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
吴都建业,皇宫中。
孙皓站在寝殿前,呢喃道:“希望明日陶濬出城迎敌,可以大获全胜,若是败…敌军水军便无法阻挡了。”
孙皓没有了昔日的意气风发,满脸愁容使得他尽显憔悴,发髻亦是凌乱不堪。
与此同时,城外大军驻扎的为主。
因为主帅陶濬没在军中,而是回家睡了。
这让本就没什么战意的士卒更加心慌,从驻扎于此,陶濬离营后,就一直有人在跑。
到此时,营寨内的士卒已经不足一半了。
不止于此,还有人在持续的逃跑。
待第二天,陶濬准备带兵出发,来到营寨一看。
空无一人。
陶濬站在营内,只感觉头皮发麻。
“这…这可该如何是好啊。”
陶濬束手无策,在原地驻步许久,也只得掉头回城。
入宫觐见孙皓。
见到陶濬在此时入宫觐见自己,孙皓很是纳闷的问道:“将军不是今日就要带兵前去对敌吗?怎么于此时来见朕了?”
“这…禀陛下,城外驻军…一夜跑完了。”
“什么?”
孙皓倏地站起身。
整个人都懵了。
在听到陶濬说这话的一瞬间,孙皓只感觉眼前一黑,耳朵里也嗡嗡的。
“你说什么。”
陶濬只得再重复一句:“一夜之间,城外驻军跑光了,营已空,无一人。”
孙皓身体一晃,差点没摔倒,幸亏及时扶住了案子。
孙皓怒了:“陶濬,你怎么看的,朕给予你极大的信任,结果你给朕来了这一出,说,昨晚你在哪?”
见状,陶濬并不害怕,但还是做足了表面功夫,忙道:“陛下息怒,臣昨夜在家中,这不是陛下您准臣回去休息的吗?”
“你…”
闻言,孙皓一时语塞。
同时,孙皓也意识到不对劲了。
若是放在之前,陶濬根本不可能这样反驳,肯定会直接求饶认错。
而陶濬这次并没有求饶认错,反而是在反驳,那副平淡的语气。
完全没有害怕的意思。
孙皓知道,自己皇帝的威严已经不复存在了。
孙皓盯着陶濬看了半天,最终还是忍住了没有发火。
就在孙皓想要询问陶濬还有什么御敌之策时,来人传话说,时任光禄勋卿的薛莹和中书令胡冲在外求见。
孙皓不得已打消了向陶濬问计的想法,果断宣薛、胡二人入内。
薛莹和胡冲二人主动来见孙皓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试探试探孙皓的心思。
毫无疑问,他俩是更倾向于赶紧投降的。
趁着江北的敌军还没顺利渡江,这时候投降还能混个差不多的待遇。
要是等到江北敌军大举渡江登岸,那时再投降可就晚了。
……
见到薛莹和胡冲二人,孙皓也没有架子了,赶忙邀请二人入座。
而且也不论什么不让臣子直视自己的事,你想怎么看都行。
要知道,在此之前,孙皓不喜欢被人看。
朝臣觐见时,没有人敢抬头。
有次,丞相陆凯劝谏道:“君臣之间没有不相识的道理,如果发生不测,大家就不知道该如何寻找您了。”
于是孙皓允许陆凯可以抬头看自己。
陆凯没少劝谏,这也让孙皓记恨上了陆凯。
陆凯死后,孙皓就想对陆凯家人动手,但那时陆抗还活着,并且手握大军驻守荆州。
孙皓不得已隐忍,等陆抗一死,陆凯全家就被流放了。
没死在孙皓那就已经是最大的仁慈了。
…
孙皓也是上来就向二人询问对策。
薛莹、胡冲对视一眼,开始琢磨着如何用言语试探孙皓的意向。
胡冲先开口询问:“既然陛下向臣问计,那臣倒是想要反问陛下一句。”
孙皓皱眉,心情瞬间就变得很不好了,但孙皓知道眼下还有大事要商量。
只得忍着心中的愤怒,回答道:“你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问完就回答朕的话。”
“唯。”
胡冲应了一声后,直接就问:“陛下以为,江北敌军,我等可挡的住?”
孙皓沉默了。
因为他也不知道,但就按眼前这个战况来说,绝对是挡不住的。
但孙皓身为一国之君,肯定不能这么说,真要是这么说了,脸面何在?
孙皓故作平淡道:“交、广尚有大军,区区江北晋军,有何挡不住?”
胡冲点点头,又问:“陛下可知,张丞相渡江迎战晋军,如今已经败了。”
“不…”
胡冲这句话的信息量太大,孙皓感觉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说话都有些断断续续了。
“不是,你说什么败了?”
胡冲故作不知,语气略显惊讶的说道:“陛下难道真不知道吗?”
“知道什么,你说张悌他们全军覆没了?”
胡冲点点头。
“你什么时候知道的,还有,张悌回来了,他人呢?”
“张丞相战死,其余人是何情况臣也不知,这还是有几个侥幸逃回的士卒说的。”
胡冲如实回答。
胡冲和薛莹二人也确实是从几个跑到江南躲在城外不敢进城的士卒口中得知的。
孙皓忍不住猛吸一口气,心中暗道:完了,一切都完了。
“昨夜城外驻军跑光,张悌又在江北战败,如今城内只剩禁军了,如何御敌?如何御敌啊!”
孙皓彻底崩溃了。
就现在这个情况,和亡国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一直沉默的薛莹适时开口:“陛下,如果是想保一生富贵,臣倒是有一计。”
孙皓看向薛莹,当即质问:“何计?”
“降晋,可保无虞,且富贵一生。”
“你…”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陛下若是想死,尽管继续守城,就是不知道能否守得住了。”
孙皓无言。
但孙皓不死心,并没有急着回复薛莹提出的计策。
孙皓思量过后,愤怒拍案,怒喝:“尔等乞降之辈,再敢乱言,别怪朕不留情面。”
二人急忙施礼。
但并未说什么认错的话。
孙皓直接赶走了三人。
连带着陶濬也被赶走了。
时间来到下午。
不好的事再次传到孙皓耳朵里。
没错。
正是王濬楼船临建业了。
孙皓还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觉得晋军水军不多,便带着仅剩的禁军登上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