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爻位

六十四卦各具六爻,若将其位序两两并列,体现着三级层次。古人将初、二两爻象征“地位”,三、四两爻象征“人位”,五、上两爻象征“天位”,三者合称为“三才”。《易·系辞下》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初、上两爻虽为一卦之本末,然把握一卦变化的精髓,却需从中爻下手。中爻,亦称间爻,是指二至五爻。二、五分居内外卦之中位,因易贵中,故二多誉而五多功,如蒙img之九二爻辞“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损img之六五爻辞“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三、四为人位,故三多凶而四多惧,如师img之六三爻辞“师或舆尸,凶”、晋img之六四爻辞“晋如鼫鼠,贞厉”。

《易经》三百八十四爻中,凡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均称位当、得位或得正;凡阳爻居阴位、阴爻居阳位,皆称位不当、失位或失正。得位之爻,象征事物发展遵循正道,顺应规律;失位之爻,则象征事物发展背离正道,违逆规律。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易经》中,得位与否,并非判断诸爻吉凶利弊的绝对标准,在各种因素、条件的影响下,得位之爻有转失位的可能,反之,失位之爻亦有转得位的可能,故各爻辞中常有警醒、诫勉之辞。另外,《易经》卦爻辞中还有当位、不当位和未当位之辞。当位与位正,不当位、未当位与位不当的辞义皆有所不同。位当、位不当是指得位正与不正,而当位、不当位、未当位大多数情况下与得位正与不正无关。比如,需img之上六,以阴居阴,虽得正得位,但仍谓之为不当位。在当位、不当位和未当位之辞中,位,一般是指五之君位。

《易经》中,六十四卦由八卦相叠而成,居下者,称为卦之下体、下卦、内卦,居上者,称卦之上体、上卦、外卦。从爻位来看,二爻在下卦三爻的中位,五爻在上卦三爻的中位,中位象征事物守持中道,行为不偏不倚。凡阳爻居中位,象征具有刚中之德;阴爻居中位,则象征具有柔中之德。若阴爻处二位或阳爻处五位,则既中且正,象征具有中正之德,最为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