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中关村网络

北京中关村20世纪80年代被称为“电子一条街”,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逐步建立并发展,并由北京市政府派驻机构——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运营和管理,联合高等院校、创业企业、投资机构等主体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中关村历经多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一区十六园”的空间格局。

(1)从网络主体来看,网络主体多样性显著提升,主体作用发生变化。北京中关村从聚集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3类主体逐渐转变为成熟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投资机构以及创业服务机构5类主体。“电子一条街”时期,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创办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的带动下,多家科技型企业在电子一条街聚集,如四通、科海、信通、京海等。《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显示,1987年,“电子一条街”聚集科技型企业148家、高校和科研机构177家,技术成果辐射全国并带动一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后,在海淀区人民政府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牵头下,企业与周边高校、银行等主体建立关系,协同促进电子一条街的发展。在经历由电子一条街到一区十六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系列演化和变迁后,现阶段的北京中关村主要包括成熟企业和新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投资机构以及中介服务机构5类网络主体,主体多样性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网络主体的作用发生变化。如在电子一条街时期,其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园区成长及关系构建,政府直接治理并作为核心主体推动企业与其他主体的关系构建。现阶段政府的功能主要为政策引导、搭建平台和监督治理,园区主要依靠市场化运作,企业、投资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主体间主要通过市场化机制建立联系,成功实现从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的主体功能转型。

(2)从网络关系数量和范围来看,主体间网络关系的数量显著提升,形成多层次网络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主体间松散的网络关系逐渐演化为紧密的多层次网络关系。主体之间具有个体间、组织间、孵化器间以及园区间等多层次关系,不同层次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41所代表性高校在中关村内搭建大学科技园,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不同园区间互联互通、协同发展;以BAT企业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企业(百度系、联想系和金山系等)构建自己的“小生态”,形成中关村园区内部“大生态”与“小生态”之间多层次嵌套的网络关系。此外,园区内的投资关系呈现多层次化,由原来的单一企业与单一投资机构对接,到现阶段的企业对接投资平台,如园区内新企业直接对接中关村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投资机构对接大企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