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王子腾的名帖

对于徐亦风和沙德两人,前一个早就已经吓得骨头都软了就差当场跪下磕头赔礼,另一个面对结果也同样露出呆呆痴傻神情。

侯孝康也就没了找他们算账的心思,这完全算不上是个对手,没有说什么威胁恐吓的话,就这么无视着。

心中有鬼的人自然觉得侯孝康此人城府太深,不可交往;对于杨景文来说,侯孝康心胸宽广,才华横溢,是良师益友。

鹿鸣宴结束了后,在场的学子自然都是各自归家。

毕竟中举这等光宗耀祖的大事,怎么都得回去给家乡的族人和父老一个交代的。

除此之外也算是正式向地方的衙门进行宣告,这个家族已经出了举人,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意欺辱的;甚至这个家族现在也具备了在一个县或者一个府迅速崛起基础了。

其实就连侯家也早早的给辽东霸州那边送了信去,都是需要张灯结彩一番的。特别是像侯府这等武勋家族,突然出现了一个举人,这将是一个可以带领家族转型的人,未来几十年内都会成为家族的核心人物,这等意义那是非比寻常的。

当然了,京都这边的府邸自然也少不了庆祝一番。

只不过这样一来,侯家的人丁稀薄的劣势就显现出来了。

虽然老爹侯皓也在京都,但是老爹这几年身体状况一直都算不上多好,基本不怎么出府门。所以很多近似于报喜庆贺的方式就只能通过侯孝康上门送帖子的形式才能实现。

要是这个时候侯孝康的两位伯父还在世,那这等侯府的大事,侯皓完全可以交付于他的两位兄长来经手操办。哪怕侯孝康的两位伯父不在了,却留下了几位已经成年的子女,也就是侯孝康的堂兄长,他们也完全可以分担侯孝康的一些担子。

可惜的是,侯家二代的长辈们都战死疆场,又没有留下些子嗣。侯家第三代就只剩下侯孝康一人,两门绝嗣,侯孝康挑着一副三房独子的重大担子。这也难怪沈氏一直对孙子念念不忘了,实在是侯府人丁过于稀薄了。

虽说京都里面不仅有项思翰和官辰两位师长,更有杜谚昌这位师祖在,但是这些人都属于文官。而侯家的原来的人脉全都集中在武勋这块,文官和武勋在朝堂上那都是对垒的状态。再进一步说,要是让皇家知道了文官和武勋勾结,他还能睡得安稳?

所以种种原因的结合下,师长们都不太方便出面。

就在这样的时刻,一封拜帖进了侯府,完全出乎了侯孝康的意料。

和老爹商量一番后,认为还是应当往王府走一趟。

王子腾这些年官运亨通,特别是现在还担任京营节度使,是正儿八经的从一品大员,而且近段时间还传出了继续高升的消息。

虽然王子腾的能力的确十分出众,但其连连擢升的背后是太上皇。

可以说王子腾一方面是太上皇在军中的代言人,另一方面则代表着武勋体系的领头羊人物。

所以王子腾就是现阶段的武勋集体意志的体现,侯家的根本目前还在武勋,自然是不能做这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情,否则不管是武勋还是文官都将没有侯孝康的立足之地。

你可以更换阵营,但那只是因局势所限,你迫不得已下的决定罢了。而不是在常态时局下,对现有的组织进行破坏。

......

兵部洼横街王府。

虽然现在不是什么特殊的节假日,但这王府却依旧是车水马龙,真不敢想象要是真到节假日时候,这王府该是何等热闹的场景。

数十辆马车和小轿很是整齐规范的沿着横街停放,虽星罗密布,但也不显得杂乱。

在王府门口,其实侯孝康内心也没有多少底,王子腾这等人久经风浪,属于老狐狸级别的人物。虽然侯孝康也不知道他找自己到底所谓何事,但唯一能确定的是这种人没办法三言两语就糊弄住。

直到想起父亲所说对方虽然能力很强,但说到底也不过是武勋往外伸的一双手罢了,修国公府怎么说也是四王八公的一分子,不可能明目张胆的的对付自己,此次多半是为了亲近和拉拢。

侯孝康这才心里有了底。

更何况自己可是一个天外飞仙,虽没有真正接触过王子腾这个人,但是他熟读《红楼梦》,对王子腾这个人的特点性格也都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他对未来的局势变数能够大致掌握。

抱着这个心态,侯孝康的状态慢慢平复下来。

名帖很快就送进去了,侯孝康刚想退到一旁去等候。

但是很快就有人传话下来,王公现在还在会客,需要侯孝康在二门的地方稍等一会。

侯孝康也没想到这么顺利,当下也没有再矫情,点了点头便跟着小厮进了角门,往左侧二外门边上的一间耳房暂作休息。

王子腾接到门房送来的侯孝康拜帖时,就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

这些年,四王八公互相扶持,但依旧挡不住有些府邸落寞,八公十二侯里面不乏变卖宅子以求生计的。这修国公府,大房二房接连战死,也没能留下子嗣袭爵,这三房也近些年也一直病怏怏的,眼瞅着这修国公府门就要成为历史的一粒尘埃了,万万没想到此子的横空出世,硬生生的将侯家这盘棋给盘活了。

对于侯孝康这个后起之秀,他是极为看好的。

侯孝康自去年回京之后,他的表现就一直被王子腾看在眼里,在回京不久后这家伙就得了中书侍郎杜谚昌的举荐入了华清书院,这一刻王子腾就隐约意识到了此子的潜力不容小觑。他与杜谚昌同朝为官十余载,杜谚昌这等文官对武勋是什么态度,他可太清楚不过了。

时间也很快对侯孝康进行了检验,事实证明王子腾看人的眼光的确是没错的,此子接连过了府试和秋闱,以十四岁的年纪摘得大周最年轻举人的桂冠。

而且此子在华清书院的表现也赢得了项思翰和官辰的欣赏,两人皆有将侯孝康引为衣钵传人的架势,那也正说明文官群体正在逐渐接受侯孝康。要知道一般来说文官和武勋那都是对立的,能做到这一步,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了。

只要这小家伙能顺利进入朝堂,未来所能形成的影响力绝对不容小觑。即便是现在也因为几首诗词和大周最年轻举人的身份,已经有了不小的名声了。

面对这么一个有潜力的后辈,王子腾怎么可能放过此子。原先他还想用贾家女儿联姻的方式捆绑住侯家,但随着侯孝康考中举人,这一计划就破灭了,这贾家三姑娘毕竟只是庶女。要是将大姑娘从宫里弄出来,倒未必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