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送回国礼府,禄波趁着夜色赶到定北王府去汇报,看到亭台上的灯还没有熄灭,便敲了敲门,果然开了,管家看到是禄波,便直接带他去了敖奕尘的书房。
管家轻敲了敲门,说道:“大人,禄波大人来了。”
说罢,便转身走了。
没过一会,敖奕尘把门打开了,禄波走了进去,向他汇报了已经将国礼府的东西尽数送回,敖奕尘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禄波分明是有其他的事,木讷地站在敖奕尘的桌前,许久都没有动静。
“你还有其他的事?”
“主执,我,我想陪您一起去东翊城。”
敖奕尘其实早就料到了他会说这件事,但决定已做,更何况带队之人是当朝太子,敖奕尘与其私交再怎么好也不能擅作主张。
言辞果决的拒绝了禄波的请求,禄波虽有些失望,但敖奕尘也与他说得足够明白,禄波是敖奕尘十分看重的,也是他唯一信得过的在南辛副丞身边把握好文事院发展方向的,禄波苦求无果,也算接受了这个安排,其实他并没有其他的心思,只是想要一直跟在敖奕尘左右,也是想让自己有机会报答知遇之恩。
次日,清晨。
敖奕尘在天还没亮的时候便离开了定北王府,悄无声息的来到了暗星卫驻地,想着去看一看随行的暗星卫准备的如何,自敖奕尘接手暗星卫以来,但凡经手之事,暗星卫从未有过哪怕一丝一毫的差错,这让敖奕尘自己也是十分的欣慰。
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暗星卫也早已不是那个名不见经传的草台班子了。
差不多也该要出发了,敖奕尘乘坐马车在流云殿外等候明夜公主和思淇郡主,同行还带了两个和他乘坐的一模一样的马车。
三人一同朝着太子别院的方向而去,在太子别院门口等了大概一个时辰,太子殿下才出来,与之共同走出来的是天机堂三位堂主之一,靖王李丞铎。
很明显的能看出,李丞铎绝不是此行的同行之人,敖奕尘猜测可能是太子殿下委托靖王帮着留意京都的响动。
李焕臣和李丞铎告别,转身朝着敖奕尘等人的方向走去。
三人几乎同步的走下了马车,纷纷走上前去恭迎太子殿下。
李焕臣看了看这架势,提出了精简马车的想法,最终只留下了两驾马车,敖奕尘和明夜公主同乘一驾,自己则与皇妹思淇郡主同乘一驾,如此分布,思淇郡主瞬间反对,但李焕臣没顾着她的意见,坚持如此。
就这样,在思淇郡主的一声声愤怒中,一行共六人便出发了,目标极小,但危险性也随之陡增。
敖奕尘不担心在京都地界会有什么差错,只是希望穿越重燕岭的时候能避免遭遇山贼伏击,只要那个位置不出问题,去往东翊城的路途应该还能算得上平坦。
为了更好地保护太子殿下,敖奕尘一直打开车内的帘布,谨慎的观察着周围各处的动静。
刚刚进入重燕岭地界,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李焕臣决定趁着夜色赶路,敖奕尘也只好尊重。
又走了数里的路程,敖奕尘清晰地看到前面是一个陡坡,从军事的角度来看,此地便是埋伏的绝佳地理位置。
敖奕尘示意车夫停下,自己则是选择下车,徒步走在两辆马车的最前面。
爬坡本就有些费力,所以速度自然就慢了下来。
周遭的环境陷入了死寂,仿佛每一声呼吸都能听得真切,敖奕尘屏气凝神,不放过任何一丝风吹草动。
两边的茂密树林中有人影闪过,敖奕尘瞬间便捕捉到了,他握紧了乾云剑,依旧一步一步地朝前走着,仿佛没有什么异样。
与此同时,在车内的明夜公主凭借气息感应也判断出了此处有埋伏,也时刻准备着助敖奕尘一臂之力。
群狼环伺,等候的只是扑食的时机。
霎那间,从两侧树林中涌出了近二十人,发了疯一般的挥舞着手中的大刀,朝着两驾马车而来。
敖奕尘反应极其迅速,手持乾云剑正面迎敌,并把雾风剑注入内力,竖插在太子殿下和思淇郡主所乘坐的马车门前。
土匪也意识到不解决敖奕尘便什么都不能得逞,先是两个人与敖奕尘对打,不出三招,便被敖奕尘打的起不来身子。
十人围攻敖奕尘,敖奕尘迫不得已唤动剑气,乾云如龙般出鞘,内力推动,将不知死活的土匪们尽数击倒。
倒在地上的土匪根本没有见过能够操控剑气的武者,这一次也算是开了眼界了。
车内的三人一直在观望着窗外的情况,当看到敖奕尘单枪匹马便解决了数十人的队伍,纷纷感到惊叹,一时之间,甚至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形容词去描绘。
解决完这些零碎,敖奕尘又走上了车,并告知了太子殿下不必担心。
但其他人都不知道的是,敖奕尘在土匪头目的身上又收到了一封来自东翊诗阁的信,其中写道:“定北王武功造诣何等高深。”
敖奕尘选择了隐瞒,就如同他看到的第一封信一般。
眼前的便是东翊城了,敖奕尘已有许久没有来过了,上次来,好像还是孩童时期。
敖奕尘走到太子殿下的车门之前,问道:“太子殿下,眼前的便是东翊城,请问我们是即刻进城,还是等候明早。”
过了一会,李焕臣不紧不慢的回应道:“城外找个驿站住下,明日进城。”
四人在城门百米开外的小驿馆住下了,此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止有东翊城的特色美食,还有享誉全大雍的美酒琼脂液,据宫里的国礼府品酒台的人说,琼脂液只有在东翊城才是最正宗的。
四个人在驿馆的房间内大快朵颐起来,只有敖奕尘是滴酒未沾的。
不出敖奕尘所料,这酒里果真有问题,三人齐刷刷地倒在桌子上,敖奕尘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毫无力气的趴在了酒桌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