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拆台解围——当外敌联合攻来,你能“抽出一个丑角”吗?

外敌联合攻来,这对大宋朝廷来说,就像一道终极考题。辽国和西夏,两个看似互不搭界的对手,却在边境唱起了双簧:一个负责进攻,一个负责威胁,分工明确,目标直指大宋的城墙。

面对这种局面,按理说,朝廷应该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可实际情况呢?朝堂瞬间变成了“甩锅大赛”现场。谁都不想负责,每个人都希望这个烫手山芋落到别人手里。

赵恒坐在龙椅上,脑子飞速运转。他知道,如果这个局面不破,大宋的边疆怕是要完蛋。但如何解围呢?很简单——抽出一个丑角,稳住局面!

第一幕:甩锅大会开场,谁都不是背锅侠

辽国的重骑兵已经压境,西夏的部队虎视眈眈,而朝堂上的权臣们却在忙着推责任。

文官说:武将平时只知道吃饷,现在打仗了,怎么没动静了?武将说:粮草不够,军费不足,怪谁?还不是文官平时克扣得厉害!

听到这里,赵恒差点笑出声。“你们这是在外敌面前,忙着内斗,生怕敌人看不出来我们家里乱?”

眼看局势越吵越乱,赵恒不得不站出来打圆场。他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国家大事,不能总是吵架解决,总得有人负责。”

这话一出,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冷了下来。每个人都低头假装思考,心里却飞速盘算:“谁去负责,反正别是我。”

第二幕:抽出丑角,笑话背后的智慧

赵恒心里有了答案,他需要一个“丑角”——一个既能稳住朝堂,又能在局势中起到转圜作用的人。而这个丑角,最好还能让大家一边笑一边接受。

事件:曹利用的“戏精时刻”

太监曹利用,向来是赵恒的亲信,靠着在文武之间“左右逢源”,深得皇帝信任。赵恒决定让他来扮演这出戏的主角。

赵恒对曹利用说:“西夏那边,缺个使者去劝和。你去看看,顺便摸摸辽军的底。”曹利用心里一惊:去辽国和西夏的中间搞调停,这任务不就是去当沙包?但他嘴上却连连称是,还主动请缨:“陛下放心,奴婢一定不辱使命!”

朝堂上一听,瞬间鸦雀无声。文武百官互相交换眼神,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也行?”

第三幕:一场荒诞的外交秀

曹利用出使辽国的过程,堪称一场“荒诞外交秀”。他带着赵恒的亲笔信,先去了辽国的大营。

第一步:装傻充愣

曹利用一见辽国主将萧挞凛,先是一通奉承:“将军威武!宋朝边境的老百姓一听说您的名字,就天天跪地祈祷,生怕见到您的英姿!”萧挞凛虽然知道这是拍马屁,但心里还是有点飘,忍不住问:“你们宋皇派你来干嘛?”

曹利用大义凛然:“我们皇上想跟辽国好好谈谈,西夏那边您随便打,但咱们兄弟别动手了。”

这话听起来荒唐,但恰恰击中了辽国的软肋。辽军也知道自己连战西夏后疲惫不堪,这时候再跟宋军硬拼,也讨不了好。

第二步:挑拨离间

曹利用又悄悄对辽国将领说:“听说西夏最近打算和宋朝联手,不如您趁机敲打敲打他们,看看他们有多忠诚?”萧挞凛一听,觉得有道理,决定暂时停战,把注意力转向西夏。第四幕:回头反打,解了大宋的燃眉之急

曹利用这一趟回到大宋,带回来的是辽军暂停进攻的消息。与此同时,他还递上了一份西夏和辽国的“间隙报告”——两国因为边境划分问题爆发了摩擦,暂时无暇顾及宋朝。

赵恒看完报告,心里长舒一口气:“这丑角,演得不错!”

但更绝的是,赵恒还没忘记给自己加戏。他在朝堂上公开表扬曹利用:“此行虽险,但结果令人满意。”同时,他又对文武百官说道:“辽军退兵,西夏内乱,这正是齐心协力的好机会。军队要加强防备,财政要保障军费,不能再拖了!”

文武百官听了这话,个个脸上挤出笑容,心里却在想:“这锅终于不用背了!”

金句总结:丑角的智慧

赵恒用一场巧妙的“丑角戏”,化解了内忧外患的危机。他用事实证明:“有时候,笑话背后藏着的,才是最大的智慧。”

以下是这场“拆台解围”留下的金句:

“丑角不是谁都能当的,能当的,才是真英雄。”

曹利用的出使看似滑稽,实际上却是一场极限外交的成功案例。

“敌人联合不可怕,可怕的是内部先乱。”

赵恒通过调和朝堂矛盾,为解决外患创造了稳定的基础。

“笑话是最好的盾牌,丑角是最硬的矛头。”

用幽默解围,用智慧化险,大宋的这场危机处理,堪称教科书级别。

结局:丑角退场,主角归位

丑角的任务完成了,但舞台上,笑到最后的永远是皇帝。赵恒通过一次荒诞的外交行动,不仅化解了外敌的联合攻势,还让朝堂重新团结起来。

最终,他用一场“拆台解围”的戏码,告诉后人:“危机不可怕,只要有人愿意演丑角,就能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