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骨骼系统

骨骼构成了人体支架,它灵活的特性使练习者能做出千变万化的瑜伽体式。其中脊柱和骨盆作为人体躯干骨骼,是瑜伽体式经常涉及的部位。本章详细讲解了人体骨骼的构造,以及脊柱、骨盆等相关知识,可以让您在瑜伽体式练习中更好地觉知身体,同时也可以通过瑜伽体式改善脊柱疼痛、骨盆异位等骨骼问题。

1.2.1 骨骼系统

骨骼的基本功能

支撑与保护 骨与骨相连构成了人体支架,它支撑了人体的软组织,使得人体的外形美观,同时承担了全身以及外界带来的重量。骨形成了空体腔壁,有效地保护了人体的重要脏器。

运动 骨骼能够为骨骼肌提供附着点;骨骼与肌肉相连接,在肌肉收缩带动骨骼实现各种动作时,起到刚性杠杆作用。

造血 骨骼内含有红骨髓,具有为人体造血的功能。

矿物质和脂肪储备 骨是人体储存矿物质的主要地点,其中含有的磷酸钙是骨骼的坚硬“水泥”。骨骼内含有黄骨髓,具有储藏脂肪的功能。

骨骼的形态与分类

骨骼的形态

长骨 纵向较长,分为骨骺和骨干,主要位于人体四肢,如肱骨、股骨、胫骨、尺骨等。

短骨 纵向较短,形似立方体或短柱,不分骨骺和骨干,如腕骨和跗骨等。

扁骨 呈板状,主要位于颅腔、体腔,它们起到保护内部器官的作用,如颅盖骨、肋骨、肩胛骨等。

不规则骨 形状不规则且具有功能多样性,如椎骨等。

骨骼的分类

人体由206块骨构成,可分为中轴骨和四肢骨两部分。

中轴骨包括颅骨和躯干骨。

颅骨 8块脑颅骨、15块面颅骨、6块听小骨(2对)。

躯干骨 26块椎骨、24块肋骨、1块胸骨。

四肢骨包括上肢骨、下肢骨。

上肢骨 4块上肢带骨(2块锁骨、2块肩胛骨)、2块肱骨、2块桡骨、2块尺骨和54块手骨。

下肢骨 2块髋骨、2块股骨、2块髌骨、2块胫骨、2块腓骨以及52块足骨。

(图中未全部展示所有骨骼)

骨骼的构造

骨骼由外至内分为骨膜、骨质、骨髓三部分。

骨膜 覆盖在骨的外周,为结缔组织,内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骨膜内层细胞可分化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参与骨的生长与修复。

骨质 表层为骨密质,致密坚硬,内部为骨松质,疏松呈蜂窝状,长骨的骨干内没有骨松质,形成了骨髓腔。

骨髓 分为红骨髓与黄骨髓,是造血的结缔组织,红骨髓位于骨松质的网眼内,有造血的功能;黄骨髓位于长骨的骨髓腔内,储存脂肪,没有造血功能,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转化为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

骨的物质组成

骨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其中有机质以骨胶原纤维和蛋白质为主,实现骨的韧性和弹性;无机质以磷酸钙和碳酸钙为主,实现骨的硬度和刚性。

骨连接

骨与骨之间借助结缔组织、软骨相连接,根据连接形式不同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运动对骨骼的影响

运动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环,加强骨骼的新陈代谢;运动可以增加骨密度,使骨骼变得粗壮坚固;运动可以使骨的形态结构产生良好的变化,提高抗压、抗弯曲和抗扭转方面的能力。

1.2.2 骨骼系统——脊柱

成年人的脊柱由26块椎骨借韧带、关节和椎间盘连接而成,是人体的中轴和支柱。

椎骨组成:

颈椎7块Cl~C7

胸椎12块T1~T12

腰椎5块L1~L5

骶骨1块S1~S5 (由5块骶椎融合构成)

尾骨1块(由3~4块尾椎融合构成)

脊柱的形态及功能

脊柱的形态介绍如下。

前面观 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第2骶椎最大,以下又逐渐缩小(与负重有关)。

椎间盘腰部最厚,颈部较薄,腰部最薄(与活动度有关)。

侧面观 四个生理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脊柱的功能介绍如下。

支撑人体,保护内脏器官,实现灵活运动。

脊柱的连接形式

椎骨与椎骨之间由椎间盘、韧带和关节连接而成。

椎间盘 也叫纤维软骨环,由髓核和纤维环构成,具有承受压力、缓冲等作用。

韧带 三长两短:三长(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棘上韧带),两短(黄韧带和棘间韧带)。

关节 相邻两椎体上下关节突构成“椎间关节”,活动度小。

椎骨的一般结构

椎骨一般由椎体和椎弓组成。

椎体 椎骨的主要承重部位,内部为骨松质,表面皮层较薄,上下表面粗糙(相邻两块椎体通过椎间盘连接,椎体后部轻微凹陷,与椎弓根形成椎孔。每个椎孔上下贯通,形成内含脊髓的椎管)。

椎弓 为弓形骨板,分为椎弓板和椎弓根。1个椎弓板上有7个突起,包含1个棘突、2个横突、2个上关节突、2个下关节突。

1.2.3 骨骼系统——骨盆

骨盆及其重要性

骨盆是由2块髋骨、1块骶骨、1块尾骨以及耻骨联合组成。其中髋骨为髂骨、坐骨和耻骨三块骨融合于髋臼。一般骨盆的几个重要骨性标志为髂前上棘、耻骨联合、坐骨结节和髋臼。

骨盆位置 骨盆处于人体中间位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脊柱连接着身体上半身,是脊柱的底座,又通过髋关节连接着身体下半身,参与下半身活动,因此骨盆是人体重要的骨骼结构。

骨盆形状 骨盆形似盆状,内部盛装了一些脏器,如肠道、生殖器官等。

骨盆分类 骨盆分为大骨盆(假骨盆)和小骨盆(真骨盆),它们的界线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围成,界线以上为大骨盆,界线以下为小骨盆。

耻骨联合 由两侧的耻骨联合面借纤维软骨连接而成,它被纤维套筒覆盖,同时由前后上下四条韧带进行加固。耻骨联合只能做轻微的运动,分娩时它可以轻度分离,增大骨盆出口横径。

骶髂关节 位于骶骨和髂骨间,由宽厚的骶髂前韧带、后韧带和骨间韧带连接。骶髂关节具有稳固性,用以支持人体体重。

腰骶关节 由第5腰椎下关节突与骶骨第1上关节突组成,体表位置大致为腰带下方两横指处,腰骶关节处于活动灵活的腰椎与固定的骶椎之间,承受着腰部活动的压力。

骶尾关节 由骶尾部前韧带,后骶尾部韧带和骶尾部外侧韧带连接,分娩时可后移,使骨盆出口前后径增大。

髋骨与脊柱间的韧带连接 由髂腰韧带(棘上韧带)、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连接,其中坐骨大孔由骶棘韧带和坐骨大切迹围成,坐骨小孔由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和坐骨小切迹围成。

骨盆前倾和骨盆后倾

骨盆在中立位的时候,髂前上棘及耻骨三点形成三角形平面时,若髂前上棘高于耻骨,则为骨盆前倾,反之为骨盆后倾。骨盆前倾7~15度属于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