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重振家业

“诸位今日先回去,明日一早来家中找我,我给你们安排事务。”

六人听闻后,皆起身应诺,欢欢喜喜的散去了。

这年代很多人吃不上饭,过不好日子。并不是因为他懒,他笨。

实在是物资太过匮乏,贫富差距也太大。

次日刘备安排这几人先跟着简雍,负责帮他们收购小麦,运送原料。

他动身前往集市,准备买下一个石磨,自己来磨麦子,也好让招募到的人手有些事做。

这石磨要价不菲,但刘备豪爽的付款交割。

随后他又顺手买下一辆货车,正好拉着石磨赶回家中。

他心中甜滋滋的,感觉一切都在向好发展。

到了家中,他发现有客人来访。

刘元起脸色难看的对刘备打招呼,笑的很勉强。

“阿备!”他拉着刘备胳膊,为他介绍其他客人。

“这是你刘子敬,刘叔父。这是刘怀安,刘叔父。”一边说,一边轻拍他肩膀,仿佛别有含义。

刘备在身上擦了擦手,躬身见礼。

刘子敬和刘怀安仔细打量着刘备,又看了看他带回来的板车和石磨。

“侄儿,最近闹出不小动静呐!”

刘元起眉头轻蹙,对这话有些不喜,他担忧地看向刘备。

刘备面无表情地躬身站着,很有礼数,但却没有接话。

刘子敬皱着眉,环顾四周道:“元起花费大代价送你去卢氏进学,结果你就学了这些?”

刘元起不满道:“备儿自食其力,有何不妥?”

“子敬未免言重了!”

“不言重,不言重。”刘怀安在旁圆场道,“元起啊,你也太过溺爱。备儿少年,正是学业进步之时,你怎么能让他做这些杂事?”

刘元起抿起嘴,皱着眉不再说话。

刘母在旁更是手足无措,她就像受惊的小鸟一样,胆战心惊。

“大丈夫自食其力,何错之有?”刘备突然出言发问,并抬起头直视两个叔父。

三人互相对视,展开一场无形无声的交锋。

刘子敬皱起眉,训斥道:“你祖上皆为郡县官吏,如今你却醉心于商贾贱业,成什么样子?”

“你祖、父泉下有知,如何心安?”

刘备握紧拳头,感觉心中怒火翻腾。

“寒窗苦读就能为官入仕吗?”他像是在发问,也像是在自我审视。

汉代可没有科举,而是察举制,命运并不在自己手中。

“可你自甘堕落,整日操持商贾贱业,实在有辱家门!”

“此事不劳叔父担心。”刘备沉声道,“备只想把日子过好些。”

见刘备这么固执,刘子敬和刘怀安感觉有些棘手,俩人对视一眼,都皱起眉头。

“备儿!”这回换成刘怀安开口了,他故作温和道:“你子敬叔父也是一片好意,可能他性子太急,话说重了些,你不要放在心上。”

“你尚未及冠,就能赚钱养家,我们做叔父得知这事,都为弟妹欢喜。”

他说着也上前拍拍刘备肩膀,只是动作生硬,神色也不自然。

“听闻近日有些游侠儿前来闹事?”他看刘备没什么反应,话语一转,问道。

“确有此事,”刘备道,“些许小贼,已被我打发了。”

“你不可大意啊!”刘怀安夸张的说,“这些人可不好对付,他们可不讲仁义道德,什么下三滥手段都会使。”

他转头看向刘母:“弟妹啊,你们可要当心,这些人已经盯上你们了!”

“你们孤儿寡母,营生又做的好,怎能不让人惦记?”

刘母惊慌道:“这可如何是好?”

“弟妹!”刘怀安立即接话,“你们都是我刘氏族人,宗族自然不会不管这事,你放心吧!”

刘备也听明白了,原来是打这个心思!

他心中愤恨的想,这宗族真是势利,当初他们家穷困时,无人问津。现在有了点油水,就立即赶来。

随后果然见刘怀安跟刘母描绘起来,告诉她若是把这个生意交给宗族,他们家就不必再提心吊胆了。

而他们也能分到一份收入,可谓两全其美。

“叔父!”刘备突然出言,打断了谈话。

刘子敬和刘怀安面色不喜的看向他。

“二位叔父来意备已明白。”他冷静道,“我刘备身为刘氏子弟,绝不会吃独食。”

他这个表态让在场四人都是一愣,不由认真听了起来。

“如今宗族体恤我母子,愿帮助我家,备感激不尽,也愿意把这份营生献给宗族!”

刘子敬和刘怀安登时面露喜色,对着刘备连声夸赞,直说他知书达礼,年少有为,对他很是满意。

“不过……”刘备愁眉苦脸道:“这些年异族连年侵犯州郡,孩儿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立志要勤习武艺,驱逐胡虏,护卫桑梓。”

这番志向让众人肃然起敬,他们这些生活在幽州的人,无不对异族恨之入骨。

“孩儿本想积累些家资,好让母亲安心养老。可如今把产业交给宗族,却又如何是好?”

刘子敬道:“这你不必忧心,宗族定会照顾好嫂嫂的。”

“可母亲向来刚强,从不喜开口求人,宁愿日夜操劳,备实在放心不下。”

这时刘子敬和刘怀安也反应过来,这刘备并不是真傻,而是在这里等着他们呢,这是在跟他们谈条件。

“备儿,那你觉得如何才能放心呢?”

“若是……若是族中能把我家田地送回,孩儿当可放心。”

刘子敬立即瞪视刘备,十分不满,“你可要想好了,这些游侠儿还好打发,可若是那些大族来找你,你还能如何?”

刘备低垂眼皮,平静道:“这些东西只是蝇头小利,想来明眼人都不会为这些东西得罪卢师。”

刘子敬气势一滞,有些始料不及,暗暗瞪了刘元起一眼。

刘元起从最开始的担心,慢慢变得惊讶,最后尽力的强忍笑意。

他在心中对刘备连连赞叹,为他的应对喝彩。

这时他出言相帮道:“也是,前阵子阿备托我赎买家中田地,族中长辈认为他们家中人少又年轻,就先帮他们保存。”

“如今我看阿备很懂事,不如就把他家田交还回去。”

刘怀安拦住还要纠缠的刘子敬,再次上下打量刘备一会,笑道:“如此也好,我这就回去跟族老商议,阿备你等我回信吧。”

说完就向刘母拱手告辞。

此时的刘怀安心态已然发生变化,他对刘备的印象大为改观。

三人一起出走刘备家中,在半路看到拉车的褔灵马,刘怀安不由驻足细看了几眼。

只见此马体态神骏,举止优雅安娴。

方才他就情不自禁地注意到此马,只因这马十分通灵,一直竖着耳朵在听他们谈话,眼神灵动,每当他们逼迫刘备,这马也跟着摇头摆尾。

“好马!”越是细看,他心中越是诧异,最后脱口称赞。

走到门外,刘怀安轻笑道:“元起好眼光!此子确实不凡!”

刘元起抚掌而笑,心中充满欢喜。刘子敬嘴里嘟嘟囔囔,有些不忿的率先离去了。

小院落内,只剩下刘备母子二人。

刘母有些疲惫的坐靠在梁柱旁,默默出起了神。

她的神情复杂多变,一会面露恐惧,一会面露愤恨,一会又露出微笑。

过了许久,刘母轻声问:“阿备,你说宗族会同意吗?”

“阿母,你放心吧!”刘备自信一笑,“你觉得我们这个产业值不值十金?”

刘母登时放心的笑了,这些日子馒头卖的极好,按现在的势头,一年就能赚到十金。

紧接着她又舍不得了,“是啊,咱们又吃亏了。都怪你父死的早,总让人算计。”

刘备劝慰道:“这馒头咱们只是占个先机,等其他人也跟着卖,就没有这么好做了。”

他面带微笑道:“能赎回家里的田,孩儿觉得很划算。”

“更何况……”他的笑容变得戏谑,“我可不光会做馒头呢!”

刘母眼睛渐亮,很快就来了精神。

片刻功夫,她噌一下站起身,快步来到刘备身旁:“还有好东西?”

“有!”刘备用力点头,“一点都不比馒头差呢!”

-----------------

刘怀安很快就再度找到刘备,表示宗族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愿意把属于他们家的田全部还给他们,条件是刘备把馒头产业交给宗族,并不可传授他人,也不能自己再做了。

对此宗族美约其名:把精力用在正事上,好好读书进学,子承父业。

刘备爽快答应,与其签订合约。

刘怀安始终留心刘备的反应,心中十分诧异。

“贤侄!”临别时,刘怀安斟酌着说,“宗族人口众多,这些年幽州也不太平,这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随后他轻轻摇头,“我们这一辈都是庸碌之人,目光短浅。宗族的未来在你们身上啊!”

目送刘怀安离去,母子二人沉默半响,刘母道:“阿备,他说的也没错,这些年族里日子很不好过。”

“咱们先前能一直卖些竹子,也多亏族中看护。你千万不可心生怨恨!”

刘备点头应诺。

“备儿,快告诉我接下来要做什么?”刘母期待的问。

“不着急。”刘备温和一笑,“母亲不是想修缮一下家宅吗?现在就找人来办吧!

“也好休息一阵子,让宗族安心。”

刘母大喜,当即琢磨起怎么修缮家宅。她拉着刘备满屋乱转,不停述说她记忆中的模样,想着如何修整。

之后的一段时间,刘备家里请来不少工匠,把自家修缮一新。

原本破裂的石板被更换,扭歪腐朽的梁柱被替换,院子里的杂草被清除,围栏的缺口全部补齐。

各个屋舍都更换窗户,重新刷漆,购置家具。

到了最后整个宅院焕然一新。

刘备母子俩人并肩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希望与喜悦。

-----------------

在停工这段时间,刘备也没有闲着。

他在县城偏远地段,租了一间屋舍,用来当做磨坊与仓库。

又囤积了不少小麦,并开始调查市场。

重点放在佐料、肉类、蔬菜、豆腐上,他在为下一个生计做准备。

当前时代是有葱姜蒜的,但种植并不普及,所以市场上流通不多,价格也不便宜。

可肉里面若不放佐料,味道会很差。

但刘备并不担心会亏本,他对包子很有信心,认为它一定能赢得市场青睐,哪怕价格略微贵一点,那些世家豪族也一定会愿意慷慨解囊。

很快宗族就派人来学习馒头制作工艺,他们认真负责的教授。

而后见刘备开始专心于田舍,族中也彻底放心,很快就把他们家的耕田交回。

如此刘备家里有了两百亩良田,在家业上恢复了他父亲在世的规模。

他们在刘元起协助下,从族中招募了四人负责耕作,将来的收成五五分账。

在租税这块,目前市场行情是六四甚至七三。

最终是在刘备强烈要求下,才改成五五分账。

当刘备听到两百亩田只招募四个人负责,他睁大了双眼。

“叔父,这么多田只请这些人是否太少?”

刘元起莫名其妙的挠挠头,“阿备,向来如此啊!”

刘备也尴尬的挠挠头,他对农事也不懂,但印象中十几亩田就够一家人忙活了啊。

这种巨大的反差,立即引起了刘备的重视。

随后的半年时间,他开始留心农事,渐渐的,他找到了原因。

通过长期亲眼观摩农人耕作,刘备发现这些人是采用广种薄收的方式作业。

也就是说,农人播下种子,浇点水,偶尔看顾看顾,剩下的就交给老天了!

几乎不施肥,不整地,不除虫。

跟他记忆里的精耕细作,科学化耕作,实在有天渊之别!

在刚刚发现这些时,刘备喜出望外,自以为有了巨大发现,这个发现将改变历史进程!

若是能在当代推广精耕细作,能增产多少?能造福多少人?能让多少人不必饿死?

可他很快就高兴不起来了!

因为当他把心中想法告诉亲友时,回应他的依旧是冷冰冰的现实。

“土壤……水分……肥料……种子……打理……”

这是他想到的一些办法,可是却被人逐一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