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走,进宫去
- 大唐:家父绰号李阿瞒
- 养驴仙人
- 2537字
- 2024-10-23 22:47:30
李亨从睡梦中惊醒。
周围一片寂静,只有守着的侍女在屏风外发出酣眠的呼吸声。巡夜的梆子隔着庭院深深,从坊间的街道上传来。
应该刚过五更天。
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李亨猛然在五更时分惊醒,自从他来到这个陌生的唐朝,自己睡眠的时间愈发短了,而且时常醒的很早。
他翻身下榻,打起帘子叫李辅国:“李辅国快起来,帮我梳洗了进宫去给武妃娘娘请安。”
“来了殿下,天还没亮呢,不着急。”
李辅国这边刚起,正站在廊下漱口,就听见自家殿下的呼喊声,愣了半晌才一口咽下,“殿下,要不要先用点早膳,再行入宫?”
“来不及了,快走!快走!”
李亨一边火急火燎地穿衣系带,一边高声吩咐李辅国。
这边还有些迷糊的李辅国瞬间清醒了,相处这些年,李亨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从容不迫的,李辅国还是头一回见他这样慌乱。
他轻手轻脚地来到房间外时,见竹帘已经半卷起来,窗内烛光摇摇,人影晃动。
李辅国站到廊檐上,轻声唤道:“殿下,洗漱的用品已经准备好了。”
房门应声而开,李亨站在房中,正伸展着胳膊,任由几个美貌的侍女替他整理衣袖。
一见到他,李亨就开口问起来,“马车备好没有,我要马上入宫,昨日吩咐你置办的礼品可准备好了?府上这群惫懒货也不知道手脚快些。”
李辅国应声道:“殿下放心,奴才早就准备妥当了。”
李亨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之所以如此急着趁早进宫,多数原因在于宫中人多眼杂,太子李瑛又勤勉国事,时常宿在大明宫内,自己刚来大唐不久,和太子又分数敌对阵营,倘若一时不慎被他看出破绽,闹不好小命都要交待了。
内侍又来禀报:“马车已经备好,都在府外候着。”
两人手忙脚乱地收拾好,这才钻上了马车。从兴福坊去大明宫拜见武惠妃,要先向西出坊门,再折向北。
天还没有亮,夜空中繁星点点,清冷的月光洒在众人头顶,哒哒的马蹄声在空旷的街道上回响,一切都显得格外寂静。
李辅国在路上才开始询问,“殿下急着入宫,是为了面见武妃娘娘?”
“嗯。”李亨淡淡问了一句:“武惠妃平日起居都在哪个宫殿?”
李辅国道:“宣威殿。”
“你与武妃娘娘可曾见过面?”
李辅国仿佛知道李亨想要问什么,“奴才与武妃娘娘素未蒙面,但听宫里的人说起,娘娘温柔典雅,是个难得的知心人,想必不会刻意为难殿下。”
李亨默然地点了点头。
他想起自己前世曾翻阅过史书,里面记载着唐玄宗时期后宫里有大小两位武妃,二人都是才貌双绝,深受李隆基的宠爱。他左思右想,觉得此次进宫的打算太过冒险,倘若两位武妃都不幸被撞见,那样岂不是自找苦吃。
李辅国见他脸色微变,以为他心下紧张,劝慰道:“殿下不必拘谨,到了武妃娘娘那里,有一说一便是。”
我若真的有一说一,别说我今天出不了大内,连你们也得跟着倒霉。
“知道了。”李亨淡淡一笑,“快赶路吧。”
大明宫向北扩展极远,宣政殿前是各部官署,中书门下省皆在其中,再往后才是唐皇办公的地点,绕过紫宸殿往后去,才是各宫娘娘们居住的大内。从兴安门入宫,经由右营台门进入大内,反而比一路直行更方便些。
城墙是用尺许长的青砖叠成,高度超过十丈,上面城堞森然林立。李亨抬头望去时,能看见铠甲整齐的禁军正在城上巡逻,戒备森严。
马车进了兴安门,沿着长长的御道一路向北,走了约莫半个时辰,眼前又是一道城墙。里面便是内城了。
就在此时,晨钟响了起来,来到长安城的这些日子,李亨已经逐渐熟悉了这来自东北方向的庄严钟声,今天听起来,却仿佛传递着无尽的苍凉和悲伤。
李亨记得史书上记载过,内城西有金銮殿、含凉殿等,东有蓬莱殿,武惠妃便是居住在内城西处。按照帝王家法,内宫除了皇帝本人,不允许任何男子居住,宫中后妃以外便是太监、宫女,连太子也是年满六岁就别居太子东宫,不得在内宫停留。
身为寿王,他被特许乘马车进入,这一路走来,所见之人莫不行色匆匆,既使偶有抬头,甫一看见寿王车驾,也是急忙侧身闪避,低头行礼后便踩着碎步离去。
天色刚破晓,眼见宫墙高耸,一路蜿蜒,远处传来几声稀疏的雀鸣,偌大的内廷显得既凄清又荒凉。
李辅国未奉诏,无法入内,只能留守在马车旁等候,由几名侍女收下寿王的贺礼。一名小内侍领头,带着李亨穿过重重门禁,朝宣威殿走去。
那名小内侍刚开始和闷嘴葫芦一样,埋头带路,一言不发。
李亨见四下无人,几枚金叶子悄悄塞过去,小内侍立即打开了话匣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连武惠妃平日最喜爱的香料品类都说了出来。
不愧是贵妃身边的耳目,这情报来的十分真切。
李亨道:“不知我送的几味可还称娘娘的心意?”
“这个,咳咳咳……”
“这些都是为朝见娘娘准备的,公公不妨大方告知本王,万一娘娘问起来,我也有个底。”
李亨和小内侍拉近距离,又悄悄塞了几枚金叶子过去。
小内侍笑逐颜开,“这个你算问对人了,除了我还真没有别人知道。”
李亨试探道:“听说武贤仪……”
小内侍一边走一边和李亨细细讲述,将内廷的传闻都悉数告知。这一路走下来,李亨对唐朝的大内总算有了较为具体的了解。
他原本还想再问,可小内侍领着他已经到了一处大殿门口。那座宫殿坐落在两丈高的台陛上,华丽的如同梦幻,听见是忠王来了,一早有人进去通报。
行至此处,李亨只好匆匆道:“这一路,多谢公公指点。”
小内侍喜笑颜开地说道:“好说,好说,忠王殿下请。”
门口两个侍女上前替他推开殿门,李亨小心翼翼地踏入内殿,好在他入宫之前学了些唐朝基本的宫廷规矩,加上这毕竟也不是正式场合,一套礼仪下来,总算没出什么差错。
细密的珠帘内立着几名女子,一个身穿黑色宫装的丽人坐在榻上,头戴一枚金钗,数十根金色细丝延金钗垂下,她样貌不过三十许人,姣好的蛾眉微微挑起,玉颊上略施粉黛,眼波流转间,透出一股逼人的美艳。
李亨静静地矗立在台阶下,只管用一双眼睛盯着自己的鞋尖。
良久,一道清亮的声音响起:“三郎的病情好些了吗?”
武惠妃问完,李亨才反应过来,这里是一千多年的唐朝,按照当时皇族内部人员互相的称呼,似乎自己就叫李三郎。
李亨安之若素,道:“蒙娘娘挂记,儿臣的病已经痊愈了。”
“那些香料是你的主意?”
这个问题,一般人回答时都会往自己身上揽功,以博得提问者的好感,但李亨深知武惠妃久居深宫,并不是简单角色,当下并不急于承认,“都是几个下属代为置办的,儿臣听闻娘娘喜爱这事物,还特意挑选了几味。”
“倒是个有心的人物,不枉我疼你一场。”
李亨心道疼你个头,要不是你亲自派太医去王府问诊,做实了自己的病情,这会儿他还真不一定会出现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