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研究生活风格的心理学方法
- 走向社会的勇气:教你如何与世界相处
-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 4622字
- 2024-12-24 08:29:16
简言之,我们接受所有的方法与途径,以探索个体对待生活中的问题的态度,探索个体对人生意义的看法。个体对人生意义的解释十分重要,这是个体的思维、情感以及行为的“铅垂线”。有些个体形成了错误的行为动向,他们无法理解真正的人生意义。通过接受指导、教育及疗愈,个体可以缩短其错误的行为与真正的人生意义之间的距离。自远古以来,个体的独特性就已受到关注,这在不少古人的历史叙述及个人叙述中都有所体现,比如《圣经》、荷马(Homer)所著的《伊利亚特》(Iliad)与《奥德赛》(Odyssey)、普鲁塔克(Plutarch)所著的《希腊罗马名人传》(又称《对传》,Parallel Lives)、希腊及罗马的诗歌、中世纪挪威及冰岛的传奇故事(sagas)、童话故事、寓言及神话等,这些著作的作者对人格的了解非常深刻。在近代,诗人成为最了解个体生活风格的群体,他们将个体的生活、行为及死亡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且不忽略个体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种能力实在令人景仰。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能还有不少无名之辈,他们对人性也有着超凡的理解,并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传授给其后代。这些无名之辈与赫赫有名的天才一样,他们都具备超凡的、深邃的洞察力,能深刻理解人类各种行为的主要动机以及动机之间的联系,这是他们的天赋,这种天赋来源于他们的同理心及浓厚的社会兴趣。比起普通人,他们具备更丰沛的社会情感,因此,他们的人生经验更加广泛,学识更加渊博,洞察力也更加深邃。他们能生动地描述个体无数的、细致的表达性动作(expressive movement),且其他人无须进行斟酌与权衡便能理解他们的描述。他们具备预测(divination)的天赋,拥有强大的影响力。通过推测,他们能看到藏匿于各种表达性动作背后的动机及动机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他们能看穿个体的行为动向。很多人将这种天赋称为“直觉”,认为它只属于最崇高的灵魂——事实上,它是人类所具有的最普遍的天赋,当面对混乱的生活以及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时,所有个体常常利用这种天赋解决问题。
由于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且问题的形式常常变化,我们不能依赖“条件反射”这种单一的解决方法,否则,我们会不断陷入新的错误之中。生活中的问题千变万化,且这种变化是永恒的,我们不得不对自己提出崭新的要求,一再检验我们至今已形成的行为模式。就算只是玩纸牌游戏,单靠“条件反射”也是赢不了的。做出正确的推测是解决我们所遇到的问题的第一步,而要想做出正确的推测,我们必须成为一个合作者,与自己的同胞和谐相处,积极解决人类遇到的所有问题。不论是推测人类整体历史的发展,还是推测单个个体的命运,我们都要心系社会中所有事件的未来走向。
在受哲学掌管之前,心理学一直都是一门无伤大雅的艺术,对人性的科学认知源于心理学以及哲学人类学(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在尝试将人类社会中的所有事件归纳为某个综合的、普遍的定律时,我们不能忽视个体的独特性。我们要了解所有个体的表现形式(expressive forms)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是颠扑不破的事实。人性成了统领人类社会中的所有事情的基本定律,康德(Kant)、谢林(Schelling)、黑格尔(Hegel)、叔本华(Schopenhauer)、哈特曼(Hartman)及尼采(Nietzsche)等人都对某种无意识的动力展开探索,这种动力也可被称为“道德律”“权力欲”或者“无意识”,他们在其中发现了某种深不可测的、充满未知的调节力。当人类活动取代了普遍规律时,反省(introspection)开始流行起来。通过反省,人类可以对精神活动及与精神活动相关的过程进行断言。然而,由于通过反省所获得的结果难以做到客观,这种方法很快便受到诟病。
在技术发展的时代,实验法获得广泛使用。在精心选择好实验装置及研究问题后,我们展开了很多实验,对感官功能、智力、性格(character)及人格(personality)展开研究。然而,实验法忽视了人格的连续性,在实验法中,要想再次看到人格的连续性,我们只能依赖推测。紧随其后,遗传学说开始崭露头角,它完全放弃考虑人格的连续性,认为拥有能力远远比使用能力重要得多。内分泌腺影响理论也忽略了人格的连续性,只关注深感自卑的特殊案例以及其为器官缺陷所做出的补偿行为。
随着精神分析学(psychoanalysis)的出现,心理学开始复苏。在精神分析学中,性欲(sexual libido)被视为人类命运的主宰者,无意识(the unconscious)成了充斥着痛苦的地狱,罪恶感(sense of guilt)成了原罪,天堂般的幸福是不存在的。为纠正对幸福的忽视,精神分析学增加了“自我理想”(ego ideal)这一概念,这与个体心理学中追求完美的“理想”目标如出一辙。通过解读个体的意识(consciousness),我们仍然能成功地探索个体的生活风格、行为动向及人生意义。然而,精神分析学的学者们沉醉于使用性欲的隐喻,对这种探索毫无兴趣。此外,被宠坏了的儿童的世界观已经霸占了精神分析学,“宠儿”们的心理结构成了精神分析学的常客,与人类进化相关的更深层次的精神生活却没有受到重视。精神分析学之所以获得了短暂的成功,是因为无数的“宠儿”们都乐于将精神分析学的观点视为普适的规则,他们由此可以更加坚定地遵循自己的生活风格。精神分析学专家们带着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发展精神分析技巧,不仅认为人类所有的表现性动作与症状都与性欲相关,还认为人类活动取决于内在的施虐冲动。个体心理学对第二种观点明确提出批判,那不过是“宠儿”们为了掩饰自己的怨恨而人为制造的观点。还有人尝试对第二种观点进行调整,将“内在的施虐冲动”视为“进化的冲动”。然而,从悲观主义的角度看,“死亡冲动”会取代“进化的冲动”而成为获得成就感的目标,这不是一种积极的调适,而只是人在弥留之际会产生的期望。
个体心理学坚定地拥护进化论的立场,将人类所有的奋进视为对完美的追求。人类对生命、物质与精神的渴望都不可避免地与对完美的追求紧密相连,就我们目前所知,“行为”(movement)是心理的表现形式。所有个体在生命早期都会选择特定的行为动向,并基于相应的行为动向及相对的自由,使用自己天生的能力、缺点及对周围环境的第一印象,每种行为动向的性情、节奏及方向都不同。完美的理想往往高不可攀,如果个体一直将现实的自己与完美的理想相比较,那么他会被自卑感占据。如果从“永恒的观点”及绝对正确性的立场审视人类的行为动向,那么所有的行为动向都是有缺陷的。
每一个文化纪元(cultural epoch)[1]都基于其丰富的思想与情感构建理想自我,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在过往文化纪元所构建的理想自我中看到人类的精神力量,我们应对这种精神力量表示由衷的钦佩。基于这种精神力量,人类无数次构建了理想的社会生活。《圣经》中的“不可杀人”(Thou shalt not kill.)及“爱你的邻居”(Love thy neighbor.)应被视为最高指令,它们存在于各文化纪元的知识与情感中。它们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其他规则都是进化的产物,它们的存在就如人类的呼吸与直立行走一样自然,人类基于这些规则构建理想的人类社会,以实现进化的目标。它们为个体心理学提供了“铅垂线”,所有与进化相悖的目标与行为动向由此得到珍视,个体心理学成了一门“有价值的心理学”。就如医学科学一样,个体心理学通过研究和发现推动人类的进化,是一门“有价值的科学”。
不管是探讨个体还是集体,自卑感、奋斗及社会情感都是至关重要的三个方面,它们是个体心理学研究的基石。它们所代表的真相可能被忽视,或者以不同的言语表达呈现,这些真相可能被误解,或者遭遇吹毛求疵。然而,真相不可能被摧毁。要想对任何人格进行准确的判断,我们必须考虑到这些真相,必须查明个体的自卑感、奋斗及社会情感的状态。
在进化的压力下,很多文明社会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发展方向偏航,很多个体也是如此。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儿童会创造自身生活风格的精神结构,发展与生活风格相应的合适的情感。尽管儿童尚未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情感能力,但是这种情感能力已成为其在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创造力的标准,同时也帮助儿童为应对生活做好准备。基于自己的主观印象及对成功与失败的片面认知,儿童为自己设定了某条道路及某个目标,并展望自己的未来。为了了解个体的人格,个体心理学的所有方法都考虑到了个体的优越感目标、自卑感强度及社会情感浓度。在进一步对这三者的关系进行审视后,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关系到个体的社会情感的性质与浓度。对此展开检验的方式与实验心理学中的测验或医学案例中的功能测试相类似,但是它与后两者也有区别,因为设置考验的主体是生活本身,由此可得知个体与生活中的问题的连接是否紧密。换言之,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个体不能切断与生活的连接,即不能切断与社会的连接。我们可由个体的生活风格窥见其对社会的态度,实验心理学中的测试只能顾及个体的部分生活,无法测出个体的性格或个体在社会中可能做出的成就。为了能了解个体的生活态度,就算是从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2]的角度分析,也需要借鉴个体心理学的观点。
如果要使用个体心理学的方法研究个体的生活风格,我们首先要了解何为生活中的三大问题及个体应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个体应具备充足的社会情感,与生活紧密连接,并具有与他人合作、相处的能力。如果个体缺乏合作能力,那么个体的自卑感会非常强烈,自卑感会以各种形式影响个体的生活,并招致相应的后果。逃避与“犹豫的态度”是首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患有“自卑情结”(inferiority complex)的个体出现相应的身体症状与心理现象,且其身体症状与心理现象相互影响。为了追求优越感,个体会无视社会情感的重要性,总是关注自己是否实现了征服的目标;个体会进行无休止的奋斗,试图以“优越情结”(superiority complex)取代“自卑情结”。如果对某个失败者的所有身体症状与心理现象进行透彻的分析,我们可将其准备不足的原因追溯至其童年早期。由此,我们能成功地获悉其一成不变的生活风格,并评估出这位失败者的社会情感浓度——很多失败者都不具备与他人建立联系的能力。由此可知,教育家、老师、医生及牧师的任务便是帮助个体提升社会情感浓度,帮助个体变得更加勇敢。当个体了解其失败的真正原因,揭露了其强加于自己人生的错误意义,由此对人生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时,他会更加勇敢,其社会情感浓度也会得以提升。
要想完成这个任务,我们要对生活中的三大问题进行透彻的了解,要意识到患有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的个体及在生活中不断失误的个体具备极低的社会情感浓度。咨询师必须经验丰富,要知晓所有可能对个体儿时的社会情感的发展造成阻碍的环境与情境。根据我自身的经验,要想探索个体的人格,就得了解个体童年早期的回忆,知晓其是家中的第几个孩子,了解其是否犯过孩子气的错误(如手淫、尿床等),分析个体的白日梦与夜之梦,并了解造成其疾病的外因。在进行详尽的调查时,不能忽略个体对待医生的态度。在调查完成后,要非常谨慎地对结果进行评估,且要根据其他既定事实对所得出的结论不断进行检验。
注释
[1]文化纪元论(cultural epoch theory)是一种教育理论,主张个人的发展无论在道德或智能上均复演种族成长的各个阶段,故在教育上应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情形,据此进行教育活动,并应撷取过去人类发展的经验,以帮助儿童成长。文化纪元论认为人类文化的成长呈阶段性的变化,如从渔猎文化到畜牧文化再到农业文化等。文化纪元论的主张在目前已不为学者接受,因为其理论基础没有获得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乃至生物学家的证实。
[2]格式塔学派是心理学重要流派之一,兴起于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又称为完形心理学。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意即模式、形状、形式等,意思是指“动态的整体(dynamic wholes)”。格式塔学派主张人脑的运作原理是整体的,整体不同于其部件的总和。例如,我们对一朵花的感知,并非纯粹从对花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感官信息而来,还包括我们对花过去的经验和印象,加起来才是我们对一朵花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