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置效应研究背景

自Shefrin和Statman(1985)发表开创性论文提出处置效应概念以来,学术界已广泛接受这种认知偏差。很多投资者把金融心理学研究成果应用于金融市场,这些投资者也深刻地意识到这种认知偏差的存在,虽然他们没给它命名为处置效应。Shefrin和Statman(1985)注意到,投资者在处置股票等金融资产时,倾向于“售盈持亏”,即他们倾向于过早出售盈利的投资,过长时间持有亏损的投资。

自从Shefrin和Statman的论文发表以来,这一现象在应用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而有力的证实,Barberis和Xiong(2009)指出这是“个人投资者交易行为最有力的事实之一”。金融心理学已经证实,处置效应发生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投资者身上,也发生在不同类型的金融市场中。有些金融市场上的认知偏差是把“双刃剑”,不一定都产生负面反馈,如过度自信认知偏差可以增强股市的活跃程度,对保持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有益处。不幸的是,处置效应通常不会给投资者带来任何益处,反而会消耗他们的财富。处置效应从逻辑上是说不通的,投资者在一项投资上发生了亏损,通常意味着投资标的不是一项好资产,应该及时卖出,但投资者的行为恰好相反。金融心理学家Odean(1998)分析了美国一家大型券商1万名投资者的真实交易资料,测算了投资者们实现浮盈的比例和实现浮亏的比例,通过大样本的统计数据发现,投资者更倾向于卖出盈利的股票,而不愿意卖出亏损的股票,投资者不愿意以低于购买价格出售资产,倾向于“售盈持亏”。Odean的研究还发现,若继续持有盈利股票,将来盈利幅度更大;若继续持有亏损股票,将来亏损幅度也更大。换言之,投资者应该卖出亏损的股票并持有盈利的股票。

虽然处置效应为广泛承认的认知偏差,但过往研究中存在两项严重的缺陷:对处置效应的解释多达十几种而无法统一,未考虑投资者交易逻辑而草率把“持亏”当作处置效应认知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