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章末尾我写出了一个湖泊!看那字数应该算是我写的字数最多的一个章节,而且还没有水字数行为。发出去后有些意犹未尽,想到一个写作的方向。
本来那个流进心底的泪行成的湖泊是为某些故事的世界观附形,突然想到能不能以散文的形势围绕着这个湖泊写些故事!
想到这个念头的时候脑中浮现出宫崎骏三个字!
如果我能写这绝对是个不错的思路,靠此练笔也是个不错的方法。可对于我来说并不能这么做,不仅会导致我偏离创作方向,也会耗费我大量时间。
暂停了一会,纯感受着那片湖泊带给我的意境。很快就有一个感慨出来,这世界有多少悲伤的人啊!
宫崎骏的动画我其实没完整的看过多少,但是常年混迹网络,视频切片,音乐推送,网友评论都看过听过不少。
我呀最初的目标定的太死了,如果在当时我有这灵感,或许我的人生会轻松许多!
付出太多精力,失去太多人生,已经停不下来了!不是只许成功,而是就算失败也得失败在那条路上!我不愿做唐吉诃德式的冲锋(这本书我也没看过,只有冲风车的印象),我曾一直认为我可以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结果过去的旅途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让我的精神在追寻梦想的路上断断续续,使我在文字的修炼上空洞虚浮。
好悲伤!
此时应该有一条小溪中的水正流入那片湖泊,涓涓细流中或许有几滴是我的泪!本可以写那片湖泊上下起了朦胧细雨,甚至湖面都升起了雾融进了朦胧的雨中。我此刻的悲伤没那么大,或许以后可以。
湖岸四处的居民都有什么呢?湖中的生态又会是什么呢?他们和湖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湖的远方又有什么奇景妙地呢?
设问一下,并不想深入!代入自己想的那些已经是能呈现的全部了。这点时间还是有的。
发现一个这个小说文本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个章节的文字大多是我一边思考一边输入,并且还描绘了思考的过程。如果我在书写时有过酝酿,书写的文字观感应该不一样。这会不会影响阅读体验?
这样的好处很明显,不知不觉已经写了七百多字!
管不了那么多了!
什么叫做后现代网络日记作者,我就是!
我这样能一直写多久?
停下的契机得是什么?
如果我一直这样写下去我愿意吗?并不愿意!
写到写思维停滞了,点开了《千与千寻》片尾曲《永远同在》,我更喜欢《永远常在》这个译名,同在不够悲伤,常在需要追寻,且是无止境的追寻。
“我的内心在呼唤着!见证这个让心灵悸动的梦!”
“虽然悲伤总是会重演,之后我一定会在某处与你相逢。”
“人总是不停的犯错,而他们只会记得那时天空的湛蓝。”
“虽然看不见前路的尽头,这双手仍旧拥抱光明!”
“离别时内心的平静,身体归于虚无的倾听。”
“莫名的生……莫名的死……花,风,城市,都是如此。”
啦~啦~啦……
找了两个译版,我喜欢这一版。没有复制粘贴,在歌曲的每一句开始暂停,一句一句的输入进来的。
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