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探讨
- 年代:从插队知青开局!
- 拿碗面来
- 2047字
- 2025-01-30 22:30:04
众人纷纷议论。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没错,张大师的医术、医德在县里没人能比得上!”
“光口头同意不行啊,要有个书面手续!”
“对啊,口说无凭!”
院长转头看向张进。“张大师,我给你颁发一个聘书,从即日起我院聘用你为主治医师!”
“可以!”张进顿了片刻后说。“但我把丑话说在前面,我的事务繁忙,不保证能每天在医院坐诊!”
“好的,我能理解你贵人事忙啊!”院长点了点头。“请你稍等片刻!”
随即,院长将聘书交给张进,张进接过聘书,上面有院长的亲笔签名,还有医院的公章,看上去颇为正式。
“张大师,这样可以了么?!”
“可以。”张进回应。“既然聘我为主治医生,工资是多少?”
“我正想跟你说工资待遇。”
原来,当时医生的工资待遇分为八级。
一级工资35.5元,二级工资41.5元。
三级工资48元,四级工资56.87元。
五级工资66.53元,六级工资77.85元。
七级工资90.08元,八级工资112.5元。
“我们林虎是个县城,我的工资待遇也只能到四级,也就是56.87元。”
院长顿了片刻后说。“主治医生拿的是3级工资,也就是48元。”
众人纷纷议论。
“像张大师这样的才俊只拿3级工资,低了啊!”
“是啊,依我看,张大师应该能拿到4级工资。”
“张大师,局里有规定,医生都有3个月的实习期。”院长连忙解释。
众人纷纷议论。
“那规则是对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
“对啊,张大师是什么人,以他的医术、医德还用得着什么实习期嘛?!”
“对不起!”院长做了个手势。“因为申请手续还需要上报给领导备案,现在正值年关,我保证转正后就给你涨到4级工资,每个月可以拿到56.87元!”
“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
张进沉默不语,他在公安局是有编制的,行政级别是23级,每个月有50元工资拿,现在医院也有工资,再加上队里还给他算了工分,他每个月的收入颇丰,倒也不在乎这一个月的时间!
院长面露乞求表情。“张大师,你能不能看在病人的份上,让他们先回去复工?”
张进在医院威信颇高,只要他发一句话,这场风波就可以平息!
“大家散了吧,病人们还需要照顾。”
众人闻言纷纷离开现场。
张进转身准备离去。
“张大师请你稍等片刻!”
“有什么事嘛?”
院长递给张进一些粮票、工业票等票据。“我知道给你定的工资标准低了些,这些就当是补偿你的。”
当年物资紧缺,购买物资不仅需要付钱,还要给付票据。
张进接过票据,放进口袋。
……
张进回七队之前,找到李局长。
“张大师,哪阵风把你吹来了?”
“我是来跟你道别的。”
“哦,你要回7队了?”李局长询问。
“是的。”
张进回应。“临走之前,有件事情想跟你说。”
“什么事啊?”
“我在歧山县的时候,曾经向当地公安局局长提过一个针对敌特想法。”
张进顿了片刻后回应。“他不仅采纳并落实了这个想法,还形成书面材料向省局推荐;后来省局领导还特地表扬了他,称之为颇具创新色彩的歧山经验,并在全省范围之内进行推广!”
“哦,张大师快给我们讲讲。”李局长面露好奇表情,询问。“这所谓的歧山经验到底是什么?”
张进讲述了如何利用原军统工作人员建立情报档案,并采用《水浒传点将录》的形式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张大师,你可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李局长感慨。“这歧山经验完全可以复制到我们林虎县及至龙江省啊!”
“没错,龙江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张进点了点头。“倭国曾经盘据于此,长达十四年之久;这段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得这里的情况更复杂!”
“没错,单就一个倭寇暗堡的事情都众说纷纭,实际情况到现在都没有摸清楚!”
李局长此言倒是提醒了张进。
在大山深处,他曾经在山洞里找到过一个倭寇暗堡,在他试图进入暗堡时,却被一扇铁门阻止。
他曾经试图打开铁门,却因为功力不够,没能成功。
当时的张进只是明劲巅峰高手,如今他已经是暗劲中期巅峰高手,实力提升了一大截,相信现在的他可以成功开启铁门!
张进回应。“所以说林虎乃至龙江建立特务情报档案很有必要!”
“好的,我就去落实此事。”
李局长顿了片刻后说。“马上要过年了,局里给你准备了一份年货,稍等会送到收购站。”
“客气了!”
“你侦破奇案,让局里争得荣耀,这是你应得的!”
“好吧,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两人就如何落实细节交流了很久,才各自散开。
......
次日上午,张进起床梳洗完毕,与袁学文共进早餐。
早餐很简单,窝窝头加玉米粥,再加上一碟咸菜。
两人边吃边聊。
“此间事了,我准备回7队去过年。”张进说。
“好啊,我也正有此意!”
“结算的工分收到了么?”张进询问。
“收到了,谢谢。”
“年底了,队里要结算工分,我们收购站也要盘下账。”
“好啊,俗话说的好,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我想纠正下,为民收购站是联营企业,不是某个人的私产。”
张进摇了摇头。“而且我们算账目的是总结去年的收获,规划明年的经营方向。”
“好的,我明白了!”
随即,袁学文拿出一个笔记本,递给张进。“这上面记载了每笔收购的流水账。”
“记账是个好习惯,要保持住;每笔账务清晰,才能经得起检查!”
张进接过笔记本观看了片刻后,将笔记本还给袁学文。“其实有些话我早就想对你说,因为琐事繁忙,没时间详谈;今天既然说到这个话题上,我们索性就深入探讨一番;在此过程中,你也无须有什么思想顾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