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蕴藏无限可能性,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心智系统
儿子已经22岁,此刻他正坐在书桌前,做着大学里电脑编程的功课。偶尔,他会和我说两句他对通过科技的创造力改变生活方式的热情。看着儿子的身影,我不禁回想起初生时的他,那个两三个月大的小婴儿,每隔三个小时就哭一次,告诉我们,他饿了。
那时尽管他还没学会任何沟通语言和技巧,但他的潜意识会驱动他发出信号,提醒有意识的成人们要喂奶了。当我拿起奶瓶在他的面前晃的时候,他的眼睛亮晶晶的,跟随着奶瓶移动。等到畅快地喝完奶,他会心满意足地咂咂嘴,露出甜甜的笑容,身体完全放松,刚刚的躁动和情绪张力转眼消失不见。
孩子,就像潜意识的存在,充满各种流动性,对一切事物敞开,和万事万物融合在一起。一个孩子每天起码体验N次宇宙中所有的能量,这一秒还在哭,下一秒笑了,接着可能开始专注好奇每一种惊奇的事物……
潜意识代表着拥有任何可能性、无序性,对应到我们的生活中,潜意识触发我们产生强烈的欲望和冲动,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推动着我们去做一些不合理甚至匪夷所思的事情。那些你想做做不到,不想做却又控制不了的行为、想法和感受,大都是受到了潜意识的影响。
弗洛伊德曾把潜意识比作一匹马,一匹马拥有强大的力量,但是如果没有一个人进行有意识地驾驭,马就只能在草原上脱缰狂奔,而无法帮助我们到达目的地。
潜意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心智系统,并非某些热门的误解那样——只要“信任你的潜意识”,成功快乐就可以发生。潜意识不是独立的智慧,它是多层次系统的一部分。
如果只有潜意识,就无法在现实的世界里为我们创造具体的、真实存在的东西。就像一个孩子,有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他的弱项是缺乏自我觉察。他无法分析一种具体的情况,快速地制定方案,比较和选择一个更好的策略,并持续地付诸行动,因此无法创造具体的现实。
记得几年前,一位30多岁的单亲妈妈来到我的咨询室。她刚坐下,还没有开始说话就号啕大哭起来,擦眼泪的纸巾像棉花一样丢落满地。我静静地感受着,30多分钟过去了我都无法插话。
突然,她停止哭声望向我,带着一种命令的语气说:“每天晚上我都睡不着,觉得很孤单、很害怕,现在你是我的咨询师了,如果我晚上睡不着,我就打电话给你,你要来见我!”
我内心愕然,然后很快回到中正,温柔又带点儿顽皮地对她说:“很抱歉,听到你的状态不太好,但是,我们这里没有外卖。”
她听我说完,哈哈大笑起来……大笑过后,她恢复了比较平和的表情、状态,尽管泪水还残留在脸上,但她好像突然长大了一点点,从一种像是孩子哭闹的状态,回到一种有一点自我觉察的成人状态。
我坚定又专注地看着她,带着鼓励的语气说:“能够长大很好……能够作为一个成熟的女人去照顾自己内在的需要,这很好……”
接下来的咨询过程中,每一次她退行掉入婴儿一样的无意识状态时,我都会邀请她把成人的自我觉察的意识带进来。我们在两者之间的边界上跳舞。咨询结束的时候,我很明显地从她的表情中感受到她有了更多的勇气和力量。
“如果你让自我觉察的成人意识离开自己,那将是无尽的受苦时刻。”我的老师斯蒂芬·吉利根博士常常这样教导学生们。
只有动物性的潜意识的能量和表达,没有自我觉察的意识在场,那么,内在的不同面向在人类的社区里就无法被赋予人文的价值,这会给我们带来情绪泛滥、抑郁、冷漠和上瘾。
如果只有意识的孤立,没有聆听潜意识的声音,那么,我们就像机器一样运作,变得僵化和教条主义,带来更多的对抗和固执。
潜意识与意识力量的整合,才能使一个人迸发出生生不息的创造力。那么,该如何将这两部分力量整合呢?
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决定了不同的人生状态
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关于人生三段旅程的描述,可以更进一步让我们理解意识和潜意识的特性以及整合过程。约瑟夫·坎贝尔认为,虽然每个人的生命旅程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人的生命历程蕴含着相同的底层结构,每个人的生命都会经历“花园—荒原—花园”的旅程。
第一段生命旅程——花园的人生,通常指我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天真、好奇,对万事万物敞开,与一切事物融合……
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童年的时光,放肆玩乐的状态?在运动场上、在田野里奔跑……忘记了时间和空间的存在,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我们对世界充满惊奇,跪在地上看蚂蚁搬家,仰望天空中闪耀的星辰,爬树掏鸟窝……我们对一切事物都感觉新鲜,无穷的好奇心让我们乐此不疲。
花园的人生,代表创造性的潜意识心智,它是先行的,在我们意识觉知到它之前,它就已经存在,它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没有具体的、真实的物质形态,但是孕育着无限的潜力。
正如吉利根博士所说,潜意识是一个为了人们的创造性改变而存在的无限潜力的场域,因为潜意识可以“无中生有”——当现实世界里一种特定的模式失效时,你的潜意识里携带着许多其他可能的方法去克服和面对这个挑战。
比如,在亲密关系中,也许很多人从意识心智中理解到的爱就是:如果这个人照顾我,给我更多支持,更关心我、理解我,我就会更多地感觉到被爱。然后我们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对爱的固化的理解方式、僵化的模式、单一的定义会制造很多问题和不快乐。
只要我们进入亲密关系,随着关系的深入和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曾经对我们有效的方式,迟早都会产生改变。我们常常会听到人们说,“我感觉他变了,我感觉不被理解,我感觉不到被爱了”。
这个时候,曾经在关系中亲密的体验,现在失去了连接。不过,不必绝望,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有许多关于亲密的不同模式,等待我们探索和发现。在意识的世界里,我们只是认同了许多亲密模式中的一种,然而,在创造性潜意识里,无数其他可能性模式同时被呈现出来。催眠是一个工具,你可以用它来启动这些新的模式。在催眠里,你可以很安全地放下你的旧模式,发现新的亲密关系模式。
在我们的生命里,每一次遇到挑战时,在创造性潜意识场域里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很多可能性,帮助我们创造新的现实。
虽然,在潜意识这个无限可能性的场域之中,万物皆存可能,但到目前为止,如果没有一种自我意识的觉察把它变成现实,那不过是白日做梦。
所以在生生不息的创造性旅途上,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意识心智。通过意识心智的翻译,我们可以把这些新的可能性运用到现实世界。
意识心智通常是用来管理和控制的。它是语言、逻辑、线性,它是设定目标、保持连贯行动、创造秩序、专注于控制和预测未来……因此,它是生活的一个重要工具,帮助我们合理地过每一天的生活,然后可靠地重复我们以前做过的事情。
意识心智是一个有自我觉察的地方,但不是一个“无中生有”,充满无限可能性和创造力的地方。
我们如果紧锁在意识心智里,就来到了约瑟夫·坎贝尔描述的第二段生命旅程,也就是荒原的人生。随着我们逐渐成长,从父母的期待、他人的眼光、社会的教育中,我们的自我意识慢慢形成,这时候,我们往往变得过度思考,卡在头脑狭小的空间里打转,对生命的惊奇失去了好奇心,习惯性地用过度思虑的方式去代替真正的生活体验。
在成人的世界里,有问题,意味着要思考更多,努力想。这种“便秘式”的思考方式让我们的头脑和身体解离,关闭了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通道,让我们无法再聆听、连接潜意识更多的可能性和智慧,失去了创造力,在同一种负面模式或负面情绪里重复、打转……
在荒原的人生中,充斥着抱怨、指责、上瘾,人们沉溺于情绪泛滥或是药物,不停翻看手机,和真正的生命体验失去连接。
意识与潜意识的整合,让我们重新回归生命的花园
我依然记得,有一位家长带着孩子来到我的咨询室,她认为孩子有太多问题,爱玩、调皮、不用功学习……她对我说,她希望她的儿子可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努力上进的人。
我微笑着回应这位家长:“我也想邀请你,在有着这个愿望的同时,不要扼杀了孩子的天真。”
这也是我们的第三段生命旅程,意识的整合之旅的含义,也就是约瑟夫·坎贝尔所说的重新回归到花园的人生。但是,此花园已非第一段生命旅程中的花园。
这个花园是什么呢?——带着成人成熟的自我意识和孩子般天真、流动、富有创造力的潜意识,连接、整合、互补,彼此贡献。
如果只是停留在潜意识的无限可能性,只不过是做梦;如果没有意识的参与,在现实世界中无法产生任何结果;同样,如果只是停留在意识心智,就会变得僵化,没有流动性,失掉创造力。
要想在生命中跨越挑战,梦想成真,就需要创造性地运用来自潜意识的可能性,同时运用意识心智,去设定目标、保持行动、创造意义。
两者之间互补,彼此带来贡献,更完整的智慧就得以产生,创造力正是来自意识和潜意识两者之间的对话。
那么,具体该如何操作呢?接下来我会分别通过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与你分享。
首先,如何运用意识和潜意识的整合,创造一种新的关系模式?你不妨跟随我,按照以下步骤做:
第一步,我们需要创造一个生生不息的场域,放掉意识头脑里单一固化的模式,并转变为正念临在的意识。
在催眠里我们的做法是,邀请你从思考的头脑调频到呼吸上……专注呼吸……放松……带着放松的专注根植于大地……安住在当下……然后连接身体的中心,并从中心向更大的场域打开……在这里打开一个创造性的场域……允许潜意识的流动,而不是陷入紧缩的状态里。
因此,第一步的重点是将注意力从思考转移到呼吸上。
第二步,在意识心智里,设定一个正向意图——“在我的生命里,我最想创造的亲密关系是……”轻柔地抱持着正向意图,把正向意图的种子带进生生不息的状态里。
第三步,带着好奇在潜意识的无限可能性里,用信任代替控制,等待更大的智慧,它来自比头脑更深的地方。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关于爱有很多不同表达的形式和意义,不同的画面、象征……如果有一个不同的画面、象征、意义,引起你的共鸣,那么把它带到你的意识头脑里,并在你的关系中去好奇如何重新创造关于爱的体验、爱的意义、爱的关系。
亲子关系也是如此。与一个8岁的孩子的关系模式,显然不适用于青春期18岁的青少年。在我儿子18岁时,我们从以我为主导的“我说你听、我说你做”的垂直关系模式,转变为同盟、合作、朋友般的平衡关系模式。我为我自己做的催眠练习就是:
第一步,放下意识里旧的关系模式的紧抓,打开创造性的空间,允许潜意识的流动。
第二步,在意识层面设定正向意图:“在我和孩子的关系里,我最想创造的是,放松和信任。”
第三步,在催眠里整合新的“关系自我”的身份地图。
如今儿子已经22岁了,我们成为无所不谈的朋友。
这也是生生不息催眠带给我们最美的一份礼物。当我们进入生生不息的催眠时,我们在意识的现实世界里退后一步,放下我们固有的身份地图,接着向创造性潜意识打开,编织新的现实地图,并通过意识心智应用到日常生活里。
生生不息催眠的工作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无限可能性和具体现实两个世界。转化,发生在桥梁之间。当然,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也请给自己多一些理解和练习的时间。
祝愿你通过接下来的内容和练习,熟练意识与潜意识生生不息的合作和对话,彼此贡献,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