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整军经武

一路上他思绪万分,长子杨朝栋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武夫。

让他一度在继承人之位上担忧过,而如今杨可栋的表现。

让这位世袭罔替的播州王,郁结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因为杨应龙在杨可栋的身上,隐约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只是如今最紧要的麻烦还是田雌凤,对这位爱妾,杨应龙十分喜欢。

如今爱妾全家骨灰都被自个儿子扬了,杨应龙头大如斗。

不过老父亲的麻烦杨可栋并不知道,他也懒得知道。

此行收获颇丰,不光补充了3000精锐中营士卒,还把军饷的事情给解决了。

原本杨可栋手中有6400名士卒,战损了将近500人,余下5900人。

这其中除去骑兵营的2600名,剩下的都是普通步卒。

白泥县城一战,又俘虏了1000余人土司兵。

再加上如今杨应龙拨给他的3000名士卒。

如今杨可栋手中人马已经达到了10000人马!

按照杨可栋先前定下每人月俸2两的标准,这10000人光是每月军饷便要2万多两白银。

一年下来24万两白银,只多不少!

这还不算开支用度以及军械消耗,养兵就是吞金,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

月俸2两,年俸便是24两。

而24两顶的上华北地区拥地50亩旱田的小地主,整整一年的田产收入!

这其中还不算马匹成本和火器成本。

在白泥县城之时,杨可栋曾与陆光廷还有林有民等人算过一笔账。

此次于宸去西北买回来的马均为蒙古马,平均折合28两一匹。

投入6万两白银,共买了2100匹,加上从白泥长官司缴获的将近400匹战马,拢共2500匹。

战马的养护成本,算一匹马十两一年,2500匹战马即为2万5千两一年。

火炮成本其实相比于战甲就低的多了,一门虎蹲炮一般只要十两不到。

而中型的锻铁炮一般要十几两,大型的红衣炮几百两。

鸟铳与三眼铳也很便宜,盔甲略微贵一些,青衣布甲一副约12两银子。

如今左营的士卒并非人人带甲,只有骑兵营的3000人有盔甲。

古语有云“无甲不成军,言兵事者必先治其甲兵”。

而再装备7000人的部队,盔甲就得花费8万4千两白银,这还不算磨损与消耗的。

路长且艰啊。

杨可栋手中黄金白银折算在一起大约有110万两白银,42万石粮食。

快马返回白泥县城以后,杨可栋即刻召集了陆光廷与林有民等人。

他要扩军!

此时已接近酉时。

天色欲晚,太阳逐渐西沉。

得到通知的陆光廷与林有民很快便赶到了白泥县衙,依旧是在正堂中。

杨可栋正襟危坐在圈背交椅之上,眼神凌厉的看着下方的几人。

“陆将军,着人通知庞云海,让他率骑兵营剩余将士移防白泥城。”

“卑职明白。”

陆光廷应允了一声以后,杨可栋又沉声继续吩咐道:

“本使也有重任要交付于你,即日起你便返回三度关,将6000士卒分为两部,一部改建为骑兵左营,另一部建立步兵营,主将暂且由你代任。”

此言一出,堂下众人皆瞠目结舌,特别是林有民等土官。

陆光廷也很惊讶,尽管他知道杨可栋在白泥县城捞了不少银子。

可如此大刀阔斧的整军,仍旧让他觉得有些急躁了,作为如今杨可栋的心腹之将。

陆光廷不能任由他胡来,于是在众人都不敢开口之时,他硬着头皮沉声劝道:

“副宣慰使大人,末将觉得此举,有些不妥。”

“哦?陆将军觉得哪里不妥但说无妨,本使听着呢。”

杨可栋知道会有反对的声音,毕竟如此大刀阔斧的整军,的确让人心有不安。

再说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今整个左营也只有陆光廷有带兵的能力与经验。

其他人诸如段离、于宸等人,甚至包括演武选拔出的庞云海。

都是些目不识丁的粗鄙武官,字都不识几个,更别说腹有韬略这种话了。

沉吟了片刻以后,陆光廷眼神坚定的谏言道:

“大人,骑兵营新建,将官与士卒之间尚未磨合成功,再加上人才匮乏,若是强行扩军,末将怕……”

“怕什么,你但说无妨。”

看着陆光廷话说了一半犹豫不决的模样,杨可栋挥了挥手让他往下说。

而这时陆光廷才硬着头皮沉声继续说道:

“末将怕白泥城哗变之事再度发生!大人,治军需用重典,再说了,未来时日还长,何必急于一时。”

这下子杨可栋懂了,陆光廷怕是觉得他太过于急于求成了。

可惜的是二人站的角度完全不同,陆光廷的话并没有错。

但是他没有杨可栋的上帝视角,对于如今的播州宣慰司来说。

最缺的就是时间!

按照历史轨迹的发展,仅仅还有两年不到的时间,丰臣秀吉便会派兵吞并朝鲜。

而那时若是杨应龙不能将功折罪立下军功,到时候别说他杨可栋。

便是整个杨家都要被杀的人头滚滚!

杨可栋很有自知之明,起码不会自大的认为,让他以播州为根据备战六年。

便能击溃明廷集四川、贵州、湖广八省之力,出兵24万,耗银二百余万两的大军。

而且带兵的将领还是李化龙,刘铤这样的当世猛将。

因此对于陆光廷的劝说,杨可栋只能回避,即便是被人骂刚愎自用。

心念至此,杨可栋缓缓的从圈背交椅上站了起来,随后坚定的开口道:

“陆将军,本使明白你的顾虑,但是此事本使必须要做,日后你会明白的。”

陆光廷哑然,只能无奈的拱手回道:

“末将明白了。”

说服了陆光廷,杨可栋将目光看向站在一旁的林有民等土官。

他眼神略微转动了一下,接着朝林有民问道:

“林大人,做了这么久白泥县的知县,想必认识不少其他长官司的人吧?”

林有民心中一惊,作为降官,他原本就过得战战栗栗。

如今又被杨可栋这么问,怎么可能不慌张。

不过林有民到底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子,养气的功夫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