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南宋成立:苟住就是胜利

靖康之耻后,北宋的皇室成员被金人一锅端,大宋江山眼看就要彻底凉凉。可就在这绝境时刻,赵家竟然从废墟里“苟”出了半壁江山。带领这个逆天操作的,是一位“跑得快”的男人——赵构。他用行动告诉我们:苟住,才能活下去。

南宋的成立,就像一场仓促的救场大戏,没有绚丽的开篇,只有满地鸡毛。可就是这样一个“临时工”王朝,硬是撑过了一百多年,证明了“偏安也能安天下”。

临危登基:能跑的皇帝活下来了

靖康之耻后,赵家基本被团灭,唯有赵构凭着超凡的求生欲,一路狂奔,躲过了金兵的围捕。他的逃命技能拉满,从汴梁跑到南京,再跑到杭州,成功避开了敌军的追杀。

1127年,大臣们一看,皇室里只有赵构还活着,于是纷纷推举他当皇帝。赵构的反应很佛系:“既然你们非要让我当,那我就试试吧。”于是,这位靠“跑得快”存活下来的皇帝,成为了南宋的开国之君。

登基后,赵构面临的局面堪称惨不忍睹:北方沦陷,国库空空,军队士气低迷。而最致命的是,金人根本不打算放过他,随时准备南下再给他致命一击。

“苟哲学”:小命第一,江山第二

面对如此惨烈的开局,赵构迅速确立了他的执政哲学——“苟住”。他的核心思想很简单:我们既打不过金人,也守不住北方,那就退一步,保住江南这片半壁江山。

于是,南宋政权在赵构的带领下,开启了“偏安模式”。他将国都迁到杭州(临安),凭借江南地区的富饶资源,逐渐恢复元气。赵构甚至直言:“偏安一隅也是一种胜利,能苟住,就是最大的成就。”

当然,赵构的“苟哲学”不仅表现在对金人的态度上,还体现在他对内部的控制上。他非常害怕有人威胁自己的皇位,对主战派大臣和将领采取了严格的打压政策。岳飞就是典型的“受害者”,这位抗金名将因为“功高震主”,最终被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赐死。

南宋的复苏:苟出了繁荣

赵构的苟且哲学虽然在军事上饱受诟病,但却为南宋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繁荣。北宋灭亡后,大量北方的精英人口和技术流入江南,为南宋的经济复苏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经济的奇迹

南宋的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后,这片富饶的土地迅速焕发出惊人的活力。杭州(临安)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被称为“人间天堂”。丝绸、茶叶、瓷器等南宋的特色商品,远销世界各地,为国库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文化的巅峰

南宋的文化也迎来了新的高峰。李清照的婉约词、陆游的爱国诗、辛弃疾的豪放词……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至今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而南宋的书院、画院等文化机构,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之地。

赵构的苟哲学,让南宋在夹缝中生存了一百多年,并且用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撑起了一个时代的骄傲。

赵构的偏安之道:战与和的平衡

赵构的偏安策略,并不是一味地退让。他清楚地知道,和平必须建立在强大的防御基础上。因此,他一方面与金人签订和平条约,一方面积极加强江南的防御工事,组建了强大的水师。

绍兴和议是赵构偏安之道的巅峰操作。这场和议的核心是,南宋向金国称臣,每年支付大量岁币,换取和平。虽然这被很多人视为耻辱,但它却为南宋赢得了宝贵的和平发展时间。

“苟”出的教训与启示

赵构的苟哲学让南宋成功避开了灭亡的命运,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了维护偏安局面,他对内部的压制让许多有才华的将领和大臣被迫屈服,甚至付出生命。而对金人的妥协,也让南宋在外交上长期处于被动地位。

不过,赵构的偏安之道也提醒我们:在绝境中,盲目激进往往是灾难,而灵活应变、保存实力,才有可能找到生存的机会。正如赵构用行动证明的那样,历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