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老臣辞世

吴景换了一身崭新的衣裳,重新躺在床上,他只感觉身体疲惫不堪,知自己大限已到。

吴景缓缓闭上双眼,往昔岁月如潮水般在脑海中翻涌。

自幼父母早逝,他与姐姐在乱世的风雨中艰难求生,每一日都是为了能活下去而挣扎。

那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如今想来仍满是酸涩。

可命运的转折来得突然,孙坚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跟随孙坚四处征战的日子里,金戈铁马,生死一线,战场上的厮杀声、战友的呼喊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他曾在漫天烽火中冲锋陷阵,看着身边的袍泽倒下又站起,鲜血染红了土地,也铸就了他的坚毅与忠诚。

这些年,他为江东的基业倾尽心血,看着江东从一片混乱逐渐走向安定繁荣,他心中满是自豪。

如今,孙权继承大业,那年轻人英气勃发,谋略过人,江东在他的带领下,定能愈发昌盛,他心中已无牵挂。

只是,想到自己的儿子,吴景略有遗憾。

儿子尚未成婚,自己却要先行一步,无法亲眼见证他成家立业,不能再为他遮风挡雨。

他多希望能再陪儿子几年,看着他娶得贤妻,开枝散叶,可如今,这心愿怕是难以实现了。

但他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走,他能做的,唯有将最后的祝福,默默送给儿子。

“伯阳,伯阳!”

吴景仿佛又听到了长姐的呼唤,仿佛又回到了儿时,二人相依为命的日子,真好啊!

“伯阳,伯阳!你如何了?”

吴景睁开眼,却见太夫人在一女子,哦!是袁夫人的搀扶下,疾步入门而来!

“长姐!你怎么来了?”

太夫人到床边坐下,关切道:“夕儿说你累倒了,携我来看看你!你如何了?”

吴景转眼看去,真是好聪慧的女子啊!她怕是已明了自己大限将至,遂对其感激一笑!

袁夕回了一礼,道:“舅父,您可得保重身体啊!夫君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

“您和母亲先聊,我去看看神医到了没!”

吴景看着袁夕离开的背影,感慨道:“长姐,她和你真像啊!”

太夫人看着躺在床上的吴景,笑道:“是啊!仲谋和文台也挺像的!”

“你呀!老了老了,还如此不顾惜身体,现在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了!别老往上冲!”

“长姐教训的是,想当年啊……”

二人聊了许久,许久!

门外,张仲景已经到了,却也没有着急进去打扰二人。

张仲景打量着袁夕,又瞧瞧玉兰,脸色古怪,这,怎么有点不对啊!

袁夕见张仲景神色,心中一紧,问道:“神医,可是有何不妥?”

张仲景也不避讳,问道:“夫人可是还未与吴侯同房?”

袁夕一愣,迅速红了脸,不知如何回答,与玉兰对视了一眼。

这妮子更是不堪,脸都红到脖颈了。

好在此时,屋门打开,太夫人走了出来。

“母亲!”

太夫人擦了擦眼睛,看向张仲景,“有劳神医久候,还要麻烦神医帮伯阳调理一下身体!”

袁夕忙抢先道:“母亲,您也劳累了,还是先回去休息吧!我在此照顾着!”

张仲景闻言,立刻明白其顾虑,配合的点了点头,道:“老夫人放心!”

太夫人不疑有他,仿佛一番后就先行离开了。

“神医不用费神了,老朽大限将至!是时候歇一歇了!”吴景躺在床上,颇为洒脱,面容看上去还挺精神。

张仲景摇了摇头,还是上前把脉,尽为医者的本分。

把完之后,张仲景行了一礼,就离开了,未再多言。

“还要谢过袁夫人,未将情况告诉长姐!”

“舅父言重了,这是我该做的,如今夫君不在,只能由我来陪舅父,还望舅父见谅!”

“仲谋真幸运啊!能娶到你这样的夫人!”

“是我幸运才对,以夫君的才华,当能配世间顶级女子!而我,如今已空有皮囊,恐对夫君无助益了,也只能做些分内事了!”

吴景思绪越发清晰,言道:“我此生已无遗憾,仅有一事放心不下,我儿吴奋,至今未娶!”

袁夕心思剔透,立马允诺道:“舅父放心,我必会为其寻一良人!”

吴景点了点头,有袁夫人照抚,他放下了心中的大石,二人心照不宣!

“甚好,甚好……”

良久,吴景都未再言语。

“舅父,舅父?”

……

吴景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当晚,他便与世长辞。

孙权刚启程一日,就收到了袁夕快马送来的信件,对吴县战况也有了全面的了解。

孙权不由一阵后怕,这场陈登突袭江东的战役,虽然以陈登的失败而告终,但却给江东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要是全柔再晚到半日,如今孙权也可以学刘邦:分我一碗了!

孙权意识到,江东的防御仍存在诸多漏洞,更坚定了其夺取广陵一线的决心。

必须依淮河防守,才能巩固江东防线,否则不管是核心吴县,还是新治南京,都将暴露在敌人的兵锋之下。

由此,孙权也生出愧疚之心,原本吴景应该还有一年光景的,怪他大意,抽走了大部兵力,才至使这位老臣离世。

孙权暗恨,陈云龙,此前会稽严白虎旧部叛乱,就有其影子,还未跟他算账。

如今更是明目张胆攻伐江东,完全没把他孙权放在眼里。

就算这个鱼侩达人只有两年的寿命,就算他不答应这门丧事,孙权也决定送其提前离场!

这场战役必定让陈登的威名传遍了江东,乃至天下,这完全就是踩在他孙权的头上拉屎!

是可忍,孰不可忍!

其先效陶谦,后投刘备,再投吕布,转而仕曹,如此鼠辈,凭什么名声比他孙权还好?

如此人物,毫无忠义可言,竟为人传其美名,说其才情,千古流芳,不知地下的吕布知道,会不会拜其为义父!

反正孙权想到此处,一阵气结,转问鲁肃道:“子敬,吾若欲灭陈登,可有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