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皇帝绝对不会把自己调回去!

清晨时分。

陆远的这艘宝船抵达扬州。

而漕运码头上,扬州官员们已经翘首以待了。

看着这群官员,陆远不由得轻笑一声。

这帮人怕不是一夜未睡。

瞅着这些人的神情,紧张,害怕,担忧。

看来运康县的事情,早有人快马禀报给了这些人。

运康县的县令通倭,这上面也绝对不干净。

当宝船行驶至漕运码头停靠后。

一众身上染血的士兵,迅速冲出。

这一幕,着实给扬州的这群官员吓了一大跳。

本以为这群士兵是来围自己这些人的。

只不过,这一众士兵却是看也不看这群官员,直接掠过,朝着扬州城内冲去。

在扬州官员一脸愕然时。

陆远从宝船上带着苏璃烟下了船。

众人看着面前这两人,面面相觑。

这???

众人虽说没几个人认识陆远的,但看服饰也能看出来这是传说中的齐王。

而齐王旁边这人……

在扬州这地界上,那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正是那花魁,苏璃烟!

可是那苏璃烟,昨日还在秦淮河上抚琴呢……

这怎么一眨眼跟着齐王殿下了??

在众人愕然时,扬州府的府台最先反应过来,连忙迎了上去。

上来就是一顿马屁。

什么英明神武,剿倭大捷之类的。

果然如陆远想的那般,这些人已经知道了。

陆远站在原地扫视了一圈,面前众人,随后露出笑脸,拱手道:

“各位大人久等了。”

陆远说完这客套话,这扬州府的府台演都不演了,立马问道:

“只是听闻王爷抓走了运康县的县令?

这是为何?

是运康县的衙门懈怠,还是……”

这府台不演,陆远也不装,不等这府台把话说完,陆远便是直接便道:

“通倭。”

陆远的这话说完,在场众人心里皆是咯噔一下。

倒并非是说,在场的人全部都通倭。

只不过是,一省有一县的县令通倭,这上面的人都有连带责任。

并且,最重要的是,运康县的县令通倭。

那其他县呢?

有没有?

要不要查?

那一查下去,万一不光查出通倭的事情,还有旁的事情呢?

一时间,人心惶惶。

此时回过神来的扬州府台连忙道:

“王爷,那这是……”

扬州府台说的是从宝船上冲下来的一千名士兵。

陆远此时一边朝着宝船上下来的马车走去,一边道:

“扬州大户沈林远,通倭。”

而随着陆远的话说完,在场所有官员都是目瞪口呆。

众人只是呆愣几分,随后便是下意识的立马为沈林远作保,这绝无可能。

沈林远是谁?

五百年的青牛精。

也就是之前想要强占苏璃烟的那个。

陆远的系统任务。

陆远南下剿倭的最终目的。

五百年的青牛精啊。

先不论这青牛精的道行多高。

就说这五百年。

除去前面修行时的二百年,沈林远化为人形已有三百年。

三百年是什么概念?

大烈皇朝如今的国祚还没三百年呢。

也就是说这个家伙三百年世代于此经营。

属这里大户,甚至可以说是门阀,士族!

别说扬州府,就是整个江苏,甚至整个江淮一带的官员。

谁没吃过沈家的好处?

看这些立即作保的官员们就知道,这沈家跟这些官员们绑定的有多深了。

沈林远通倭了吗?

没有。

笑话,这么大的士族,沈家也有些生意在海上遭倭寇劫,沈家怎么会通倭。

那陆远就是为了完成系统任务,强行冤枉沈林远?

倒也没有。

沈家为了自己的货物少被倭寇劫,每年都会给江苏一带的倭寇交钱保平安。

这种事可大可小,小了说是被逼无奈,不过就是罚银,沈家再从里面丢出来几个替死鬼充军,流放。

但大了,那就是通倭!

说起来,这个决定,也算是临时起意。

最开始陆远要对付沈林远,并非是这种手段。

只能说陆远有福气。

这一切的一切真是太顺了。

直接抓了两伙倭寇,明智光秀,细川藤孝全在陆远手里。

“王爷,这绝对是误会!

万万不可乱来!!

更何况,是否通倭也该交由衙门审理。”

扬州府台望着陆远有些着急忙慌。

特别是在看到,这宝船竟然有士兵往下拉红夷大炮,就有些更慌了。

扬州府台的话有些强硬,甚至可以说,已经是在正面硬刚陆远了。

实际上,这些个地方官对陆远基本上都是这种态度。

表面上对陆远很敬畏,其实心里都不把陆远当回事。

涉及到利益上的东西,绝对会跳出来阻拦。

陆远却是不慌不忙的从怀里掏出来一份供纸。

“明智光秀,细川藤孝在本王船上。

这是他两个的供状。”

陆远一边说着,一边展开放在这扬州府台面前。

周围的官员们也是立即凑上来,好奇想看这供状上写的什么。

而这扬州府台粗略扫了一眼这供状,脸上惊惧万分,立即伸出手抓住陆远的手腕,声音微颤道:

“王……王爷……”

陆远懂这府台的意思,下一秒便是立即收起供状。

那些个刚凑上来想看的官员们倒是没看清。

而此时,陆远一边将这供状揉成球,一边面无表情的望着那惊惧万分的府台出声道:

“他们说了很多,甚至冤枉我们大烈官员通倭。

不过,本王并非痴傻,绝不会中了倭寇这些离间的招数!

但有一点确实证据确凿,便是沈家通倭一事。

府台大人,张嘴。”

张嘴??

惊惧万分的府台一脸懵,但还是愣愣的张开了嘴。

随后陆远便将这揉成团的供纸塞到府台的嘴里,随后便是咧嘴一笑道:

“吃下去。”

这府台先是一怔,随后眼前一亮,下一秒立马狂嚼,几秒后便是囫囵咽下。

此时,陆远微微扬起下巴,嘴角带着一丝得意的笑容道:

“府台大人,您怎么看?”

此时揉着脖子的府台,立马昂首挺胸一脸正气道:

“沈家通倭,实属罪大恶极,即可捉拿!”

……

上午时分,沈府周围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士兵围住。

至于说,陆远为什么不靠着那张供纸,把江苏的官员也抓一遍。

不能抓。

一句经典的话,有些事儿不上称没有二两重,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

到时候越查越深。

这地方上跟朝廷里是打断骨头连着筋。

深挖下去,挖到朝廷里面,挖到太子身上,晋王身上。

那太得罪人了。

陆远现在只需要顺顺利利的把系统任务给完成就好。

陆远此时坐在马车中,一脸惬意。

抓住两个贼首,让一切事情都变得无比简单起来。

那这是不是说明陆远的运气贼好?

抓住了贼首,能轻轻松松解决沈林远。

特别是大胜倭寇的捷报已经八百里加急送往皇城。

要不然,陆远在杭州胡搞八搞的让皇帝知道了。

接下来肯定要把陆远整回去关禁闭,到时候陆远什么都干不了了。

首先,这件事陆远确实运气好。

抓住两个贼首让一切都简单了。

不过,就算没抓到贼首,陆远也有别的办法对付沈林远。

至于说,万一没有昨晚的剿倭捷报,皇帝把陆远调回去。

那陆远还没来得及做的大事,是不是就做不了?

会不会功亏一篑了?

不会!

因为陆远可以百分百保证,皇帝绝对不会把自己调回去!

……

此时,皇城,司礼监外。

无数言官,文臣,手持奏疏。

请求皇帝处置陆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