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谈心

李知秋一下就愣住了。

“额...”李知秋嗫嚅着说道,“没有,就是突然想问问...”

小桃又躺了下去,看起来似乎很落寞,开始回忆,“五娘子,小桃知道的也不多,原来在李府,我是粗使丫头,只在外院伺候的,那会儿府里连着办了好几场丧事,先是老爷突然就过世了,紧接着又办三姨娘的白事,我突然被老太太身边的常嬷嬷叫去,问我愿不愿意伺候五娘子,我说愿意。然后我就被带着去见了娘子。”

小桃停顿了一下,斟酌了一下接着说“我见到娘子的时候,娘子已经不会说话了,行事有点不太正常”,常嬷嬷就安排我伺候小姐来李家村老叔爷家养病,装了一车行李,临走的时候只有二爷来送行,和娘子说‘委屈五娘你了’。”

“来了李家村,娘子就一日日的大好了,只不大能提起家里的事,一提就失智。”小桃顿了顿,又安慰道“娘子,任谁在这么短的时间,父亲和姨娘双双去世,也要受到不小的打击呢,慢慢就好了。”

李知秋就陷入了思索,这两句话的信息量实在太大。原主应该是通庆府李家的庶女,行五,父母突然双亡,这点和自己前世一样,一场车祸父母都离开了人世。小桃顾及主人面子没有细说,原主受到打击应该是有疯癫之症,被家里送到老家,身边的丫头也换成了不知底细的,名为养病,实则放弃。

原主的二哥送别时说的话又是什么意思?看原主住的这屋子,就知道估计来了这里养病待遇不会太好。现在在的地方叫李家村,但是小桃又说原主病了是求张叔张婶照看,这张家夫妇和原主有什么关系?越想越头疼,真是一团乱麻。

好在这里的人对原主也不是知根知底的,原主来的时候就有病症,自己推说不知情也不会穿帮,这疯病属于应激障碍,日后慢慢好了,也说的过去。

李知秋想了一会子,再想从小桃这里套一些话,就听到了隔壁平稳的呼吸声,知道小桃是睡着了,只好作罢。不知不觉也就睡着了。

迷迷糊糊感觉半夜小桃醒来添了一次柴,早上醒来,小桃已经收拾好了,正在灶台前烧火。摸了摸炕,已经凉了,只是被窝里还有一些余温。

李知秋觉得自己身上好些了,想要起来活动活动。小桃立时便跑出去了,不多时,便抱着一个包袱回来了,打开里面是一件半旧的夹袄和披风。

甩开衣服,上面似还带着星夜的寒意,小桃将衣服铺在炕道上暖着,说“娘子,您之前病的时候手边不能有东西,所以小桃就求了张叔张婶另外找地方搁置了您的东西。”

“不错,看来原主还有些积蓄。”李知秋想着。

小桃又跑到灶台前边捅火边说:“现在炕还有点凉,等我烧起火,开上壶水屋里就暖和了。您起来先不要着急出被窝,等屋里暖和了再出来。”

弄好了火炕,小桃边往外走边说,“我去拿早食,娘子稍等。”

李知秋摸了摸炕上有温度了,一边穿衣一边思索。这李家小姐的手为何起水泡呢?干农活了?昨天那窗外说话的婶子是什么意思?想不通就不想了。

穿上烘的暖乎乎的夹袄,膝行到炕边,看了看地上是一双没有花纹的布鞋,大小与自己正合适,就趿上了。下地后,到灶台边转了转,看灶台上温着水,旁边是一口水缸,李知秋摸着缸沿,止住了脚步。

只见水中的涟漪慢慢散去,一张青涩的脸露了出来。李知秋不由感慨了一番。

好小一张脸,自己前世是一张方圆脸,特别羡慕向原主这样鹅蛋脸的美女。五官也不错,不属于一眼惊艳,但属于特别耐看的一类。

配上眼里淡淡的哀愁,活脱脱一个古典美人的模子。正待细瞧瞧,便听见门口有推门声。

李知秋扭头望去,见小桃右手扛着一个小炕桌,左手抱着一个用小被子盖住的小筐,用臀部顶开了门,艰难的往屋里来。李知秋忙上去搭了把手,帮小桃把东西摆上了炕。

便见小桃不知从哪里拿出来洗脸的巾子,梳头的梳子等物,洁面、漱口、束发,帮李知秋收拾了一番。没有镜子,李知秋只知道自己头上顶了一把木簪,晃了晃头,发现发型比较牢固,不会掉,不由感叹起小桃的手艺。很快李知秋就被收拾好了,服侍着坐在炕上吃早食。

只见框里拿出一个陶罐,两个菜馍,一碟子咸菜,并两只小碗,两双筷子。小桃从陶罐里倒出两碗米汤,仍然是清汤寡水的,不同的是,今天的里面似乎有几粒花生米。小桃服侍着李知秋坐下,递上盛有米汤的小碗和筷子后,就站在炕沿下不动了。

李知秋就等她一起上桌用餐,在现代,总是桌上人到齐了才开始用餐。等了一会儿,看小桃不动,就想到是不是古代丫鬟不能和主人一起用餐?想着还需要问小桃一些事情,便开口邀请到“你上来和我一起用吧。”

小桃听完,高兴的一下就窜到炕上了,坐在李知秋的左手旁,好方便给她添汤。李知秋心想,要不就是这古代对于吃饭的规矩不严,要不就是这小桃是一个不怎么知晓规矩的丫头。或许这李家也不是像《红楼梦》里的世家大族那般规矩森严的人家,否则这个傻姑娘也不会推辞的话也不会说一句。

吃完早食,小桃便收拾了桌子,拿出去了。过会儿拿着一罐清水回来了。

“娘子,咱今儿就不去干活儿了吧?”小桃一边往灶洞的药罐里添水一边说道。“今天咱们起的有点迟,张叔一家已经都上山了,现下院里就咱们两个。”

李知秋不知该说什么,想着这应该与原主手里的水泡有关。便试探着问道“今天就不去了,还没有好利索,我病了这两天,现下外面是什么情形?”

“娘子吩咐我干什么,咱就干什么。不过我不明白娘子怎么好端端的要跟着张叔张婶上山呢?秋冬天地里都没什么活计,大家都上山砍柴,存一些过年的柴火,娘子你没受过这苦,干了两天就累病了。”小桃说话的时候手里的活也没停下来,她正在把昨天的药渣从药罐里盛出来,清洗后准备倒掉。同时将浸泡好的中药倒进去,准备熬药。

李知秋看着小桃的动作,吩咐小桃将药渣给自己看看。

翻着药渣,李知秋就更加确认了这是小柴胡汤的方子了,这里面有柴胡、姜半夏、黄芩、党参、甘草、生姜、大枣。没有人参,用党参代替了。这些药和前世自己吃的差不多,不过品相都略小,不知是不是前世的药大多都是栽培的原因,都长得又大又漂亮。

不过这里的中药种类和自己前世差不多,那那本《常见中药图鉴》就没有白看,应该还是能认得一些药材的。这也算是一个好消息吧。

李知秋挑着药渣,和自己脑子里的知识进行对比,把熬过药的大枣捡出来,这些都可以吃,其它的药渣她以前都是留着种花的,也能用,就都摊在炕边,打算利用热气烘干它。

屋子里一时安静下来,只剩下炕洞里火苗噼啪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李知秋从思索中回神,看药罐也已经改用文火慢煎了,想着这至少得一个小时,便想出去看看。

小桃煨好了炉灶,便给李知秋穿上了披风,带好风帽,服侍着她出了屋子。

即便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建设,李知秋还是被外面的冷空气冻得打了一哆嗦。好在没刮风,不然以她的病体,估计又得躺几天。李知秋从风帽下抬眼望去,便被这院子惊到了。

原本她想着,这村子应该就是一座小山村,院子也就是个小破院,在她想象中,匹配的应该是破败的篱笆围着一座摇摇欲坠的小房子的样子。

但实际上,这座院子就像是将一座山竖着劈出了一个截面,看上去颇为壮观,在一些地方还能看到人工开挖的痕迹。不同于大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这是纯粹用人力改造大自然的一种惊叹,让人心生尊敬。

向上看,这个截面大概有三层楼高,在这个横截面上掏出了五间窑洞,中间三间大的窑洞连在一起,应该是正房,正中间的窑洞处开门。两侧两间小的窑洞单独开一间小门。她现在住的就是西侧这间比较小的窑洞,是整个院子的西北角,类似于四合院的一间耳房,这侧耳房旁边还有一个简陋的小厨房。

院子里还有东西两间厢房,每间厢房都有三间屋子,无法借助窑洞的便利,便都是用土坯建成。厢房也是从正中间的屋子开门进出,门口都挂着门帘,应该是有住人。

这院子里正房及两侧的耳房所处地势最高,向下共有三个三级的台阶连着院子,中间的台阶正对着正房门口,两侧的台阶向下则紧挨着厢房的墙角。

现在正是上午时分,太阳正好,能晒到大半个院子。因为厢房盖的比较宽,挡住了半个耳房,所以耳房这里还比较凉。

李知秋走进阳光下,不一会儿就感觉到秋冬阳光洒在身上的暖意。看着东西厢房下挂着成串的辣椒、大蒜,莫名的心就安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