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道,小白龙滞留于泗州已近两年,白天忙于四处打听母亲下落,晚上在客栈里休息。由于小白龙这天白天在泗州城南大街看了一场戏《芦衣忍冻挽后母》,这是根据孝经故事改编的,到了这天晚上,因为他心中有事,思绪万千,久久无法入眠,于是他拿起《孝经》一书,开始翻阅着。看着看着,突然他发现一篇名为《弃官寻母》,书中讲述的是泗州天长人朱寿昌弃官寻母的故事,他对朱寿昌孝心寻母的故事深有感触,那时天长、盱眙两县毗邻,同属凤阳府泗州,因此小白龙决定第二天前往天长,实地了解朱寿昌其人和及其弃官寻母的详情。
第二天一大早,小白龙启程赶往天长县。在天长,小白龙走街串巷,拜访乡绅豪杰,从老百姓口中得知,朱寿昌在天长是个妇孺皆知的人物,关于他的事迹老百姓可谓如数家珍。
朱寿昌,字康叔,宋淮南路扬州府天长县同仁乡秦栏里人,朱寿昌的父亲朱巽是宋仁宗年间的工部侍郎,寿昌的母亲刘氏是朱巽的小妾,在朱家地位极其卑微。朱寿昌幼小时,朱巽的正妻妒忌朱寿昌母亲先于她有了小孩,因此把朱寿昌母亲赶出了朱家。自此母子骨肉分离,五十年未能相见。五十年来,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母亲。朱寿昌长大成人之后,荫袭父亲的功名,出而为官,几十年的仕途颇为顺利,先后做过陕州荆、南通荆,岳州知州,阆州知州等。朱寿昌为官清廉公正,整顿地方吏治,关心民众疾苦,重农扶商,一心一意造福一方百姓,深得百姓爱戴和朝廷的重用。
北宋富弼、韩琦为宰相时,曾派遣朱寿昌作为使者出巡四方,行宽政抚恤百姓,选择朱寿昌出使湖南。有人进言邵州可以置冶采金,又有皇帝下诏书要求兴办。朱寿昌上书说,该州接近蛮荒之地,采金冶炼之事若大加开发,蛮荒之地边民必与之争夺,自此以后边境恐将多事,不得安宁,而且采矿冶金会荒废很多良田。皇帝听从了朱寿昌的奏告,下诏罢止。
朱寿昌在任阆州知州时,当地大户人家雍子良屡次杀人,依仗财富与势力,屡次得以不判死罪。朱寿昌到达阆州,雍子良又杀人,而贿赂其地里民出来担任当地官吏。查看狱犯情况,寿昌发觉狱犯藏了奸,调囚犯盘诘审问,对那位囚犯说:“我听说雍子良给你钱十万,答许娶你女为妇,而且要招你儿子为女婿,所以你愿意代他来抵命,有此事吗?”囚犯听后脸色变而心有所动。朱寿昌则又揭发雍子良之奸,对他说:“你今天为他抵命,而他所签的文书上却是要你女儿为婢女,还说给的钱已足夠了,又不要你儿子为女婿,你有什么办法到他?”囚犯方醒悟过来,泣涕满面,说:“囚犯几乎误为他替死。”因此将实际情况作了报告。朱寿昌立即抓取雍子良,将他正法。阆州人称朱寿昌为神,蜀地百人至今仍然传颂他的事绩。
宋熙宁元年广德军知军事朱寿昌建鼓角楼,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为此写下《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一文:
治平四年(1067),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钱公辅守是邦,始因丰年,聚财积土,将改而新之。会尚书驾部郎中朱公寿昌来继其任,明年政成,封内无事,乃择能吏,揆时庀徒,以畚以筑,以绳以削,门阿是经,观阙是营,不替不期,役者自劝。自冬十月甲子始事,至十二月卒功。崇墉崛兴,複宇相瞰。壮不及僣,丽不及奢。宪度政理,於是出纳;士吏宾客,於是驰走;尊拖一邦,不失宜称。至於伐鼓鸣角,以警昏昕,下漏数刻,以节昼夜;则又新是四器,列而棲之。邦人士女,易其听观,莫不悦喜,推美诵勤。公於是兼而得之,宜刻金石,以书羙实,使是邦之人,百世之下,於二公之德尚有考也。……熙宁元年冬,广德军作新门鼓角楼成。太守合文武宾属以落之,既而以书走京师,嘱巩曰:为我记之。巩辞不能,书反复至五六,辞不获,乃为其文。
朱寿昌每每到任一方,廉洁从政,报效人民;清廉为官,造福百姓。他始终秉持“位卑未泯济民志,权重不移公仆心。功高不傲千人敬,权大无私万众夸。自古清官民赞颂,从来污吏法难容。”为官原则,深受当地百姓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