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庙见礼,奏乐。”
在赞礼官喜气洋洋地唱诺声中,我安静的任由礼仪嬷嬷扶着,慢慢盈盈往下拜去。
我手中握着用于遮面的宝络云影鸾扇,上面金线暗纹交错,绣着寓意吉祥美满的鸾鹊戏莲图。
这是封后旨意下来后,远在江南的三哥遍寻绣娘工匠,历时三月才制成的,快马加鞭送至府上,只为今日这场大典。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上面一针一线皆是旁人无法企及的尊贵。
这样一柄极尽奢华的团扇同鬓间九凤金冠坠下的密密流苏一起,将我的视线笼在一片朦胧金芒中。
我看不清四周是何等的张灯结彩,喜气冲天,亦看不清我身旁那位素未谋面的夫君——这大曦朝的天子,是何模样。
但我想,他定是极不愿意娶我的。
而我,在旨意下来前,还只是相府养在深闺里的小姐,每日于房中作画描字,抚琴弄乐,或是同几位妹妹一起做些女红,聊些风月雅趣,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入这四方高墙。
“那么多的名门贵女,怎么会是挑了昭儿呢!”
犹记得赐婚懿旨下来后,母亲惊大过于喜的模样。
这倒也怨不得母亲惊诧,虽说后位空悬多年,上京无数的贵女亦为此争得头破血流,可无论她们怎么争,都没有一个人想过,这个位置最后会落在我的头上。
因为我的父亲,我权侵朝野的右相。
自从九年前皇帝幼年继位,父亲受先皇遗命辅佐朝政以来,两人的君臣关系就一直很不和睦,这是整个上京城人尽皆知的事情。
甚至坊间一直都有传言,说父亲骄衿跋扈,把持朝政。
而朝臣亦因此分党结派,一派皇帝培植的拥皇党,一派是父亲的心腹,表面上看着是君臣融融,朝野和平,实际内里不知暗藏了多少风波。
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从皇帝同父亲的个人恩怨,还是从朝堂局势来衡量,这个后位都不应该是我的。
昨夜晚间按着上京的旧俗,出阁女儿在娘家的最后一晚要由母亲陪寝。
教导了我月余规矩的礼仪嬷嬷早早便退了下去,庭中月华如水,似笼了满地银纱。
母亲替我拆了发髻,拿着白玉牙梳缓缓梳着我的长发,铜镜中映着她满是疼惜的双眼。
“昭儿,你生性淡定洒脱,那深宫绝不是你合适的去处,可这是太后亲下的懿旨,哪怕我同你父亲有万般的不舍,也只能遵旨,何况谢家现在……”
母亲话语一凝,欲言又止,终究只是长长叹息了一句:“昭儿,这都是命啊,往后如何,只能看你的福分了。”
是啊,这也许就是我的命。
自从旨意下来后,在户部任侍郎一职的大哥,就已经将打探来的消息都讲给了我听。
这道立后旨意,是有前因后果的。
三月前北羌突起战事,皇上想要出兵,而父亲却主张怀柔,两人再次因政见不合吵了起来,而这回皇帝一怒之下,居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打了父亲一巴掌。
这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父亲当场拂袖而去,称病罢朝月余,无论旁人如何劝慰就是不肯上朝,最后是太后派人来请了方才入了宫。
“北羌一事由太后做主定下了,是怀柔,而这道封后旨意,用意为何,妹妹你自幼聪慧,想必不用大哥多说,你也能明白。”
耳边吉乐声渐浓,赞礼官已唱至三叩对拜礼。
我执着扇,垂眸转身,对着这天底下最尊贵的男子盈盈一拜,心中却不由漫出一句无声地叹息。
纵使我所处深闺,每日只醉心于琴棋书画,可毕竟是世家嫡女,这样一场事关乎全族利益的婚事,我又如何会不懂呢?
我谢氏一族自上上皇还在位时便已是勋贵人家,至今已荣耀三朝,现父亲位高权重,大哥任户部侍郎,二哥又是手握重兵的定北将军,三哥虽不曾入仕却也是天下闻名的富商。
这样一门三杰的显赫,再加上拜在谢家门庭下的众多党羽,要说天家丝毫不忌惮,只怕说出来也无人会信,皇帝又如此不喜父亲,若不是因着牵一发而动全身,恐怕他早已强削了我谢家。
而父亲,哪怕他从无不臣之心,可为保自身,是不能也不敢去放弃权势的。
在这种时候,皇帝盛怒下的一巴掌,便成了打破僵局的契机。
太后为了向父亲‘怀柔’,给出了后位。
而我,则是谢氏一族,给出的最大的诚意。
“妹妹,这婚事,是谢家对不住你……”
不是没有过怨言的,可人生在世,能做到万般皆由心的又能有几个呢?纵使是坐拥天下的帝王,不也是有诸多的身不由己吗?
何况,父亲母亲养育我多年,家中族人亦皆是我的血亲,我又如何能为了一己的不愿,而陷他们于抗旨不遵的险地?
罢了,罢了。
既然割舍不下这诸多的牵绊,又何必再自扰?日后顺其自然便是,不求能得帝王宠爱,只要平安静好,能为谢家护住一个安稳,便是不枉此生了。
大哥柔悯愧疚的目光,在密密流苏折射出的滟滟金芒里逐渐散了去。
我敛正了心神,在赞礼官‘高升’的祝祷中,一步一步踩着白玉石阶,登上了御台。
“恭祝皇上皇后,合卺良缘,大曦永沐长安!”
齐整地高呼声,骤然响彻耳畔。
我端然立在帝王身侧,同他一起受着百官的朝拜——以大曦皇后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