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荀子既是晚周著名的儒学大师,也是战国诸子的集大成者,他不仅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秦汉以后的政治制度与文化也影响至巨。谭嗣同曾指出:“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梁启超更是评价说:“二千年政治,既皆出荀子矣;而所谓学术者……实皆出于荀子。”荀子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而重大的,从某种程度上讲,要超过孟子。

然而关于荀子的生平事迹,史籍记载却并不多。《史记》只说他是赵人,曾游学于齐之稷下学宫,三为祭酒;后因谗去齐,被春申君聘为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子便在兰陵著书授徒,最后终老于兰陵。就《荀子》书中以及《战国策》《韩诗外传》《盐铁论》《汉书》《风俗通义》等书记载,也仅知道他曾到过秦国,见过秦相范雎,并与秦昭襄王谈论儒者之功效,还曾在赵国孝成王面前与临武君讨论过军事问题。他对《诗经》《春秋》《礼》《乐》等六经的传承应该做出过较大贡献,其弟子有韩非、李斯、浮丘伯以及张苍等。

然而上述事迹的细节基本上无从考证。即便荀子的生卒年,历来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于上述事迹发生的时间节点,许多学问大家也各有高见,此不赘述。参酌诸家意见,本书将荀子生卒年定在约公元前314至公元前219年,其事迹排列可大致不误。

荀子以思想见长,其生平经历并不似战国纵横之士或游侠刺客那样富于传奇色彩。本书以可靠的史料为依据,并把人物、事件置于战国晚期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尽量为读者还原一个血肉丰满、可亲可感的儒学大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