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用肘尖戳了戳我,说道:“这事好像只有盖世太保才能干出来!”

20世纪70年代,我在纽约州罗切斯特(Rochester)市郊度过了自己的年少时光。那时,父亲把电视机蔑称为“会发声的木匣”(Glotzofon),严格控制我看电视的时间:我只能在周末晚上看上一集情景喜剧,在周六或周日看一场比赛,而且周一到周五晚上放学绝对不可以坐到电视机前。不过,在1973年的一段时间里,父亲竟破例允许我在平日晚上看电视,观看公共电视台在黄金时段重播的参议院水门事件特别调查委员会(Senate Select Committee on Watergate)听证会。

在那之前,我一直不理解父亲的兴趣爱好。16岁的我,根本不想和他喜爱的东西有半点交集,比如室内乐、无线电设备和汽车引擎盖下的各种物件。他对我的两大爱好——英式摇滚和纽约尼克斯球队——也从没有兴趣主动过问。不过,我俩都被华盛顿血雨腥风的政治斗争深深吸引,持续关注着各自支持的一方,追踪他们的动态,对一个个带有字母R和D的政治人物姓名如数家珍。我俩一致认为,上帝在为水门事件选角时,肯定特意选择了双下巴的参议员山姆·欧文(Sam Ervin)、约翰·迪安(John Dean)以及一位名叫安东尼·乌拉谢维奇(Anthony Ulasewicz)的证人。在美国观众眼中,乌拉谢维奇类似鲁恩尼笔下调剂剧情的角色[1],但在我父亲看来,此人是一位尚有良知的警察,换作他年轻时所在的德国,根本没有足够的条件培养出这样的人物。

渐渐地,我也开始逐渐理解为什么每天晚上父亲会被电视里的内容吸引。家父出生于魏玛共和国[2]。他还不满12岁时,希特勒就已掌权。而现在,他已经是另一个国家的公民,所以格外珍惜重新参与民主政治的机会。正因如此,每晚放学后,我才可以先把家庭作业扔在一旁,坐在沙发上紧挨着父亲,和他一起关注把我们父子俩联系在一起的头等大事。

有一次,我们平日关注的政治闹剧一直持续到周末,当天发生了日后为人熟知的“周六夜间屠杀”(Saturday Night Massacre)。在那起事件中,两名司法部官员因拒不服从尼克松总统要求解雇特别检察官的命令,先后被开除职务。如此践踏法治的行为,迫使国会通过弹劾法案,最终引发尼克松辞职。

在我父亲看来,电视中发生的这一切晚来了三十多年。不过,他仍然为此激动不已——他亲眼看到,在他现在所归属的国家里,国家公职人员能够坚持原则,拒绝服从违背原则的命令。

《诗画年鉴》(Almanac of Art and Poetry)封面,由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出版,1927年,慕尼黑。封面木版画出自法朗士·麦绥莱勒(Frans Masereel)的漫画小说《太阳》(Le Soleil,国内也译作《光明的追求》)。1920 年,《太阳》德文版(Die Sonne)由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出版

1936年8月,吕贝克(Lübeck)街头的景象
摄影:尼古拉斯·沃尔夫(时年15岁)


[1] 鲁恩尼(Runyon)是一位美国作家兼新闻记者,他所写的关于纽约黑社会人物的短篇小说使用了大量丰富多彩的俚语,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译者注(若无特殊说明,本书脚注均为译者注)

[2] 魏玛共和国(Weimar Republic),即1918年至1933年采用共和宪政政体的德国。——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