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物电传导
(一)正常人体内生物电传导
心脏舒缩时,推动血液在脉管里流动,同时伴有电的产生与传导。心肌兴奋(收缩)时,电位变负,负电位达到一定高度后,通过周身组织向全身各部位传导。由于心血管是一套封闭的管道系统,故脉管可视为心脏的延续部分(或将整个心血管系统视为一个大心脏)。因此说,这一负电位由心脏及大、中、小动脉向全身各部位传导,致全身各部位呈负电位状态;兴奋过后(舒张),心肌及大、中、小动脉恢复原先的正电位,受其作用的全身各部位也随之恢复原先的正电位。这一脉管通路的正负电位,随心脏的舒缩有节律地变化着,受其作用的全身各部位的正负电位也随之而有节律地变化。
同理,身体其他各部位兴奋活动时也伴有电的产生与传导,如呼吸运动、胃肠蠕动、骨骼肌舒缩等。这些部位兴奋活动时产生的负电位达到一定高度后,也通过周身组织向全身各部位传导。由于全身各部位布满着毛细血管,存在有心肌及大、中、小动脉传导的负电位,故这些部位兴奋活动时产生的负电位沿小、中、大静脉及淋巴管向心脏部位传导,形成了全身统一的心血管系统的正、负电位节律变化。
由于经络通路占有机体“脉管外体液部位”,因而脉管通路负电位传导的同时,也沿经络通路传导。
由于机体各部位布满着神经末梢,故上述负电位传导的同时,也激发了神经通路传导。即:负电位沿传入神经向高级中枢传导,致高级中枢兴奋;高级中枢兴奋产生的负电位沿传出神经传导至效应部位。因神经纤维具有外周绝缘的特点,故其传导互不相混。
由此可见,在神经末梢部位(经穴),既可有神经通路负电位传导,又可有经络通路负电位传导,其布局好比交通“十”字路口。根据电“同性相斥、异性相引”的性质,若一方持续传导,另一方势必受阻。因此,经穴部位的生物电传导,则随机体不同的机能状态而变化着。当机体某部位发生疼痛或痉挛时,是该处神经通路负电位传导占优势,而经络通路负电位传导被阻断,这便是我们常说的“不通则痛”。经针灸(或其他疗法)强化了该处经络通路传导,即抑制或阻断了该处神经通路传导,其疼痛或痉挛常可缓解,这便是我们常说的“通则不痛”。可见,“通则不痛”和“不通则痛”均指经络“通”与“不通”而言(附:示意图Ⅰ)。
示意图I:正常人体内生物电传导
注:箭头→示负电位传导
(二)针刺时人体内生物电传导
通常,在经穴处(神经末梢部位)由于存在着神经和经络两路负电位传导的排斥作用,常呈现相对“正”电位状态。
将“针”刺入人体,针刺处可发生电位改变(损伤电位),即针刺处电位变负。负电位达到一定高度后可向周围放散传导。若“针”刺中神经,其负电位可沿神经通路上的负电位传导方向传导;若“针”刺中脉管,其负电位可沿脉管通路上的负电位传导方向传导;若“针”刺中经穴,因经穴处存在有动脉和传出神经之负电位向该处传导,故迫使该负电位向3方传导:一方,沿传入神经向高级中枢传导;一方,顺静脉、淋巴管之负电位向心脏部位传导;另一方,则经“脉管外体液”向邻近呈相对“正”电位状态的经穴部位传导,即沿经络通路传导(附:示意图II)。
示意图II:针刺时,人体内生物电传导
注:箭头→示负电位传导
(三)生物电传导的效应
一般说来,电流有3种效应,即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人体内生物电传导亦当具有这些效应。
上述可见:“生物电在人体内传导的假说”表明了“人体三通路与生物电传导”。
实际上,《黄帝内经》中,就蕴藏有“人体三通路与生物电传导”。
古典经脉学,广义狭义说,
广义藏三通,狭义指经络。
古典经脉包藏有脉管
形态上:
如《灵枢·经脉》中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灵枢·骨度》中说:“是故视其经脉之在于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也。”
功能上:
如《素问·痿论》中说:“心主身之血脉。”《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说:“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本脏》中更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古典经脉包藏有神经
如《灵枢·海论》中有:“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灵枢·经脉》中载:“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直者,从巅入络脑。”
“经筋”是古典经脉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灵枢·经筋》中载:“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病小指及肘内锐骨后廉痛……腋下痛,腋后廉痛。”这提供了手太阳之筋包括尺神经的走行和功能。因为在肘内锐骨之后,即肱骨尺骨神经沟处,弹之出现麻到小指的感应,是由于刺激了该处的尺神经所致。
又如,“足少阳之筋,起于小趾次趾,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上额角,交巅上……上过右角,并跷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由此可知,早在2000年前,我国医家通过临床实践就总结了“伤(头部)左角,右足(下肢)不用”的客观规律,即大脑对肢体交叉支配的关系,只是古人把这种现象和关系叫作“维筋相交”。
在《灵枢·经筋》记载的病症中,除了转筋、疼痛以外,还包括有口眼㖞斜、眼睑麻痹、角弓反张、手足抽搐等神经系统的病症,并明确指出:取刺十二经筋,皆“以痛为腧”。
上述可见,古典经脉包藏有现代医学中的脉管通路和神经通路。
《灵枢·营卫生会》中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灵枢·卫气》中说:“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
从上述这2段经文可以看出: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医家就发现了血液有大、小循环的概念(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并且认识到在其循环过程中,脉管内、外有着紧密联系(外内相贯,如环无端)。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医家在实践中还体会到:“神气”(功能)在节之交(经穴)发生交接或转输。
经脉理论的主体手足十二脉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2种理论模式,表达不同的理论意义,具有不同的临床价值。概言之,经脉向心模式的理论,表达针灸刺激与效应的联系基础与规律,蕴涵“经脉”本质认识,直接体现针灸治疗规律,有实践指导价值;经脉循环模式的理论,说明机体结构与功能的整体协调原理,完善人体生理与病理理论,代表中医医学原理的独特认识。
可以推出,经络通路的向心模式与神经通路密切相关,是人为作用形成的。针灸作用于经穴,在疏通经络通路的同时,也激发了有关神经通路,从而高级中枢参与并调节着这个过程;经络通路的循环模式与脉管通路密切相关,走行一致,是机体自身机能所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体现了“天人相应”,其子午流注针法据此产生。
由于脉管通路、神经通路和经络通路三者密切关联,在针灸临床中,常触一而及其二,限于历史条件,形成了古之“经脉”。所以说,“人体三通路与生物电传导”是古典“经脉”理论的现代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