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未来之事
- 李二陛下,想去现代留学吗?
- 兜里没悠米
- 4602字
- 2024-11-08 17:45:57
事情得到解决,偏殿石桌间的气氛也是愈发轻松,四人各坐一方,品着李易带来的普洱茶。
吃食残羹被太监收拾干净,石桌上,摆放着崭新的茶具,清幽的茶香萦绕在几人周围,久久不散。
“这茶水甚妙,虽然不及我朝的茶汤,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李世民饮着茶。茶水在喉间回荡,先是微涩,紧着着甘甜渐起,竟如山泉般清冽,滋润心肺,加之多日的灾劫消解,此时品茶,简直再合适不过。
李世民一边喝茶,一边手执茶壶,站起来亲自为房玄龄斟满。
“如此一来,玄龄也能松口气了。”
李世民看着身体单薄,整个人几乎瘦了一圈的房玄龄关切道。
“玄龄近日为这灾情多有劳心费神,朕早有听闻,如今有了粮食,又有农药,纵然无法根绝这蝗灾,至少也能让百姓松口气,度过今年的寒冬。”
李世民看着诚惶诚恐的房玄龄。
“玄龄啊,你也辛苦了!”
“回禀陛下,臣不苦,为陛下,为我大唐分忧,此乃臣之分内之事,臣自当年渭北投入陛下帐下,深感知遇,便下定决定,此生定当为陛下驱使,不求其他,只求我大唐江山永固!”
说罢,房玄龄当即下跪,表决决心,便如当年他投入秦王帐中一般。
“哈哈哈哈,朕有玄龄,便如汉光武帝之邓禹!”
李世民双手将房玄龄扶起。
而一旁的长孙无忌见此情景,也不由的心生感慨,他和房玄龄虽然时有政见不和的事情发生,互为对手,但总得来说,对这位老战友兼对手,长孙无忌还是欣赏佩服居多。
一连串的烦心事都有了着落,李世民也非常高兴,对着李易笑问道。
“你通晓未来,看到我和房相君臣相宜,不知那后世君臣中,可有模仿的例子?”
李世民笑问道。
“历史对于陛下你的评价,先前我两已经聊过,千古一帝绝非吹嘘,而房相,在我华夏历史也的确是人臣的楷模,在宰相这个位置上,是标准的人臣典范。”
一听这话,房玄龄也极为喜悦,但还是谦虚的说道:“若无陛下慧眼,我安能有今日?李小郎君,老夫斗胆问一句,未来后世之人,对老夫的评价当真如此之高?”
“那是自然,后世史学家在评论大唐宰相时,无不首推房相,总是说:“唐代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说句青史留名,绝非虚言。”
李易轻笑道。
青史留名?!
三人一听这话,瞬间精神百倍。
尤其是房玄龄,虽然嘴上一句句的后人谬赞,老夫何其幸之,但脸上的红光不会骗人的。
也是,到了他这个地步,基本没啥追求了,已是位极人臣,求得无非就是史书上留下的名声。
一旁,长孙无忌见状,也有点按奈不住。
先是陛下大家夸赞,然后李易也直接表示房玄龄青史留名,那么他呢?
论关系,他是当今陛下的大舅哥,从小相识,论贡献,他自付不低于房玄龄,刚才见面李易不说说了嘛,那个什么二十四功臣,他居首位。
眼见此,长孙无忌也有点坐不住了。
这一幕,自然瞒不过李世民的眼睛。
“辅机难道也逃不过这青史留名的诱惑?”
李世民打趣道。
“也罢,今日咱们君臣同乐,玄龄知晓了未来之事,那么也不能厚此薄彼,李易啊,你就多和我们聊聊这后世之事,纵然是错的也无妨,若是提前知晓,对我们三人也能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你大可畅所欲言,无不可聊!”
李世民大手一挥,非常豪气的说道。
看着模样,多少有点酒上头的架势......,其实是装的,无非是想从李易口中窥得未来之事,边上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在帮着打配合,君臣多年,这点小默契还是有的。
“多谢陛下!”
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的表态,当即行礼叩谢隆恩,随后转向李易。
“小郎君,方才初遇时不知你的来历,老夫孟浪,在此自罚一杯!”
说罢,长孙无忌抬起酒杯,一饮而尽。
李易见状,也乐了。“不知赵国公想知道些什么?”
“老夫得陛下赏识,虚名也好,富贵也贵,该享受的,都享受过了,唯一牵挂的,无非家中那几个不成器的小辈。”
长孙无忌想了想,他还是放不下家族,毕竟长孙家,眼下可是关陇集团的领头羊,当之无愧的世家豪族。
名声这块,既然房玄龄都能博得到个大唐贤相的虚名,那他长孙无忌,还能比房玄龄差?
听到这话,李易愣住了。
“赵国公,你真想知道长孙家的子嗣后辈如何?”
长孙无忌摸着下颌胡须笑道:“正是!”
谈到后辈,其实不止长孙无忌,李世民,房玄龄,也都竖起耳朵。
严格来说,李世民想问的东西更多。
刚才听李易说蝗灾之事,就提到玄宗,说那是他之后的第四位皇帝。
四位皇帝,那少说也是百年之后的事了,并且李易还提到,“蝗因此亦渐止息”,从而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盛世,这就是这个时代皇帝的最高追求。
得知后世子孙有此成就,李世民固然欣喜,可相比下,他还是更想知道太子承乾,将来施政治国如何!
三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李易,就等着他接下来就像剧透。
但李易想到历史上发生的那些‘趣事’,或者说狠活,一时间,连他都有些不好意思开口,该来的还是来了。
“我口述之事,那是建立在我们那个时代史料所记载,并非我个人顺口胡诌,并且,史料的可信度有多高,相信各位心里自是有一杆秤!”
想了想李唐皇族后续的表现,李易觉得还是得先发表个免责声明。
“卿家只管回答,既是未来之事,便按照史书记载直说便是,功也好,过也罢,我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便是后世子孙不孝,那更应该提前知晓,拨乱反正!你所说的史料,关乎江山社稷,切不可因顾及朕与玄龄辅机的身份而有所隐瞒。”
“我朝的魏征,你应当有所耳闻吧?此人本是昔日的建成旧部,归于朕麾下后初授谏议大夫,此后岁月朕感念此人腹有良策,是治国安邦之才,便加以重用,朕数次与与他论政,讨论得失颇有收获,即使经常被他顶撞,而如今他已入秘书监,参预朝政。”
李世民顺势接过话茬,甚至拿魏征举了例子。
他这意思很明显,无非就是让李易不要有所顾忌隐瞒,若是因为怕得罪人就闭口不言,那才是罪过。你看,魏征还不是经常犯颜直谏,朕非但没治他的罪,还给他封了官。
“陛下与魏征的典故,那是收入史册,传颂千古的故事,一位愿意接受批评的皇帝,和一位愿意冒死直谏的贤臣,相当益彰。史书载,魏征病逝后,陛下你对君臣感念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陛下你拿魏征举例,是在太抬举我了。”
花花桥子人抬人,李易也顺便夸了李世民两句,将他未来说出的格言都搬出。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这话,真是朕说出的?”
李世民反复诵读几遍,欣喜异常道。
“当然!”李易肯定道。
边上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闻言,也很配合赞颂几句。
见气氛也烘托的差不多了,李易也清了清嗓,道。
“既然你们那想知道,那么我干脆从头开始给你们捋一下吧。”
“在哪之前,我先回答下赵国公的问题。”
李易顿了顿,正色道:“未来,赵国公的子嗣后辈,结局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事实上,在未来,长孙家家产被抄没,近支亲属都被流放岭南为奴婢,长孙大人你削爵流放黔州被迫自缢,所以你的后人......”
哐当,酒杯坠落的声音。
此言一出,别说长孙无忌了,连李世民和房玄龄都为之一怔。这天怎么聊的,上一秒还好好的,下一秒直接就流放自缢,转折会不会有点过于大了?
长孙无忌更是不堪,连身体不自觉的晃了晃。
最后支撑着身体勉强坐稳,长孙无忌勉强笑了笑,“李易小哥,莫要与老夫开那等玩笑。”
李易却摇了摇头,道:“我只是陈述史书上的内容而已。”
“怎么会?”
发声的,是李世民。
“李易,你且细细说来,长孙家未来怎会如此?”
李世民不相信以后会那样。
以长孙无忌的地位和功劳,除非谋反,要不然,决计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但谋反,可能吗?
李世民相信长孙无忌绝不会有那等不臣之心,他顶多有些贪恋权势而已。
想到这,李世民似乎一下子想到了些东西。
“李易,你所说之事,并非发生贞观朝,是不是?”
李世民忙问道。
李易点点头。
那也就是说,长孙家的悲剧。
只一瞬间,在场三人似乎想到了什么。
新皇!
可,那也不对啊,未来太子承继大统,长孙无忌是他的舅舅。
而政治上,长孙无忌是不折不扣的太子党。
太子未来就算荣登大宝,也没有必要对长孙家如此啊?
难道?!
李世民想到了太子坠马之事。
场中气氛变得凝滞,原先那君臣相亲的美好画面似乎也回不去了。
最后,又是李世民打破了沉默。
“李易,我且问你,太子承乾未来治国如何?”
这话一出,李易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非常精彩。
“陛下,我建议你换个问题问。”
李易显然不想聊这个话题,或者聊太子李承乾。
“朕不接受你的建议!”
“......”
李易很想发个6,想了想他才说道。
“陛下,其实历史这种东西,或者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是可以改变的,我这么和你说吧,如果我告诉你,明天会下雨,你最好不要出门,否则会被雨淋湿,那你是不是就不会出门了,从而避免被雨淋湿,或者,你就算非要出门,至少也会带把伞,对吧!”
李易一摊手,岔开话题道。
“你莫要避重就轻,回答朕问你的问题。”
李世民显然不吃这一套。
李易的话,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李世民还记得,那天晚上李易离开前,曾告诫自己多注意太子,避免受伤,以免留下腿疾。
第二天,李世民就下诏,勒令宫中内侍宫女好好注意。
但结果呢?太子还是受伤了,且御医诊断后,料定太子的伤势无法康复,注定会跛脚。
这算什么?难道李易没有提前告知吗?自己没有恪守预防吗?
可结果还是如此!
从太子坠马一事,冥冥中,李世民总感觉历史是不可逆的,这让他有种无力感。
古人有适合很迷信的,要不然,历史上那些谶语也不会那么流行。
远的不说,就说李世民,历史上,因为一句‘女主武王有天下’的谶言,就把李君羡给处决了,这老哥死的多冤。
因为布衣员道信的一句话,满门抄斩。
此事,也成为李世民黑粉经常拿来攻击的重点。
现在,面对李世民的咄咄逼问,李易还真觉得有点骑虎难下。
不回答肯定不行,可回答了,就他死后唐朝发生的那些破事,不得把这位太宗陛下气出高血压啊!
气氛尬住了,两人的眼睛都死死盯住李易。
房玄龄除外,这位宰相现在是最尴尬的,他想走,这破地方,一秒钟都不想待了。
“陛下,听我一句劝,有些事情,不知道反而更好,我们后世有句话,叫儿孙自有儿孙福。”
李易还想再挣扎一下。
“别和朕啰嗦了,你且说来,无论何种情况,朕都恕你无罪!”
李世民语气愈发严厉,大有誓不罢休的样子。
“你放心,既然是朕主动向你提问,那无论何种结果,朕都能接受,畅所欲言,你既然称朕为千古一帝,便应当知晓,朕并非毫无气量之人!”
李世民再次保证道。
“唉....行吧,既然陛下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继续拖延反倒成了我的不是了。”
“历史上,太子李承乾,一生未登基,至于治国,那便是无稽之谈!”
李易也豁出去了,开局直接大招,0帧起手!
出乎预料的,李世民还算冷静,这点,从刚才流露出的些许细节中,他已经猜测到了。
所以,李易这话,真正惊骇的人,是房玄龄和长孙无忌。
尤其是长孙无忌,快要连站都站不稳了。
恍惚间,他好像知道为什么家族会沦落到那般地步了。
他长孙无忌作为铁定的太子党,未来若是其他人登上大位,面对他这个昔日太子盟友,肯定会赶尽杀绝了。
想到这,长孙无忌老泪纵横心道:“太子啊,你可害苦老夫了!”
而房玄龄,则尽量垂着头不出声,尽力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李世民听完,怔了怔,但还是继续问道。
“是因为跛脚一事吗?朕....虽然御医说过,承乾腿疾之事已无力回天,但李易,你来自千年之后,你们那个时代神奇至此,定有办法医好我儿的腿疾,是不是?快,回答朕!”
这次,李世民没有再称太子,而是直呼我儿。
和李易说话时,语气也软了许多,甚至于,带着丝丝的哀求之意。
不止李世民,连长孙无忌也抬眼看着李易。眼中焕发出一缕生机。
对,李易是来自千年后的奇人,他肯定有办法的,只要能治好李承乾,让他顺利继位,那我长孙家的结局一定可以改写!
蓦然间,李易成了在场两人最后的救命稻草。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将希望寄托在李易身上,期盼他能改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