓耳挠腮,想要开口解释些什么,然而嘴巴张了半天,却愣是憋不出一个字来,最后只能垂头丧气地缓缓退到门外。

“这孩子太过实诚,你切莫要将他刚才的那些话放在心上。”朱高煦赶忙换上了一副和颜悦色的表情,轻声细语地开口说道,“本王之所以力劝你去参加明晚的万国宴,实是因为你的身份着实特殊。你既是建文旧臣景清之女,又是靖难功臣孙愚的养女。倘若父皇能够对你网开一面,予以赦免,那无疑将会是一个极其良好的开端和信号。想必聪慧如你,应该能够明白本王的这一番良苦用心。”

孙若薇听了这番话,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过了好一会儿,最终咬了咬牙,坚决地应声道:“皇爷,我去。”

孙若薇此刻的内心犹如一团乱麻,充满了矛盾与纠结。

毕竟朱棣乃是那个杀害了她全家的仇人,她无论如何也根本无法原谅朱棣的种种恶行。

但是,她又何尝不真心希望那些靖难遗孤们能够摆脱罪名,获得自由。那些身处困境的兄弟姐妹们,都能够从奴儿干都司那荒凉蛮荒之地,顺利地回到自己的家乡,重新过上安宁平静、幸福美满的生活。

或许齐泰、黄子澄这些建文旧臣的确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上一辈的恩恩怨怨,实在是不该牵连到无辜的下一代。

建文旧臣,与靖难遗孤,这分明是截然不同的两代人,他们所背负的命运也应当有所区别。

孙若薇向来都是行事果断,雷厉风行的性子。一旦下定决心,就绝不会轻易动摇和改变。

“皇爷,那我究竟该以何种身份,参加这至关重要的万国宴?”

朱高煦闻言,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错愕的神情,随即朝着门外努了努嘴。

“这不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了吗?”

孙若薇神情微微一滞,随即脸颊瞬间变得绯红如霞,轻啐了一口。

“我这傻儿子不太会说话,有时候甚至显得有些笨拙,但他对你的那一片真心实意,想必聪慧的你也早已看在眼里。切莫因为一时的怄气和冲动,而做出让自己悔恨终生的决定啊!”话音刚落,朱高煦便起身朝着门外走去,刚一出门,便看到朱瞻壑还傻乎乎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又狠狠给了他一脚。

“还愣在这儿干什么?赶紧进去诚恳地道歉啊!老子我聪明一世,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傻儿子!”

朱瞻壑讪讪地笑了笑,这才如梦初醒般,屁颠屁颠地快步走了进去。

看着这对欢喜冤家,朱高煦的脸上不禁露出了欣慰的姨母般的笑容。

朱瞻基啊朱瞻基,可别怪二叔我横刀夺爱,从中截胡。主要是这郎有情妾有意,我也是顺水推舟,成人之美啊!

……

乾清宫。

朱棣正眉飞色舞、兴高采烈地坐在那张柔软舒适的榻上,户部尚书夏原吉、兵部尚书兼詹事金忠、吏部尚书兼詹事蹇义、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侍读黄淮、左谕德兼翰林侍讲杨士奇等一众朝廷重臣皆齐聚于此,还有刚刚凯旋而归、立下赫赫战功的郑和。

御案之上,琳琅满目地摆放着珊瑚、玛瑙等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闪烁着耀眼夺目、璀璨绚烂的光芒。

“今日召集你们前来商议要事,便是要让你们共同群策群力,拟定出一个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章程,如何将郑和此次下西洋带回来的众多番货成功地转化为真金白银。”

虽然这回郑和下西洋,收获颇丰,可谓是满载而归,成果显著。

但是郑和带回来的这些数量庞大的番货究竟该如何变现,却无疑成为了一个极为棘手、令人头疼的难题。

因为太祖高皇帝曾经下达过明确而严厉的禁令,明令禁止朝廷使用番货,唯恐由此滋生出奢靡浪费的不良风气。

正是由于这一禁令的存在,想要将这一艘艘船满载的番货顺利且合规地变现为实打实的银两,无疑是被套上了一层沉重而坚固的枷锁。

毕竟朱棣的皇位得来并非名正言顺,他对于祖训看得极其重要,绝不愿看到再有臣子借此为由指责自己违背祖训,从而引发朝堂之上的风波和动荡。

夏元吉见状,赶忙不失时机地提醒道:“皇上,眼下郑和船队自海外带回来的香料、苏木、胡椒、药材等各类番货,由于其数量极为庞大,自卸船之后至今仍然堆积如山般地放置在码头上。倘若不幸遭遇倾盆大雨,所造成的损失只怕将会难以估量,并且为了确保这些货物的安全,还需要每日派遣专人进行精心的看管和细致的护理。”

郑和亦是频频点头,表示认同,正准备开口补充些什么,却不料夏元吉却突然直接将矛头尖锐地对准了他。

“皇上,郑和大人此次出海之前筹措物资,前前后后共计耗费国库多达二百多万两纹银,至今这笔巨额款项尚未得以弥补。老臣斗胆请问郑和大人,对于此事,您可有切实可行的解决之法?”

郑和瞬间愣住了,心中不禁暗自叫苦:我什么时候欠下了你所说的这二百万两纹银?

这所有的一切行动,不都是为了大明王朝的繁荣昌盛、长治久安吗?

夏元吉紧接着又说道:“臣清楚地记得,当年皇上第一次让郑和大人出海之时曾经满怀期待地说过,郑和大人此次出行必定能带回一大批丰厚的银子。可是如今的实际情况呢?带回的尽是一堆华而不实、仅供观赏的淫巧之物,就是不见那期待中的大量银子的踪影。相反,为了处理这些货物,还得耗费大量的人力与钱财去进行管理和维护……”

“够了!又是这般老生常谈,当年你就这般说辞,现在居然又旧话重提!”朱棣顿时怒发冲冠,瞪大了双眼,眼中仿佛燃烧着熊熊的怒火。

“朕让你来,是期望你能够想出切实有效的办法,如何巧妙地将这些番货变现,从而及时有效地填补国库的巨大空缺,不是让你来这里反反复复、无休止地抱怨和诉苦!”

夏元吉听了这话,也是怒不可遏,心中满是委屈和无奈。为这位皇上精心管理钱袋子,当真是一项艰难无比、甚至要命的差事!

“皇上,既然这些番货是由郑和大人不辞辛劳地负责运回来的,那么具体该如何妥善处置,不如还是听听郑和大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吧!”

这番话语有理有据,逻辑清晰,朱棣一时之间也难以反驳,只能将充满期待的目光转向了一旁的郑和。

郑和此刻满心无奈,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试探性地开口说道:“皇上,各位大人,臣此次带回来的番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其一,是来自海外的贡物,这类物品的数量相对较少,是由各国的贡使代表其国王进献给皇上您的,正如眼前这一堆价值不菲的奇珍异宝以及那些珍稀的奇珍异兽。其二,则是各国国王和使节随船携带的附进物,其实说白了也就是他们的私人货物,其数量往往超过贡物的数十倍之多,并且其中的大部分已经被那些精明的番商在大明的口岸自行售卖,从而谋取了丰厚的私利。”

“至于第三种,那便是臣与海外诸国的商贾百姓通过公平公正的商贸交易所获得的物品。对于这些物品,我们拥有一定的自主处理权,可以选择将其变现为银两,也可以考虑用来赏赐给朝廷的官员。”

朱棣一听,眉头瞬间紧紧地皱了起来,犹如两道深深的沟壑。

他原本满心以为那数百条船的番货,全部都应当是属于自己的财产,哪里能够想到其中竟然有一大半都是那些海外使臣的私人货物!

如此一来,想要将这些番货顺利变现,可就变得困难重重、麻烦多多了啊。

朱棣心中原本满满的喜悦瞬间消散了大半,现在不但番货有一半并非属于自己,而且还面临着难以销售出去的困境,这可真是让人焦头烂额,不知如何是好?

“诸位爱卿,对于此事,你们可有什么精妙绝伦的良策妙计?”

话音刚落,整个大殿内鸦雀无声,无人应答。一时间,大殿内安静得仿佛掉一根针在地上都能清晰听见,气氛凝重而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