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讲人的进取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讲人怎么保住安然的既有幸福,不至于陷入危险的。具体怎么做到后者呢,那就是本篇说的“正道”,正道不能进去,但可以保全。
【德足以怀远……此人之杰也】
译:
品德好到可以使得远近的人都愿意跟他交往,这才是人杰。
解:
这里说的“的”,和“怀远”(关怀和吸引远方的人)结合,那德就不是第一篇里的哲学层面的“得其所欲”、达到最佳态的意思了,而是通俗理解的品德。
这是中国传统智慧的特点,不是以力服人,以力服人不能长久,而是以德服人。关于这一点,可以看大禹的例子。
故事:
大禹要讨伐三苗,他号令大军备战,举行誓师大会。“三苗,犯有两大罪。”大禹说,“一是不敬天地,不敬鬼神;二是妄作虐刑,给人凿脑门,抽皮筋,残杀弱小。我现在就率领你们众位部族首长,去讨伐他们。”
三十天后,大禹的远征军抵达江汉地区,得知三苗已经集结重兵,准备决一死战。苗军士气高涨,大禹愁眉不展。这时他的老助手伯益进言说:“只有靠美德才能获得上天的庇护,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想当初,舜帝在历山辛苦地耕田,却不被家人理解,心中感到委屈,每天都向着天空高声哭泣。但是对于父母,宁可承受冤屈的处罚,也不愿意加以顶撞。到后来,瞽叟对儿子的态度也真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说真诚的心意连神灵都可以感动,更何况是这小小的三苗?我看他们在心里对我们仍然不服气,这样即便战胜了敌人也带不来和平,打仗还有什么意义呢?”
大禹赞成伯益的话,带领军队回到了中原,比以前更加勤奋地广施德治,又执干戚而舞,举行军事演习:士兵们一手执防身用的盾牌,叫做干,一手拿一种石斧,上面插上装饰的羽毛,整齐挥舞。七十天后,三苗人害怕了,派来和谈的使者,双方就这样避免了流血冲突,大禹平定了三苗的骚动。
当然,上述是文献有一定程度渲染了,但它的主题以文德来远人,则是古老智慧,这也体现在怀来、怀柔这样的地名。
从实践角度来说,以德来人、以力服人,二者都有作用,相辅相成,在以力服人之后,还需要补充一个以德服人的收尾环节,我们以一个张仪权变的故事来说明它。
张仪替秦国做相国,出使楚国,然后欺骗了楚怀王。他促使楚怀王跟齐国绝交,跟秦国好。结果,楚怀王与齐国绝交后,失去了盟友,秦军却趁机大杀楚军,夺得了楚国的汉中。
张仪知道,虽然楚怀王在战场上一败涂地,但也未必就会甘心当秦的小弟。于是对秦惠文王说,要把汉中的一半还给楚国,以平息楚王的愤怒。
这么做,果然效果很好。张仪把一半的汉中之地割出还给楚国,就是文德。秦国的征服路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一味依靠残暴的路,这个故事就说明了,不知以力开始,以德收尾,就会结下一个甩不掉的仇家。
即便是小的蚊虫,它一直处心积虑要报复人,人也受不了,何况对方是人乃至一个组织呢?所以,智者不逞能肆意,不为已甚,以德收尾,才能永远拥有良好的生态。想永远压住别人,别人只能反弹得更厉害,智者懂得去尊,和光同尘。
小结:
冤家宜解不宜结,以德服人是万事的最后一笔,不要忘掉这一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