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辰端坐在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阶下群臣。他深知,南征此举关乎大宋的国运与威严,出师之名必须冠冕堂皇,方能让天下人信服,凝聚起大宋军民的士气,同时在青史之中留下正义的篇章。彼时,大宋立国已历数朝,太祖太宗以仁德治天下,恩威并施,使得周边诸国纷纷来朝,或成为藩属,或开展频繁的商贸往来,大宋的文化与影响力如春风化雨,润泽四方。
大理国,其建国于五代乱世,段思平以非凡的谋略与勇武平定云南诸部,建立起大理政权。其疆域广袤,虽地处西南边陲,却也有着独特的文化与政治风貌。大理国与大宋的渊源已久,在初期曾有过相对和平稳定的交往时期。大宋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精美货品沿着茶马古道源源不断地运往大理,换来了大理的良马、药材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然而,随着大理国内部权力的更迭与演变,局势逐渐变得复杂微妙。段氏虽为名义上的君主,但高氏等贵族势力逐渐崛起,掌控了大理国的军政大权。高氏一族为了巩固自身的地位与利益,在边境地区屡屡挑起事端。他们纵容手下的士兵越过宋理边界,如恶狼般扑向大宋边境的村落。这些士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致使无数大宋边民失去家园,被迫背井离乡。在大理境内的汉人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被当地的官员与豪族肆意欺压、奴役,稍有反抗便会遭受残酷的刑罚。大理的这种种恶行,早已引起大宋朝廷的不满与警觉。而且,过往大宋派遣前往大理的使者,有多位都在大理神秘失踪或惨遭杀害,这无疑是对大宋威严的公然践踏与挑衅,此等罪行,天理难容,其罪当诛!
为了彰显大宋的仁义与出师的正义性,赵辰决定效仿古之贤君,先礼后兵。他精心挑选了三位使者,分别前往大理、安南与吐蕃。被选派前往大理的使者李忠,乃是朝中闻名的忠正之士。他为人刚正不阿,博学多才,且能言善辩,对大宋忠心耿耿,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李忠接下圣旨之时,神色肃穆,他深知此次出使大理,任务艰巨无比,犹如孤身深入虎穴,但他毫不退缩,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征程。
李忠携带着大宋皇帝的诏书与精心准备的厚礼,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抵达大理国的都城。大理国君段氏听闻大宋使者前来,率领群臣出迎。只见段氏身着华丽的锦袍,头戴金冠,表面上看起来极为恭敬,然而其眼神之中却隐隐透着一丝不屑与傲慢。在盛大的欢迎仪式之后,李忠被安排在馆驿之中休息。当他正式面见段氏,提及归降之事时,段氏却顾左右而言他,对李忠所传达的大宋旨意和归降条件只字不提,只是不断地夸赞大理与大宋的友好情谊,言语之间充满了敷衍与虚伪。不仅如此,段氏还暗中指使手下对李忠一行进行严密的监视与限制。李忠所居住的馆驿周围,布满了大理的密探,他们时刻关注着李忠的一举一动,使得李忠想要与外界接触,了解大理国内真实情况的行动处处受阻。李忠试图与大理的一些重臣进行私下交流,他趁着外出游览的机会,在寺庙、集市等公共场所巧妙地与大理官员“偶遇”,然后委婉地探知他们对于归降之事的真实想法。然而,这些重臣皆忌惮段氏的权威以及高氏的势力,对李忠的试探避而不谈,只是虚与委蛇,说一些无关痛痒的场面话。
在安南,情况则更为恶劣,简直是对大宋的公然羞辱。安南自秦汉时期曾为中华领土的一部分,后历经五代十国的乱世,逐渐脱离华夏而独立。虽在一定程度上与宋朝保持着经贸往来,但安南王一直对大宋心存觊觎与戒备。当大宋使者李忠的身影出现在安南王宫之外时,安南王便得到了消息。他毫不犹豫地命令王宫侍卫紧闭宫门,将李忠拒之门外,不许其踏入王宫半步。李忠在宫门外苦苦等待,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如火焰般烘烤着大地,他汗流浃背,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使命,期望能有转机出现。他不断地请求王宫侍卫代为通传,言辞恳切,然而,安南王不仅毫无接见之意,还派出一群士兵对他进行辱骂与驱赶。这些士兵手持长枪,面目狰狞,围着李忠肆意嘲笑,口中吐出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他们甚至抢夺了部分大宋带来的珍贵礼物,将其肆意践踏,公然羞辱大宋使者。李忠望着那紧闭的王宫大门,心中满是愤懑与无奈,他深知此次出使任务的艰难,却未曾料到安南王如此无礼,如此胆大妄为。
吐蕃之地,地处高原,地势险要,环境恶劣。连绵的雪山高耸入云,广袤的草原上气候多变,时而狂风呼啸,时而暴雪纷飞。李忠一行在这艰难的路途上艰难跋涉,历经无数艰辛,终于到达吐蕃王宫。吐蕃赞普听闻大宋使者前来,表面上摆出了极为热情的姿态,安排了盛大的宴会款待李忠一行。宴会上,歌舞升平,吐蕃的勇士们表演着精彩的马术与摔跤,美丽的女子们身着华丽的服饰,翩翩起舞。然而,当李忠在宴会之后,趁着赞普心情尚好,提及归降之事时,赞普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猛地一拍桌子,将手中的酒杯摔得粉碎,随后便命令手下将李忠囚禁于阴冷潮湿的牢房之中。那牢房位于王宫的偏僻角落,四周阴暗潮湿,散发着腐臭的气息。墙壁上挂着冰冷的铁链,地上铺满了潮湿的稻草。李忠被囚禁于此,遭受着吐蕃士兵的百般折磨。他们用皮鞭抽打他的身体,用冷水泼淋他,试图从他口中套出大宋的机密。李忠在牢房中,虽备受折磨,但始终坚守信念,紧咬牙关,未曾吐露半个字。
与此同时,赵辰还选派了另外两位使者,期望能通过多条途径劝服三国。一位是沉稳睿智的张谦,他被派往安南。张谦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对各国的风土人情、政治局势有着深入的研究。他深知此次出使安南的重要性与危险性,临行前与家人依依惜别,毅然踏上征程。张谦到达安南后,同样遭遇了安南王的冷遇。他试图通过安南的一些地方官员向安南王传达大宋的善意与威严,他不辞辛劳地走访各地官府,送上大宋的礼物与书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然而,这些地方官员多被安南王所掌控,他们畏惧安南王的权势,对张谦的话阳奉阴违。表面上答应会代为转达,实际上却将张谦的书信与礼物私自扣留,根本没有呈递给安南王。张谦见此情形,深知安南王已铁了心与大宋对抗,他虽心急如焚,却也只能将在安南的所见所闻,所遭遇的种种不公与阻碍,如实记录下来,准备回国复命。
另一位使者是果敢坚毅的王翰,他出身武将世家,自幼习武,练就了一身过人的武艺与胆识。他奉命前往吐蕃,心中怀着对大宋的忠诚与对使命的敬畏。王翰在吐蕃的遭遇与李忠相似,刚到王宫时,吐蕃赞普还假惺惺地表示欢迎,为他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赞普亲自出城迎接,与他并驾齐驱进入王宫,一路上还不断地与他谈论吐蕃与大宋的友好往来。可当提及归降之事,赞普便露出了狰狞面目。王翰被囚禁在一个偏僻的营帐之中,周围有吐蕃士兵严加看守。这些士兵手持利刃,日夜巡逻,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但王翰并未坐以待毙,他凭借着自己高强的武艺与顽强的意志,趁着吐蕃士兵换岗的间隙,试图冲破牢笼。他悄悄地解开身上的绳索,然后小心翼翼地靠近营帐门口,观察着外面士兵的动静。当他发现时机成熟时,猛地冲出营帐,与看守士兵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他拳打脚踢,招式凌厉,一时间竟让吐蕃士兵难以招架。然而,吐蕃士兵人数众多,他们很快反应过来,将王翰团团围住。王翰虽奋力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历经艰险,最终还是被抓了回来。赞普得知他逃跑的消息后,大为震怒,下令对他施以更为严酷的刑罚。王翰被绑在木桩上,遭受着皮鞭、烙铁等酷刑的折磨,但他始终咬紧牙关,没有发出一声惨叫,心中坚定着对大宋的信念。
数月之后,三国毫无归降之意,反而越发变本加厉。他们似乎认为大宋的先礼后兵是软弱可欺的表现,于是在边境地区的侵扰更加频繁,烧杀抢掠之事时有发生。而李忠、张谦、王翰这三位忠诚的大宋使者,最终都被大理、安南、吐蕃三国勾结杀害。他们的遗体被无情地弃于荒野之中,任由野兽啃食,风吹日晒,惨不忍睹。
消息传回大宋,朝野震惊,群情激愤。赵辰得知后,龙颜大怒,猛地从龙椅上站起,拍案而起:“此等蛮夷,竟敢如此张狂,朕定要发兵征讨,让他们付出惨痛代价!”朝堂之上,众大臣义愤填膺,纷纷挺身而出,请战之声此起彼伏。武将们个个热血沸腾,他们紧握拳头,誓言要为大宋的尊严而战,为死去的使者报仇雪恨;文臣们也不甘示弱,他们引经据典,阐述着南征的必要性与正义性,愿为陛下出谋划策,筹备粮草物资,确保南征之战无后顾之忧。一时间,整个大宋朝廷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南征之势遂成定局,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