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寄生虫》首映
- 华娱2004,我要当导演
- 苍山残阳
- 4058字
- 2025-01-23 00:39:15
从开幕式到《寄生虫》首映仪式,这几天陈锋忙的昏天暗地。
每天早晨起来,要么是杂志媒体的采访,要么受邀赶赴酒会。
还有一些电影的首映礼,也给他发来了邀请。
这段时间,陈锋也认识了不少欧美电影人。
其中,还有他曾经的偶像苏菲玛索。
偶像今年刚满四十,状态保持的还不错,挺带劲的。
见面的时候还挺客气,一直称赞陈锋是个天才。
同时,苏菲玛索表达了合作的意愿,还互留了联系方式。
可惜陈锋英语不咋滴,法语更是一窍不通。
交流的不是很顺畅,没能进一步沟通。
真是个遗憾!
陈锋的忙碌一直持续到电影首映式当天,才算稍微轻松一些。
为了晚上的仪式,剧组人员从下午开始就不准外出。
各自提前做好造型,保持身体状态,晚上走首映礼红毯。
陈锋没什么可准备的,一套黑礼服走遍天下都不怕。
女明星可不一样了。
不仅需要造型、化妆、挑选服饰,还得提前排空肠胃,调整状态。
那么隆重的礼服穿在身上,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去洗手间很不方便。
所以女明星走红毯的时候,身体必须调整好。
一整个下午,都要为晚上做准备。
首映礼红毯和开幕式红毯在一个地方,连地下的毯子也没换。
只是红毯两侧的媒体和影迷,少了很多。
开幕式是整个戛纳的庆典,首映礼只是某部电影的仪式。
尽管如此,22日晚上也来了二三百的记者。
这届戛纳电影节,陈锋带来的新作品从一入围就被视为热门之一。
天才导演的名头,在欧洲还是挺响的。
当他带着剧组人员出现在红毯上的时候,两旁还有影迷要求合影签名。
走到媒体摄影区,陈锋为了照顾女演员们,特意多停留了一会儿。
于飞鸿、江依艳、还有杨蜜都穿着漂亮的礼服,在镜头前像是开屏的孔雀。
不断地变化角度和造型,只为留下自己最美的一面。
陈锋分别和三位女演员单独合照,接着是整个剧组的大合影。
拍照完毕,一行人穿过红毯进入剧院放映厅。
刚一进来,里面的观众开始热情鼓掌。
主创人员的座位已经安排好,就在观众席的正中间,座椅上还贴了名字。
陈锋找到自己的位置,站着向周围的观众挥手致意。
放映厅内也有媒体记者,负责给主创人员拍照。
陈锋一行人落座,随即灯光熄灭。
众人的目光,聚焦在前面的幕布上。
随着一阵音乐声响起,第一个镜头画面出现视线中。
这是一个长镜头,从狭窄的窗户开始,移动到朱雅纹的脸上。
镜头跟随他的步伐,展示出无业游民的一家四口,在半地下室的生活场景。
这一扇窗户在电影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
第一次出现在镜头里,向观众们传递了主角一家人的生活状态。
当窗户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外面有工作人员喷洒杀虫剂。
刺鼻的药剂灌入了地下室里,展现了他们一家人的悲凉处境。
第三次窗户出现,一家人将叠好的餐盒交给老板,却被克扣了薪水。
男主李学建在地下室里透过窗户,默默地看着。
这一段表演很出彩,麻木地看着,消极认命的样子。
对于命运的不公,已经习以为常。
脸上的表面没有变化,但情感却透过画面传递给观众。
演员功底的深浅,体现在细节上。
这也是陈锋在拍摄过程中,一直要求的表演风格。
不需要那种情绪化的肢体动作,在麻木中精准地表达感情。
当初,宋旦旦因此和导演争吵过多次。
甚至还想要收拾东西,直接飞回京城。
宁愿不拍,也不想受导演的窝囊气。
可从现在的镜头画面来看,导演是正确的。
这样的表演风格和电影主题,相得益彰。
随着剧情的展开,观众们逐渐被吸引。
朱雅纹的朋友陈关西过来拜访,并推荐了一份英语家教的工作。
这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在镜头下却显示出完全不同的状态。
面对半夜在自家窗口呕吐的醉鬼,李学建和朱雅纹一家人都不敢制止。
但同学一个人就过去大声地赶跑了醉鬼。
不同的生活环境,塑造了不同的性格。
接着,朱雅纹靠着妹妹伪造的大学在读证明成功入职。
并且在入职期间,成功地将妹妹江依艳推荐给富人家的太太于飞鸿,担任小儿子的艺术老师。
江依艳为了给父亲找一个工作的机会,故意将内裤藏到富人的豪车里。
富人张松文发现这件事后,将司机辞退。
江依艳在家教结束后,顺势向富人太太推荐新的司机人选。
父亲凭借假身份及开出租的经验,成功入职司机。
朱雅纹在和富人家女儿聊天的过程中,得知保姆对桃子过敏。
于是他们一家人故意设计,母亲也顺势取代了保姆的工作。
从此,一家四口人全部入职富人家里。
《寄生虫》前半部分的剧情没有出现大尺度镜头,讲述的是一家人如何入侵富人家。
到了影片的下半部分,戏剧冲突开始升级。
穷人一家四口和保姆夫妇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并这两人关在了地下室里。
就在这时候,富人一家忽然回来。
剧情到这里,各种矛盾达到了一个顶点。
这个时候,三方势力齐聚一堂。
富人一家、穷人一家、保姆一家,
观影的观众们以上帝视角,已经掌握了三个信息。
沙发下面有人,地下密室里有人,儿子可能知道什么秘密。
但偏偏富人夫妇一无所知,让观众们不由得把心悬了起来。
影片的冲突到达顶峰,观众的情绪也紧张到了极点。
在这个时候,导演安排了一段亲热戏。
这段戏码,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情绪。
暴力、偷窥、谎言、还有亲密……一系列行为融合在一起,观众们也形成了混搭的情感体验。
当于飞鸿亲眼在大荧幕上看到自己的这段戏,更加了解导演的用意。
这绝对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除了戏剧冲突之外,还表达出了更多的主题思想。
用升降镜头,体现出穷人一家如寄生虫般卑微。
当富人回来的时候,他们只能躲在沙发下面。
另外,这段戏里的台词也很有意思。
富人把穷人用味道具象化。
这种味道上的区分,也体现了富人对穷人的本能排斥。
在这部戏里,味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
富人在家里闻到了穷人的味道,由此判断穷人已经越界。
包括之前富人辞退司机,都是因为气味的入侵。
接下来的剧情中,冲突进一步升级,并且具象化。
穷人一家趁富人睡着后,从客厅里溜了出去。
他们回到家里,却发现已经地下室已经被雨水淹没。
第二天,富人一家给儿子办生日派对。
最激烈的冲突,最血腥的镜头开始出现。
保姆的老公拿了一把刀,冲入派对,捅死了穷人家的女儿。
然后,他又被穷人家的妈妈捅死。
富人捏着鼻子拿车钥匙的时候,被穷人家的父亲捅死。
影片的最后,朱雅纹还做了一个梦,梦到一家人住进了自己的豪宅中。
当电影放映结束之后,现场爆发出了热烈掌声。
很多影评人没有就此离去。
因为他们发现很多隐藏的线索,之前没有留意。
这是一部主题相当深刻的电影,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很难想象,如此成熟的技法会出现在一个年轻导演的身上。
要知道,这才是他第二部作品。
陈锋带着主创人员登台谢幕,冲着观众们鞠躬致意。
前来的捧场的电影人,也纷纷过来祝贺。
冯裤子和娄叶都没来,但他们剧组的演员来了不少。
导演之间的矛盾,跟演员们没什么关系。
港台的导演倒是来了几个,杜其锋上前和陈锋握手。
“真是想不到,你拍出了一部展现了港岛真实风貌的好电影,真的是让我感到震惊和意外。”
以专业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从剧情、技法、主题再到画面和色彩以及配乐,都堪称是近些年来难得一见的佳作。
放眼世界影坛,都当得起这样的称赞。
“多谢捧场。”
陈锋面对微笑,并未自谦。
对方的称赞,坦然接受。
“有没有想过留在港岛发展,你的风格很适合这里。”
杜其锋主动发出了邀请。
他也是银河映像的老板,很希望将这个天才导演收入囊中。
至于说陈锋也有自己的影视公司,那也不算什么。
港岛影视圈里很多导演一边自己开公司,一边为其他公司拍电影。
比如说,洪进宝就曾经这样。
更何况,天河影视扎根内地,而杜其锋是邀请陈锋在港岛继续拍电影。
“我没想过这个问题。”
陈锋摇了摇头,很直接地拒绝了对方。
开什么玩笑。
港岛的电影市场早就衰败了。
本地的电影人才为了生存,都不得不北上内地发展。
陈锋守着潜力巨大的内地市场不开发,反而跑去港岛发展。
脑子进水,才会做出这种选择。
“你可以考虑一下,在港岛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港片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更大,内地电影嘛,呵呵……”
杜其锋说话的时候,带着一股淡淡的优越感。
“如果陈导的电影想要更好地向世界推广,留在港岛是你最好的选择。”
听到这话,陈锋的眉头微皱。
他可不是和气生财的性格,听到不顺耳的话,基本当场就怼回去。
“杜导,港岛这个小水洼太浅了,恐怕容不下我。”
陈锋一点都不客气。
“现在你们本地电影人都吃不饱,要跑到内地混饭吃,我怎么忍心再去抢你们的饭碗。”
说罢,他爽朗大笑。
那种不屑一顾,显而易见。
对方敢秀优越感,陈锋就敢居高临下。
“呵呵。”
杜其锋干笑了两声,不再多说什么。
这个年轻人,还真像外界传言的那么狂妄。
“陈生啊,你这部电影真的非常赞,希望我们以后有机会合作一把。”
黄白名说着半生不熟的粤普,打破了刚才的尴尬。
“好说好说,以后有合适的项目一定合作。”
伸手不打笑脸人,陈锋也很客气地跟对方寒暄。
黄白名是港岛顶级的电影制作人,新艺城的创始人之一。
见证了港片最巅峰的辉煌,也亲眼目睹了港片的逐步衰退。
“提前预祝陈生的电影大卖,也希望你能摘得本届戛纳的最高桂冠。”
两人寒暄了几句,气氛重新变得热闹起来。
这部电影的质量,大家有目共睹。
“陈导,恭喜大卖。”
周公子、黄小明还有葛友也一起过来捧场。
“早就听说田导收了一位高徒,今天总算见识了什么叫青出于蓝胜于蓝。”
葛友握着陈锋的手,笑着恭维了一句。
“过奖,过奖。”
陈锋难得谦虚了一次。
在接受祝贺的同时,他心里也在牵挂着《寄生虫》在港台的票房表现。
按照之前的计划,这部电影在戛纳首映的同时,将正式登陆港台两地的电影院线。
根据英皇集团专业人士的预估,《寄生虫》的票房不会太高。
整个剧组里面,唯一在港台有点票房号召力的是陈关西。
但他也只是一个新生代偶像,并没有抗票房的实力。
更何况,陈关西不是主演,只是一个小配角而已。
作为发行方的英皇,在《寄生虫》这部电影上的宣传力度有限。
上映的第一天,全港只有19家影院开画。
从规模上就能看出,电影不受重视。
要知道,整个港岛有将近六十间常规影院。
依照这个比例来说,《寄生虫》绝对是受到了冷遇。
一方面是因为发行方英皇娱乐,本身对这部电影不够重视。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主演全都是内地阵容。
内地演员在当地没有影迷基础,也不具备票房号召力。
因此,大部分院线都不看好这部电影的商业价值。
只有英皇旗下影院,还有MOViE影城,星光影城,以及中文院线同意放映。
最大的百老汇院线,最豪华的娱乐影城,黄白名的永高院线,以播放西片为主的金公主院线,都没有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