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 王林梅
- 8字
- 2024-12-10 09:14:56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推动西部高质量发展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成渝地区发展做出的全新战略部署。成渝地区作为西部地区经济体量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经济联系度最紧密的核心增长极,如何进一步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同步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效率,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转型和协调发展的关键难题。其中,最具典型性的问题是如何稳步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城乡融合水平。
虽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改革中已经具备了深厚的时间积淀和前期实践经验,但新时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的城乡差距依然明显,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进程依然不均衡、不协调,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水平仍然相对滞后。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两者关系,就极有可能影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培育之大局。为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深入推进“十四五”规划和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关键时间节点上,借助入围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重大战略机遇,剖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逻辑,积极构建符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本土化特征的城乡融合发展统计侦测体系,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策略,创新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既是新时代响应我国新型城乡关系重构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主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进城乡融合,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有利于为西部其他地区乃至全国提供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可复制可推广的重要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