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优势在我

大清忠良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都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要保住江南的赋税,就得有强大的火炮火器,还要保住江苏和大运河。

要保住十三行,则需要强大的海军。

江南的赋税还好说,该有的防线都有了,士兵也扩招了,甚至连拨款都增加了。

现在,额勒登保的五年平明五策……

应该?

或许?

大概?

一定!

一定能保住江苏的!

大不了把长江口给堵了。

但广州十三行——

——悬了!

大清水师的舰炮够不着伪明的战舰啊!

所以,为了保全十三行,必须建设海军。

而海军有多贵,这些大臣清楚的很。

一艘两千料的战船,就算是木船吧,算上士兵、武备和人工,最低也要万两。

等上下官员伸个手,能飙升到五万两。

这要是下面搞个什么明目,木船雕个花开个光,得奔着十万两去了。

再给木船底部配个铁甲铁皮甚么的,那价钱得再翻上几翻,没个二十三万两银子,几十万两银子的拿不下来。

而大明拥有甚么铁甲舰,满清想遏制住大明,下水的船决不能太少,至少要对大明海军形成数量优势!

最终,还是刘墉拱手道:“陛下,现如今只能编练水师了。只是这耗费……”

刘墉没说下去,但是意思也很明显了,花费绝对不少。

“军饷需要多少?国库不够,朕可以补足一部分。”

嘉庆豁出去了,只要能保住广州十三行,还有江南,也就是长江赋税重镇,无论花多少钱,都是可以的。

这时,大家经过计算,得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

1亿两白银。

后世大清国的北洋舰队也不过如此了!

“夺少?

朕刚刚没听清,你们几个再说一遍!”

病榻上嘉庆皇帝也不再病殃殃了,一把掀开被子坐起来,红光满面,满脸写着不信。

他看着几个大清忠良,再次确认。

“朕说的是,如果没有上下贪腐,需要多少?”

无奈,王绍兰拱手回答:“皇上,落到实处1亿两白银,朝廷至少需要拨款3亿两!”

嘉庆愣住了,这是要把从和珅抄来的家产全部填进去啊,那我不是白忙活了?

还有,他娘的为什么七成是人家的?!

他忍不住问道:“真的要这么多钱么?”

紧接着,随着群臣福解释,嘉庆皇帝也逐渐明白了巨额的耗费在哪里。

火炮和弹药!

当然,还是以一艘两千吨往上的风帆战列舰为例,大概需要舰载火炮一百多门。

这些火炮庞大无比,比陆军炮更大更重,制造一门需要白银万两千两。

所以,一艘风帆战列舰的不会低于十万两。

一支拥有二十几艘风帆战列舰的舰队,搭配上一两百各级战船。

再加上与舰队配套的港口需要建设,还有各个军工厂的建设,大量的弹药需要储备,大量的官兵需要培养。

3亿两已经是底线了。

就这,还不一定打得过大明海军呢。

3亿两打造一支舰队,这个底线不是剿灭大明海军,是维持住一条相对稳定的航线在手中,不至于商路断绝。

嘉庆帝听完,呆愣愣的坐回床上。

国库实在是没钱,内帑舍不得出钱……

这时,沉默良久缓过气来的刘墉,想了个歹毒的方法。

“皇上,为今之计,只得苦一苦百姓了。”

刘墉说完这些就不说了。

苦一苦屁民,骂名皇上来担便是!

这时候,众人也一个个都点了头。

“放你娘的屁!苦一苦百姓,当朕是前明崇祯了?!骂名朕来担是吧!”

嘉庆怒了,又说道:“要是你们想不出什么办法,那朕就好好查查这贪腐了!”

“皇上,既然朝廷缺钱,奴才愿捐献一半家产,祝皇上早日打造战船,剿灭前朝余孽!”

“陛下,奴才也愿捐家产……”

“奴才捐二十万两!”

“奴才也一样。”

“……”

嘉庆帝左看右看,发现除了几个老臣,其他人多多少少都贪了不少,可能这些贪腐从几十年前就开始了。

但是无妨,这些大臣只要能捐出来,嘉庆皇帝也不介意暂时放他们一把。

这段时间整理卷宗,通过粘杆处了解的信息。

嘉庆帝可是对这些大臣的手段叹为观止。

对于这些买命钱,嘉庆帝照单全收。

但是一统计,嘉庆皇帝脸色又黑了下来。

大臣们捐了足足1000万两。

这钱多吗?

很多,用在陆军身上,特别是地方绿营,每人分一杆火绳枪有几十万人。

但那是过去式,现在要和大明的坚船利炮较劲,这1000万两扔下去只能塞牙缝。

“罢了,你们要是捐了上亿两出来,朕今天就把你们砍了!

诸位爱卿再合计合计,还能怎么办?”

这时候,嘉庆又打起了其他主意。

他发现,还是那些汉人地主出的多啊!

诸位大臣冥思苦想,最后给出统一意见。

把朱靖君在浙江的暴行广泛传播,再让那些害怕明军的地主向大清捐银。

当然,大清也要给一点甜枣!

比如说,卖几个举人进士的位置嘛。

最好能在地方摊派,根据金额分配名额!

嘉庆帝一听。

好家伙,我大清燃眉之急解决了啊。

“诸位爱卿,这事朕准了,今年之内,朕要在全国范围内收到3亿两白银!”

“吾皇圣明!”

“吾皇圣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君臣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很快就决定了大清的命运。

至于大清的钱袋子,也已经稳了!

处理完财政问题。

众人又将视角投向了报纸。

毕竟,不是有钱就能打败明军的。

从前几次的作战和大明报上的照片可以看出来,大明的武备极为先进。

就大清国的这些大刀长矛和几杆破烂火枪鸟枪,和明军作战就是送死。

哪怕是绿营足够,也禁不起这么送!

这时候,嘉庆又想起了当初马戛尔尼访华时,英国使团送来的一批贡品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如果当时乾隆能够重视的话。

满清是不是已经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了?

但是想来想去,嘉庆帝又觉得这这件事不靠谱。

如果进行工业革命,势必是需要大量的百姓从繁杂的农事活动中解放出来,需要提高工人的知识水平。

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那就是汉人富商的壮大,以及广大汉人的觉醒了。

无论是哪一点,都是对皇权的削弱,对东方集权统治下皇室的削弱。

到了那时,百姓与皇帝、满汉之间还有和平可言吗?

路易十六表示连头都开不了。

现在看来,乾隆并不是不懂工业化的好处,而是害怕。

害怕皇室的权力被削弱,害怕自己做的那些破事被清算。

自家人知晓自家事,想通了这些,嘉庆皇帝脸色有些不好看,想要再继续发展先进工业的心也冷了下来。

不发展先进工业,就造不出先进的武器,但是这个口子嘉庆并不想开。

经过一番讨论,最后得到了整军备战、打造武备等老生常谈的结论。

俺大清三万万百姓,用人堆也能堆死你。

嘉庆就不信了,用几十万八旗火枪兵,配上几百万的炮灰,还挡不住你大明?

无论怎么讲,

此战,是几百万汉奴和几十万八旗,对付十几万伪明陆海军,优势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