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李文忠父亲,办团练

里长刘继祖家。

位于凤阳里的西首。

相比朱家的困顿贫苦,刘家的处境,要好许多。

地主、富农、中农、佃农.....。

按财产、田地多少分类,在钟离县,刘德属于地主,刘继祖家属于富农,李贞家是中农,而朱五四家是佃农。

佃农实际上还不是最垫底的。

比佃农更贫穷的,是流民。

朱五四一家目前,就处于佃农滑向流民的过程中。

朱文正到的时候,正好见到刘继祖戴着一顶里长的幘帽,收拾得干净利落,在院子里准备赶车出发。

“里长,小子想进城一趟,家里米粮快没了,冬天也冷得紧,没冬衣熬不过去。”

朱文正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道。

“二郎来了,这次去城里,你娘同意了?”

刘继祖和善的笑了笑,问道。

他虽说是一里之长,但家里并不丰裕,只是稍有田产,算是一个富户。

农闲的时候,刘继祖家不雇工,就一家人下地干农活,只在农忙的时候,雇佣几个佃农帮忙耕作。

朱文正的父亲朱重四,和刘继祖年龄相差无几。

两人少年时也是玩伴,相当于迅哥儿和闰土,有两世的交情,刘继祖对朱文正的态度,就如看自家的子侄一般。

“嗯,娘说若能跟着里长一起去,她会很放心。”

朱文正答应了一声,面露感激之色,眼神忍不住悄悄地瞥了刘继祖的儿子刘显一眼。

刘显比朱文正的四叔朱重八,也就是朱元璋大了两岁,长得高大魁梧,站在跟前,俨然就是一员猛将。

朱元璋、汤和在家时,刘显时常过来切磋武艺,三人关系甚好。

后来,要不是刘继祖拦着,刘显也跟着朱元璋、汤和投军去了,有这一层关系,刘显对朱文正很是亲近,平日里若有些好吃的东西,都会带来给他。

“你娘同意的话,那自然好说,不过,只能载你一人,在日落之前,我们就必须赶回来。”

刘继祖想了想,点头道。

“多谢里长!”

朱文正连忙毕恭毕敬的对着刘继祖躬身行礼,然后识趣的坐到了刘显身边。

能与朱元璋、汤和并列,刘显武艺不弱,以后,说不定会有借重的机会。

豪杰起于草莽。

刘显就算没有淮西二十四将的本事,至少也是一员冲锋陷阵的猛将。

刘继祖见朱文正识趣,脸上流露出几分慈爱,他管的这一里,一共二百三十户人家,如朱文正这样的少年郎有五十多个,但他最看重的还是朱文正。

很懂事,有礼数,也不闹腾。

而且踏实肯干,在家里长辈俱都不在的情况下,还能撑起家,养活母亲和幼妹。

这样早熟的孩子,说不定以后,能出人头地。

天色渐明。

刘继祖呦喝一声,骡车从通往县城的官道上驶过。

沿途又集合了几个里邑,七、八个都要去县城的乡民。

有的是健硕善射的猎户,有的是周围熟悉的庄户,不少人手中拎着一根木叉子,或是削尖的棍棒当做武器。

世上艰难,盗寇隐于官道打劫的,时有发生。

刘继祖这一群人聚的越多,自保的能力就越强,寻常的三、五盗寇,就不敢上前。

“姑父……。”

朱文正见到熟悉之人,讨巧的一一上前,主动打过招呼。

被他称为姑父之人,是姑母朱佛女的丈夫李贞。

李贞兄弟有四人,家住东乡,与汤和同一里,略有余财,家底比刘继祖稍差一点,但比起租地当佃农的老朱家,却是要好过不少。

朱文正之前向朱王氏慌报,要去东乡问李贞、朱佛女家借钱,原本只是一个借口。

现在,碰巧见到李贞,倒让他省了去东乡一趟。

“二郎,你怎么在车上?可是出了什么变故?”

李贞见到朱文正,脸色一变,赶忙问道。

“让姑父担心了,家中平安,侄儿这次去城里,是想买些棉被衣物,好让母亲小妹暖一暖身子。”

朱文正向李贞行了个礼,回答道。

“买棉被呀,要是缺钱,姑父这里还有一些。”

李贞叹了口气,点头道。

他和朱佛女夫妻和睦,对朱家的遭遇颇是同情。

尤其是朱文正这个妻侄,仅比儿子李文忠大了三岁,但却能撑起家,成了顶梁柱,这让李贞很是看重。

相反,李贞对弃家出走、不顾寡嫂侄儿死活的两个妻弟朱重六、朱重八,颇有意见。

世道艰难。

人心齐,才能有活路。

再苦再难,一家人团结在一处,总比一个人逃生来得强,像朱家现在这样,各自逃生,活下去的可能,实在太小。

“多谢姑父,侄儿攒了些山货,去城里卖掉.....。”

朱文正感激的回答。

李贞家里四个兄弟,家财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所以,在接济朱家上面,也不好过于明显,要不然,兄弟之间起了隔阂,他这个做大哥的难办。

朱文正两世为人,人情世故,早就熟络,自然不会让李贞为难。

当然,更重要的是,朱文正很是看好表弟李文忠,大明开国,李文忠的功劳仅次于徐达,妥妥的大明战神级别的名将。

要想成事。

人才是第一位的。

朱文正已经想好了。

刘显是第一个,李文忠是第二个,接下来,淮西的那些有名的将领、谋士,他要想方设法,一个个的收拢到麾下。

......

从太平乡到钟离县城,二十里的路。

对于这个年代常年奔走的人来说,是在正常不过。

刘继祖、李贞等人一边赶着骡车,一边闲叙。

“这世道越发的混乱,刘德等人却还大肆吞并田地,掠不义之财,这是在自取灭亡,我等唯有召壮勇,办团练,缉盗贼,才能保卫乡里。”

“李兄所言甚是,刘某也正有此意,此番入城,就是向达鲁花赤(元朝县令官职)请求自办团练,东乡要是也有此意,我们两家不如一起合办。”

“刘里长的意思,是借官府的名头练乡兵,聚豪杰,壮大队伍,等到时机成熟,再振臂一呼......。”

“咳咳,慎言慎言,咱是汉家儿郎,当然不会替蒙古人作牛马,办团练的目的,就是保乡安民,守护一方。”

刘、李两人志同道合,说得兴起。

朱文正在旁听着,一双眼睛越来越亮,年轻的心中,更是如一团火燃烧,热血澎湃,难以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