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鱼饵
- 穿越贞观末年,从自救开始
- 钟丘捷
- 2057字
- 2024-11-23 23:56:17
李义匡接着说道:“自从陛下登基之后,长孙太尉已经接连把卢承庆、卢承业、杨弘礼、孙伏伽贬出京师,连英公都对长孙太尉退避三舍。恐怕将来,长孙太尉还会继续把手伸到张相公、高相公、李相公那里。
说句不好听的话,卢公、家父这一代人,都年岁已高了,也不知道他们还能再为陛下保驾护航多久。”
在武媚娘的助攻下,李治眼神渐渐坚毅起来,终于下定了决心。
“道衍、媚娘,你们说得对,朕的朝堂里,不需要有太尉!”
“陛下圣明!”
李治毕竟是皇帝,不能在李义匡家里久留,既然已经和武媚娘重逢过了,来日方长,有了经验,以后有时间再出宫相聚。
于是和武媚娘依依惜别之后,就回宫去了。
守在外面的阎庄看到李治终于出来后,也松了一口气。虽然他也知道李义匡的家里肯定没有危险,但没有守在李治的身边,心里总是悬着一块石头。
李治向李义匡挥手告别后,才走上御舆。
“恭送陛下!”李义匡目送李治离开,直到仪仗在视野中消失,才转身回家。
对于李治这次驾幸,李义匡还是很满意的,总算让李治下定决心除掉长孙无忌了。也不枉他帮李治安顿武媚娘。
回到书房,李义匡发现武媚娘还没有离开,问道:“武娘子,你还有什么事吗?”
武媚娘又欠身行礼道:“多谢君侯仗义执言,否则以圣人对长孙无忌的忌惮,恐怕要等到长孙无忌死掉,才有可能接我回宫。而到了那个时候,我恐怕已经人老珠黄了,圣人早有了新欢,哪里还会记得我一个老媪!”
李义匡笑道:“武娘子不必客气,说起来反倒是我应该感谢你。你刚刚也听圣人说了,我早就想除掉长孙无忌了。如果没有武娘子,今天也不会这么顺利让圣人下定决心。”
接着,李义匡又把和长孙无忌之间的无妄之仇跟武媚娘说了一遍。
武媚娘迟早会知道他和长孙无忌之间的仇怨,不如现在开诚布公。
“原来如此!”武媚娘摆出一副同仇敌忾的模样,说道:“想当初先帝在时,长孙无忌谦逊谨慎、彬彬有礼,没想到现在如此飞扬跋扈。韩瑗被贬潮州,是他咎由自取,与君侯又有什么关系。”
李义匡笑道:“这天底下,谁的权势最大,谁就最有道理!这一点,想必武娘子应该更有感受!”
许是李义匡的坦诚,让武媚娘在李义匡面前也没有了伪装的面具,恨恨道:“君侯说得对,权势才是最大的道理!想当年,我自以为貌美,能得到先帝宠爱,然而先帝却对我弃如敝履,仅仅因为打碎药碗,就把我贬到掖庭为奴,现在想想,真是一个笑话。”
李义匡说道:“说起来,武娘子贬入掖庭,也是因祸得福,现在又有了圣人的宠爱。如果没有这件事,武娘子现在应该在崇圣宫或者感业尼寺里,余生青灯古佛。”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圣宠这种东西,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消失了。别说媚娘还没有被圣人接回皇宫,就算回宫了,也不知道圣眷能够维持多久。先考故去之后,媚娘家族早已中落,以后只能多多仰仗君侯了!”
李义匡点头道:“你尽管安心住在这里,回宫的事情我会尽力的。从我决定帮武娘子送信的那天起,我已经和武娘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不是吗?将来武娘子若能入主椒房,那我多少也算是一个外戚了。”
武媚娘感动道:“贞观九年先考故去之后,媚娘在家里就备受嫡兄欺压,进宫之后,更是尝尽人间冷暖。这么多年来,真正帮助过媚娘的人,除了当初一起进宫的姐妹萧才人外,只有君侯你了。媚娘对天发誓,不管将来贵贱,此生定不负君侯恩情!”
虽然武媚娘每次见到李义匡,都要对他感激一番,但李义匡并没有因此飘飘然。
武则天可不是什么傻白甜,她的种种做小伏低,只是因为她现在要抱紧李义匡这条大腿,只有李义匡才能帮她实现再次进宫的夙愿。
历史上王皇后帮她进宫之后,她对王皇后更加殷勤。
所以李义匡从来都没有把武媚娘的感谢放在心上,只要在他羽翼未丰之前,不要得罪武媚娘就好。
李治听进了李义匡的进言,过了几天,派人去丹阳大长公主宅,把赋闲在家的薛万彻召到甘露殿。
为了加深薛万彻的怨望,激发他的谋反之心,李治甚至又劈头盖脸地把薛万彻申饬一通,然后才给个甜枣,授其为魏州刺史。
早在储位之争时,薛万彻就旗帜鲜明地站在李泰那边。李治登基之后,大赦天下,被流放到象州的薛万彻才得以返回京师。
然而整整一年时间,他就像被李治遗忘一样。看着同样被贬的刘伯庄官复原职,许敬宗也早就外放做了刺史,薛万彻心里更加愤恨。
今天受到李治召见,终于被李治记起来了,薛万彻满心欢喜地来到甘露殿觐见。
没想到见到李治后,第一件事就是先被李治给训斥了一顿。
虽然得到了起复,而且魏州刺史这个职位,虽说比不上被贬前的时候,也算是比下有余。毕竟魏州是大唐的六个雄州之一。
但薛万彻还是感到脸上无光,走出甘露殿后,看到谁都觉得那个人是在嘲笑他。
论功绩,薛万彻是李靖退休,侯君集谋反被杀之后,李世民亲口评价的当世三大名将之一。论辈分,他是丹阳大长公主的驸马。丹阳大长公主是李治的姑母,也就是说薛万彻是李治的姑父。
以薛万彻的桀骜,从前都敢私下骂李世民,更何况是从来都没放在眼里的李治。
走出太极宫的路上,薛万彻越想越气,只恨当初李泰没能争过李治,现在让竖子骑在他头上拉屎。
甘露殿里,李治坐在御座上,回想着刚才薛万彻在他面前敢怒不敢言的表情,心里默默说道:“鱼饵已经放出去了,四兄啊,就看你会不会上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