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和星汇共成长

心之荷田 袅袅升华

——星汇德育处的故事

黄莉 蔡如云 殷晓青 张慧

让我们再一次秉持生命的激情,打开心灵的霓虹,固守心泵的一脉纯粹,让彼此心之荷田袅袅升华。

第一年 两人档 初探

2017年在湖东CBD,一座新兴学校正拔地而起。

是年9月,方洲路458号,作为一所管委会直属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星汇学校正式迎来了第一届20个班级,700多名学生。

新校的德育处在王水丽副校长的引领下,分别由黄莉老师和蔡如云老师负责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处室建立后第一件迫在眉睫的事,就是完成星汇学校首届开学典礼。什么主题、哪些形式能凸显星汇的诞生?什么礼物、怎样的仪式流程能在首届学子心中留下不灭的印象?让两位德育新人好一番冥思苦想。

终于在确定主题,完成开笔礼、拜师礼流程设计后,面对方案,黄老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所有的这些设计和策划如何实现?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第三方来做。

于是联系广告公司做横幅、订制展示板等等物料,而德育处两位老师只需负责培训小主持人、操场线路站位安排、各环节预演彩排等流程和现场工作就行了。但时间已经很赶了,从8月30日新生报到到9月1日开学典礼,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在短短四十八小时内完成。

两人互相提醒,互相打气,并肩作战,一“战”到底,终于在31日晚上11:30前安排妥当。正当两人准备回家时,蔡老师说了一句,明天如果下雨怎么办?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事必须要有预案!于是两人又奋战两个半小时,完成了雨天方案和工作布置。

9月1日凌晨的月亮见证了两人挑灯奋战的身影。

当天上午9点,当国歌响起,星汇学校首届开学典礼正式开始了。主持人开场流畅顺利,校长致辞振奋人心,开笔礼共书“星汇人”意蕴深远,拜师礼共创智汇树创意满满,开始阶段的新生代表发言天真可爱,尾声阶段的励志口号气势磅礴。

一切完美收官!

正当黄老师和蔡老师想松一口气时,王校长过来叮嘱:开学典礼办得很好,媒体报道里要多放一些精彩照片,作为宣传重点。

哎呀,完了!德育处的两人猛然间像受了惊吓一般,呆立当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千算万算,就这一点没算到:没有安排人拍照!

怎么办?怎么办?这个世界上再美好特殊的时刻都没法重来,怎么办呢?还是王校长脑子快,记者!对,刚刚记者来采访过,她拍了照片。

好在,这位记者老师拍了大量的现场照片,几乎没有错过每一个重要时刻和精彩瞬间,而她也非常乐意为学校提供这些照片。

德育处两位新人的德育初探可以用四个字形容:有惊无险。经此一事,星汇的德育板块在跌跌撞撞中起步,秉持初心,一步一探,从无到有,逐渐走入正轨。

第二年 四人汇 雏形

2018年,小学部的张慧老师生完宝宝后来到了德育处,初中部的殷晓青老师也加入了德育的团队,星汇德育增添了新的力量。学生老师和学校一同在成长。

12月,星汇一岁半了。月底时,德育处主持策划了学校社团成果展示暨校外基地成立仪式活动。德育处四人达成一致,一定要把此次活动办好办亮,让社会各界感受星汇一年多下来的办学成果。

有了共同的目标,四人分工协作,黄莉老师统筹协调,蔡如云老师负责节目展示,殷晓青老师负责对接校外专家,张慧老师负责活动静态展示。

通过下面这一组数字,就可以了解到当时四人的工作状况:整个活动10个节目,平均彩排3—4场,黄老师和蔡老师累计参与了四十几场彩排;17位专家,10位导师,平均每人3次沟通前来的时间和参与流程,殷老师打了近百个电话;会场的布置和校园环境的展示,张老师带领美术组可谓费尽心思、通宵达旦,订制的展板有时候半夜送达,张老师只能在深夜2点到校和师傅们一起组装展架。

大家憋着一股激昂之气,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有时课务在身,在前往教室的路上还在安排工作,拨打电话,恨不得把时间掰碎了用。四个人,不算每日辛劳、不计个人得失,互相补台,互相配合。终于,一场汇集两位奥运冠军,数位科学家、书法家的市级展示活动又一次完美落幕。这次社团展示硕果累累,展现了星汇人的追求与梦想、执着与追求,更是星汇德育处四人无缝配合的胜利之仗。

经此一战,星汇的德育工作在团结协作中行稳致远,渐入佳境,逐步走向成熟。

第三年 六人行 起航

2019年,四人组又有新成员加入!初中部的伍少坚老师和小学部的吴琼靖老师实力加盟,人称“伍+吴”组合。新成员的加入,使德育处成为学校人数最多的部门,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德育”。

人多好办事。如何人尽其用,各尽所长,六人进行了合理分工:黄莉老师,德育处负责人,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工作;蔡如云老师,负责小学部德育日常工作,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法治工作;张慧老师,负责体卫艺工作,校园文化布置;殷晓青老师,负责党团工作,见习党务书记项目;伍少坚老师,负责关工委工作,配合初中部德育工作;吴琼靖老师,负责少先队工作,配合小学部德育工作。

德育处工作就像一张网,六人在其中负责各自条线,分工不分家,遇到大活动发挥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一步一个脚印把德育工作做细、做实、做亮,先后荣获了:苏州市第十二届“三话”比赛特等奖;2017—2019年度苏州工业园区文明校园称号;苏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创新案例;“2019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答题活动”园区先进学校;园区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巩固提高奖;市区级班主任基本功多个特一等奖;等等。

在校长室的引领下,德育顶层建构初具雏形,一核六汇德育体系日趋完善:融礼礼仪教育,融心成长教育,融智智慧教育,融德利他教育,融慧能力教育,融合生涯教育。“hui”德育力求让每一次教育回归原点,让每一场活动掷地有声,让每一位教师轻舞飞扬!“hui”德育品牌在区域形成一定影响力,正逐步辐射区外。为诗一首:

成功的航海图已经在内心珍藏,

胜利的彼岸是追求的梦想,

成功的目标是永远的渴望,

信念的灯塔在茫茫雾海中闪亮。

未来已来,

日生不殆,

星汇德育处,

帆正风满潮头立,

全面奋起正当时!

汇|万川大海 星辰银河

王志祥

2017年开学前一周的某天,谢校长把我叫到他那个由教室改成的临时办公室。在一番嘘寒问暖以后,他对我说:“志祥,经过校长室讨论,准备让你担任教科师训处负责人。”说实话,在以前的学校,我也做过多年的行政管理工作,先后担任过校办主任、教导处主任和副校长,但是教科师训处,尤其是师训,这个以前学校都没有的部门,确实是我从没有接触过的新任务和新挑战。所以,我兢兢战战地接下了校领导交给的任务。

开学前的几天,我接到了校长室下达的第一项重要任务,设计学校课程图谱的初步方案,供校长室参考。

什么是课程图谱,我怎么从没有听过?这是我接到这项任务的第一反应。

谢校长似乎看出了我的焦虑。他告诉我,课程图谱是学校为学生搭配的营养餐,就是要为每一位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架构起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适应数字化时代变革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体系,要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的世界公民。

“王老师,课程图谱可以从面向全体、面向群体、面向个体这三个维度进行统筹思考。”说完这些,谢校长从他身后的书架上拿出几本课程方面的书籍,说,“园区教育理念超前,你刚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还要多了解一些园区工作的新要求。这些是我平时看的一些书,你去看看吧。”

经过谢校长的指导,我虽然对课程图谱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接下来的工作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过几个晚上的学习和思考,虽然勉强拿出了设计方案,却连自己都不太满意,图谱和其他学校的课程设计同质化,体现不出学校文化和特质。

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王校长对我说,园区有很多星字头的学校,我们虽然最“小”,但与他们相比,我们既有与之相同的出身,也有我们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我们可以从“汇”字上去找寻我们课程的落脚点。万川纳至大海,星辰汇于银河,“汇”能够体现星汇人的胸襟与气度。

在两位校长的直接关心指导下,三C汇课程的课程图谱应运而生。三C,即为汇字,“三”指的是课程的三个面向,C是课程的评级目标:Collaboration,Cleverness,Creation。

之后三年,在全校老师的努力参与下,学校课程逐渐完善,初步形成了科学丰富的校本课程体系,涵盖了文化与语言、数理与科学、健康与生活、艺术与欣赏、责任与实践等校本课程,目前已经出版校本教材近十本。

聆听七彩童年 记录3C成长

——记星汇学校未成年人成长档案建设工作

栗冰

你的成长,我来为你见证;你的梦想,母校时刻记得。未成年人成长档案,是一个孕育和存照童年梦想的神奇盒子。

当一位孩子来到世界,经历每一次呼吸,每一声哭泣,每一次微笑,都使他在不经意间成长。每个人,都总是一段漫长又短暂的旅程,有春夏秋冬,亦有阴晴圆缺。

从2018年3月17日,至2019年3月29日,历时十二个月,作为苏州市未成年成长档案实践基地之一的星汇学校,面向全校一至二年级二十个班级、一千二百多户家庭由点到面层层推进“未成年人成长档案建设”活动,从无到有,再到一步步改进完善,记录着老师们和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一路同行。

慧心研讨 3C汇分类

未成年人成长档案是指孩子在从出生到十八岁之间的生活、学习中形成的各种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及特殊载体的原始记录。

在这个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王的时代浪潮中,星汇学校的未成年人成长档案如何记录?关键事件如何把握?内容如何选择?教师的评价怎样描述?

分类是未成年人成长档案建设框架建构的第一步。自2018年3月份起,学校特邀苏州市档案局方处长担任技术顾问,设定一个试点班级,以点带面。学校德育处根据苏州市档案局制定的未成年人成长档案分类方案(试行)及未成年人成长档案材料形成特点和内在联系,结合本校学生实际,试行建立“3C汇成长”未成年人成长档案,分为三大类,共九小类,第一类为生活成长:我爱生活;第二类为荣誉作品:我的收获;第三类为学习成长:乐学慧学。学校德育处研究并提出,档案以时间节点和主题分类为主线,明确3C档案分类,明确学校特色,未成年成长档案要推进家校共育、共促孩子3C汇成长的发展理念。星汇学校未成年成长档案建设由此拉开了序幕。

走近档案 了解档案

为进一步完善档案建设,帮助家长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个人成长档案,星汇学校以“走近档案、体验成长”为主题,以感知、收集、感悟、展示为活动载体,从“走近档案,了解档案”“收集档案,展示成果”“体验成长,诉说感悟”三个层面开展了组织规范化、形式多样性的成长档案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家长会面向2018年入学新生家长普及档案知识讲座,开设“成长档案”制作辅导,举办“成长档案”交流活动,寒假开展“我的档案故事”征文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档案实践活动,悉心引导家长和学生慢慢走近档案、了解档案,用档案记录下自己的成长足迹,体验自己的成长过程。

组织观摩 专家指导

2019年1月10日下午,星汇学校组织一二年级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成长档案观摩活动,并特邀朱伟民先生莅临指导。“走出去看别人,迎进来评自己”成了这次观摩活动的主题,老师们互学互研的气氛空前高涨。大家仔细翻阅着他人班级的成长档案,还时不时地交流着。遇到心有所悟的,赶紧用手机拍下来,作为今后学习的范本。观摩展评活动让大家看到了诸多亮点,也有不少不足。面对不足,我们进一步组织家长在借鉴、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让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档案都更加富有童趣和个性,让每个孩子的童年足迹更加鲜明、更加生动。

花开有声 成长无限

2019年3月25日,学校组织进一步的交流和验收工作,在图书馆会议室汇聚了一千二百多位孩子的成长档案。学校通过创建学生成长历程档案,为学校和家庭提供一个记录孩子成长过程的系列平台,让成长档案成为童年生活的幸福回忆,成为成长路上的亮丽风景和心灵养料。记录学生成长过程,帮助学生为他们的童年保存下一笔美好的财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编织属于自己的梦想,凸显个性,展示自我,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为综合评价学生成长历程中的发展提供依据。

无论多少个春秋,成长的痕迹都不会被消磨,无论风光还是坎坷,总有我们可以温暖你。成长档案饱含了孩子们的笑脸,浸透着他们的汗水。从嗷嗷待哺到长大成人,从懵懂无知到青春飞扬,成长档案把时光重现,还孩子们一幅时光轴,为他们收藏了天真,留住了时光。

体验成长 诉说感悟

两年来,学校师生、家长们学习生活中,通过一系列的档案实践活动,慢慢走近档案、了解档案,利用档案积累自己的成长足迹,捕捉成长过程中的难忘瞬间,分享自己的宝贵经历,最终在自己的成长档案中感悟成长的快乐与喜悦。

一幅幅精美的画作、一句句耐人寻味的话语无一不体现了星汇学校老师们对孩子的悉心照顾、学习支持性策略的无穷智慧以及家长们对孩子浓浓的爱意。家长们毫无保留地互相交流了制作成长档案的经验和心得,以及从中获得的思考和丰富科学的制作理念。

通过未成年成长档案建设活动,促进了家校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与提高,使老师们真正体会到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过程。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学习,更深刻地了解学生,更细致地解读儿童成长的点点滴滴,立足学校文化理念,深入学习苏州市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成长档案建设工作精神,进一步完善档案建设工作,使成长档案建设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展示的方式来记录和展现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的路,一起经历的成功与失败。

我相信,成长档案一定能更恰当、全面地反映孩子成长的过程和足迹,成为他们成长精彩的见证。

在最好的时候,幸福前来敲门

李欢

有幸能在这里来分享我与星汇的故事,尽管如点滴般细小,却也如点滴般剔透。

与星汇的缘分要从2017年3月说起,在那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星汇还正在苏州工业园区湖东的一片核心地带紧张地建设着。学校成立了一支筹建队伍,我也加入了其中,就这样开启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筹建”之旅。

回顾筹建工作,每一项都是重任在肩。比如招生工作,大到每一份材料的提交,小到家长关于孩子上学问题的咨询,都容不得一点草率和马虎。校领导给了很多及时有效的指导,除此之外,为了让自己能胜任这项工作我还到各个兄弟学校实地学习,和富有经验的招生团队请教。几天下来,从最初的施教区范围到各种“疑难杂症”的问题咨询,我发现原来自己也是可以做好一名“校园客服热线”人员的。

逐渐进入暑期。星汇筹建团队没有假期,在临时的办公室里,空调太不给力,大家顶着四十摄氏度高温办公,也是一种考验,但是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全员发力齐上阵,在各自的岗位分工上做好每一件事情。

其间校领导周详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令我内心充满感动。某日,学校要去水墨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的宣讲会。在领导的带领下,我也顺利地完成了这一棒。要说招生工作的最大感触,除了全天的热线接待以外,就是奔跑在无数个教发中心上交材料的路途上。

在经历了学生网上报名、现场审核、家庭实地踏勘之后表示认可和期待,那一瞬间你会觉得特别有意义。孩子们因此可以顺利上学了,不再担心学位紧张的问题,显然,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多么重要。家长们牵着孩子第一次走进校园参观时,那种自然流露出的期盼的眼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感觉一种内心从未有过的充盈感和满足感涌动着,这也是这份职业给予我的幸福感。

就这样,招生工作一直延续到2018年年初。为了让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专业队伍建设和学科特色活动中去,这项工作也在校领导的关怀下顺利地完成了交接。

办学第四年,我们音乐组从最初的四位教师发展到如今十一位,队伍壮大了许多,一切从无到有,大家凝心聚力,齐头并进,我们的各项活动和比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学生舞蹈、器乐、朗诵、比赛均荣获过一等奖,三独、三话荣获过特等奖,各大社团先后受邀参加金鸡湖音乐厅、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苏州广播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各大专场演出,均获一致好评,青年教师也在迅速成长,教师评优课、基本功比赛均获一等奖。

我深知办学前三年的学校处在一个上升发展期,一切都靠大家“白手起家”地创建,所以一刻也不敢懈怠,并也因此暂缓了本在2017年就确定下来的个人生育计划。为了这个事,很多亲朋好友和同事经常提起,表达他们的关心,但是我想,我一定会在最合适的时机遇见那份美好。

如今,幸福已来敲门,我在星汇有了自己生命的延续——我的天使宝贝!

从建校初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到如今的校园郁郁葱葱,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我经历和看到了校园里每一处角落的变化,真是难能可贵的缘分。亲爱的星汇,谢谢你!我与你的相遇,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更美的校园和每一个有爱的星汇人。

守护与静待

周菊明

种子,如果没有播种下去,就不可能发芽。

种子,播种下去了,如果没有人浇水、施肥,也不一定长得好。

种子,从成长拔节,到开花结果,都需要有人一直在旁守护与静待。

——题记

从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负责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的岗位上,来到新建的星汇学校,不能说不是一种缘分。2018年的仲夏,当我怀揣着一颗创新实践的心面对星汇全体教师喊出一句“星汇,我来了”时,就注定了我要与一批朝气蓬勃、勇于进取、敢于创新的人同行,这批人有一个响亮的称号,大数据应用研究种子教师。

曾经在多种场合多次说过,信息中心这个部门存在的核心价值,就是引领信息化的创新应用。所以我也时常以此鞭策自己,要全身心投入到学校信息化的应用推进过程中。两年多来,尽管工作头绪多,但与这一支种子教师队伍共成长,帮助他们提高信息化融合应用水平,提升信息素养,也是我教育人生一段美好的经历。

平时好多年轻老师正规场合尊敬地叫我周主任,但私下的场合都叫我“周大神”。我也不知道这最开始是哪位老师给我的“封号”,后来想想,可能是在平时一次次研训活动中,或者日常工作的问题处理中,在我看来是比较平常的事,但在一些老师们眼中感觉比较“厉害”吧。我不是一个容易“膨胀”的人,但是想一想还是蛮开心的,这表面我的业务能力是得到同事们一定程度的认可的,这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和责任感。

记得有一次研训,主题是关于音视频编辑,其中有一项内容是介绍QQ影音对音视频的简单处理,包括音视频的分割、合并等。虽然是一些简单的功能,也是软件自带的常规功能,但并不是每一位老师都知道的,老师们对QQ影音这款软件的了解可能只是知道它是一个可以用来播放多种格式视频的播放器。

培训过后当晚,高凤英老师就通过企业微信给我发了如下一段话:今天下午周主任您说到QQ影音视频编辑,今晚我做微课,录着录着,有个音频出了点问题,已经录制十多分钟了,搁今天开会培训前,我肯定就从头再来,重新录制了。但今天我底气足足的,先结束这个视频,然后把出问题的几秒剪了,继续接上后面的视频。这样我录完了之后用QQ影音进行前后合成,超级方便!今天QQ影音学得真是太及时了,昨天拖着没录的微课,今天用QQ影音,少走很多弯路,真是有幸。这也使我第一次,微课录制只需要一遍。我要多跟办公室同事介绍这款软件!感谢周主任给我们培训,让我们能多学习这些好用神器。

又有一次,讲视频的后期处理,介绍了一款简单易用的软件“蜜蜂剪辑”。软件中自带的方便实用的模板、特效,还有将文字转化为声音及将声音智能转换为文字字幕等功能深深吸引了老师们。研训过程中,老师们进行尝试操作之后,不禁大为惊叹:原来有这么简单实用的功能,以前都不知道。当知道有些功能需要付费才能完全使用,但付费费用比较便宜、相对在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每位老师都表示可以理解。当天晚上,就有几位老师告诉我,直接就成为付费会员了,因为相信我介绍的软件,觉得超值。

大数据应用种子教师项目启动两年来,分三批自主申报,总共招募了八十多位自愿加入的老师,这些教师覆盖了所有的年级组、学科组,大概占了全体教师的三分之一强。通过集中研修、自主实践,由一个人带动一批人,由一批人影响到全体教师。这一支队伍在学校整体信息化应用推进过程中所起到的潜移默化作用日益显现。学校在园区教育局易加平台信息化应用量化考核中,一直稳居第一。易加互动、易加口语、希沃数字化备授课、晓黑板家校联系沟通、班级优化大师过程性评价、云痕阅卷精准诊断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日益深入。近期组织的大数据种子教师展示中,有六十五位种子教师制作了反映自己应用研究的微视频成果,通过企业微信、腾讯乐享在全校范围进行课程分享。

与种子教师共成长!我似乎听到了拔节的声音。

在星汇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罗钢

三年多前,我鼓足了勇气,跳出原来的舒适区,来到星汇这样一所全新的学校。在这里我第一次教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第一次要同时传、帮、带好几个青年教师,第一次承担学校教务处的工作,第一次接手学校社团,一切从零开始,从新开始,不断地挑战自己,让自己在学习区做事。

今年对于我来说是特殊的一年,原因有二,其一是我领到了“三十年教龄”证书,标志着我在教育行业已经不知不觉工作了三十年。我也是首批在星汇领到“三十年教龄”证书的老教师。是该高兴还是失落?真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这复杂的心情。

其二是今年我参加了苏州市2020年度“苏式课堂”优质课评比。那为什么在自己即将满五十岁时还参加优课比赛呢?首先是想把自己这几十年对数学教学的思考、积淀,以及平时坚持不懈地学习、积累通过这个课堂表达出来,另外,更重要的也是星汇学校给了我这样的底气和勇气。

接到赛课的消息我内心是犹豫的,毕竟已有十余年没有以选手的身份参加优课比赛,而更多的是评委的角色。“有我们在你就放心上”,张艳波和郭特的这句朴实而强大的话给了我巨大的勇气,让我开始了对这节课的构思。从构思到成型经历了半个月的时间。我们的青年教师严开明帮我制作PPT,并根据我的要求对细节进行修改;周新仪帮我制作板贴。

接下来就是一遍遍地试教。每次试教前都需要六年级的仇青青老师组织协调好学生,试教后郭特、陈翔等老师给我提出修改意见,完善教案。最后美术组的钱逸馨帮我美化PPT。

上课那天,张艳波和严开明陪我一同参赛,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这一堂课的呈现,背后凝聚着星汇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我想这就是“星汇生态圈”。

作为一名老教师该如何寻找自己在“星汇生态圈”中的“生态位”,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传帮带

在一个新学校,共事的都是比我年龄小得多的青年教师。每天早上在校园里,这些青年教师都会亲热地和我打招呼,开启了我一天的好心情。我把他们都当成是我的学生,实际上我的很多学生都早已过了这个年纪。

面对学生我只想把自己毕生的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让他们能独当一面,并在不久的将来超越自己。本学期,我们数学组的廉阳和刘衬在区数学基本功比赛中分获一二等奖,当获知这个消息时我比自己获奖还要高兴。

成为“靠谱”的人

靠谱就是三件事——“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其实就是一件事:你要做一个靠谱的人,通过自己的行为模式来影响周围的青年教师,在协作中完成闭环。

我们数学组的吴珂炜就是众多青年教师中的典型。2020年度我们两个相互成为了企业微信联系最多的人。她协助我在小学部开设了八十余个社团,从开学初问卷星的报名,到日常的管理,期末的资料汇总,每一件事用靠谱来概括最是恰当。

当好“润滑剂”

作为学校的中层,我始终认为要把服务意识放在工作的首位。开学初的课表安排如何做到最大限度的合理?调课、代课安排如何做到尽量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这些学校日常事务和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离不开教导处的细致安排和耐心指导。此外,教师或者部门临时有事求助,我也总是尽可能地进行协调、帮助。

我经常把自己放在教师的角度立场上思考问题,抱着同理心处理问题,让自己在“星汇生态圈”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星汇这三年发展如此之好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我觉得“星汇生态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我们的校领导高瞻远瞩,儒雅智慧;我们的年轻教师虚心好学,踏实肯干;我们的骨干教师言传身教,团结协作。正是这样一群星汇人营造了一个不可复制的“星汇生态圈”,而“星汇生态圈”又反哺每一个星汇人。

我们需要呵护这样的生态圈,找准自己在这个生态圈中的定位,让“星汇生态圈”的发展更加生态,壮大。

星汇三问

王晓珍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被称为人生三问,在座的各位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或多或少都思考过这三个问题。每一个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在星汇,我也问过自己三个问题,我称它们为“星汇三问”:我是谁?在星汇,我想要做什么?在星汇,我一直在做什么?

我是谁

我是女儿,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是星汇学校九年级的一名化学老师,我是各种社会关系的集合体。九年级是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年,是学生人生第一个重大转折的年级,是经过九年培养后真正上战场亮一亮你有多少本事的时刻。在这样的时刻,我希望对于我的学生,我是他们亦师亦友的存在。

在星汇,我想要做什么

作为一名老师,我想做的无非传道、授业、解惑,激发兴趣、启发思想,每天我都会想如何做得比昨天更好。教学工作看似平凡,细想却又有无限的提升空间。

每一届学生所处的时代不同,每一个学生的天资禀赋、家庭背景都不一样,大家对同一个知识点的感知、接受度也都不一样。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不仅应该准备如何讲解课本知识,更应该包括梳理对每一个学生的性格、成绩等基本信息的了解,追求因材施教。

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我最看重教学质量,我想要做到的无非是以下三点。高标准:星汇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优,教师队伍质量高,在校学生生源好,这些硬件、软件明摆着,高标准是必然的;高效率:平衡好投入与产出,让学生远离低效重复的学习,在高效率学习中不仅提高成绩,同时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高输出:以上种种,都是为了能带领学生走进他们的梦想学校,让学生身上的星汇烙印成为他们一生的骄傲。

在星汇,我一直在做什么

我们当老师的日常工作自然就是教学,具体说来主要就是两件事。

一是和化学组的老师们一起研究怎么教。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是化学组的一员,化学组共五位老师。化学组的最大优势是团结,“统一要求、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考查”,做到优势互补,教学资源共享,我们一直都在发挥集体智慧,打好团体战。

二是和学生打交道。现在的学生和我上初三时完全不同,他们有智能手机、有互联网、有普遍宽裕的物质生活,他们的眼界宽、想法多,九年级又相对特殊,他们面对更快的节奏、更大的压力、需要更多的投入。教学日常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

这一点在疫情期间,我的体会尤其深刻。疫情一开始,上课方式、教学方式、批作业方式统统改变了,作为教师的我们都感觉到很迷茫,不适应,更何况学生?我们星汇人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化学组五个搭档最大的优势就是团结,发挥集体作用,打好团体仗。

以疫情期间的教学工作为例,出于迷茫,我们谨慎而为,细心而研,前期八次线上备课组会议是第一座堡垒。教学过程中新的问题层出不穷,针对性讨论对策,丰富课堂活动,是我们的第二座堡垒。要想打赢这场攻坚战,以不变应万变是第三座坚实的堡垒,变是不断变化的形势,而不变的是始终如一的团队凝聚力。

所以针对第三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我一直在做学生的陪伴者,有时我是个指路人,有时我是他们的朋友。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对于星汇三问,你的答案是什么?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想明白这三个问题的话,星汇学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星光熠熠、一片光明!

遇见·美丽

王水丽

2017年,遇见。

2017年,中央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朗读者》产生了非常大的反响。《朗读者》共十二个主题词。第一期的主题词“遇见”。那期的开场白我记忆犹新:从某种意义上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冷遇见暖,就有了雨;冬遇见春,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

2017年8月,我遇见了星汇。一所新校,一所富有现代气息的新校。“遇见”看似普通,实则呼应了时代的文学品味。在这里我遇见了从全国各处来的年轻教师,也遇见了从区内外学校过来的成熟教师。在座谈会上,德育主任黄莉说,我来到星汇,就是抱着清零的心态,在星汇遇见更美的自己。是的,在星汇能遇见美丽。

2017年,美丽。

“遇见仿佛是一切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我遇见了星汇,遇见的不能只有光鲜的美丽外壳,而更应具有美丽的内涵。一所学校的内涵就是她的文化。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局长沈坚说,要打造教育的美丽殿堂。

星汇学校如何打造呢?经过一场场头脑风暴,老师们达成共识,苏州工业园区有很多“星”字头的学校,如星海、星湾、星洋等,唯有星汇的校名中“汇”是动词,代表着灵动、变化、生成。“汇”是万江入海的包容,是积少成多的坚持,也是“汇天下英才共教之”的胸怀。于是一系列以“汇”为核心的美丽主张出来了。

“三风”之美。学校的校风:汇德、汇能、汇天下;教风:慧爱、慧教、慧合作;学风:会学、会思、会创新。我们认为,星汇之名,在于学校汇聚大江南北的有德之人、有志之才,共筑未来教育之梦。星汇老师,爱在左,智慧在右,行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学习掌握方法、策略,即“会学”。星汇学子在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学习方式之中快乐学习、深度学习、学会学习,善于发现,大胆质疑,有所创造。学生课程之美。学生的课程为“3C”(Collaboration,优秀;Cleverness,聪慧;Creation,创新)汇课程。课程实现三个面向,面向全体的基础课程;面向群体的拓展性课程;面向个体的特色课程。这些课程覆盖道德与责任、语言与人文、数理与创新、健康与生活、审美与体验等多个方面。

师训课程之美。师训课程是“青年汇.com”。“.课程”(基点课程)是青年教师培养的基础课程。“COM课程”是青年教师培养的提高课程,分角色课程、主张课程、策略课程。“COM”课程系列有三级:一级,新入职的教师;二级,工作时间在2—3年的老师;三级,工作时间在3—5年的老师。青年教师校本研修课程的目的,是让青年教师启迪智慧、汇聚观点,拓展视野,迅速成为骨干教师、名师。

一所学校之所以成为这所学校,因为有他独特的地方。星汇人抓住校名,探索一系列汇文化,形成这所学校的文化特色。学校的美丽不仅在于建筑,更在于内涵。

2020年11月,星汇人迎来了他们三年来的“大考”——园区需求性督导。来自上海及苏州市的专家这样评价星汇:短短三年多的办学,他们起点高、入轨准、发展快、业绩显。对学校的办学,师生家长满意度高。评估组一致认为,学校办学有追求、事业有担当、工作有热情、发展有思考、创新勇实践,工作有成效。这也许是学校最美丽的样态吧。

在星汇遇见美丽。这句话是谢剑雄校长提的,已经刻在校门口的墙壁上,也印在星汇师生的心间,流淌在血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