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5年春,刘邦接连收降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昌、魏王豹和殷王卬五个诸侯,得兵56万。同年四月,刘邦乘项羽集中力量攻打田荣之机,率兵伐楚,轻而易举地攻下了楚都彭城。刘邦被这胜利冲昏了头脑,整日置酒高会,全然不顾强敌在侧。结果项羽闻知彭城失陷,立即亲率三万精兵,从小路火速赶回。刘邦数十万乌合之众难以协调指挥,粮饷不济,很快就被楚军杀得大败,连老父妻儿都丢了,只带着张良等数十骑仓皇逃至下邑。
此时的刘邦惊魂未定、心灰意冷,他靠着马鞍问张良:“我想拿出函谷关以东,作为封赏,请问,谁能和我一起建功立业呢?”张良答:“九江王英布是楚国的猛将,但与项羽有些隔阂。另外,彭越在梁地造反,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利用。而汉王的将领里面,只有韩信可以委以重任,独当一面。如果把函谷关拿出来作为封赏,那么应该封赏给这三个人。这样,楚国肯定可以打败。”这就是著名的“下邑之谋”。刘邦听了转忧为喜,立即采纳。派随和去游说九江王英布,又派人联络彭越。再委派韩信率兵平息魏豹叛乱,攻打代、赵、燕、齐等地。最终帮助刘邦打败楚军,平定天下,正是这三人的功劳。
“下邑之谋”虽然只是张良仓促间勾勒出的一个军事联盟,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张良的深谋远虑。刘邦正是凭藉着与韩信、英布、彭越等人结成的军事联盟,扭转了战局,转守为攻,最终取得了垓下大捷。
公元前204年冬,项羽在荥阳围困刘邦,情况紧急。刘邦忧虑万分,与郦食其商量如何削弱楚军。郦食其献计道:“从前,商汤灭了夏桀,把夏朝的后代封在了杞国。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把商朝后代封在了宋国。秦廷无道,灭亡六国,六国后裔却无立锥之地。陛下如果能重新拥立六国的后代,使他们接受陛下的印绶,服从陛下的安排。这样一来,六国的君臣百姓必定会感戴陛下的恩德,必定会向往陛下的德义,甘愿做陛下的臣民。随着德义的推行,陛下就可以南面称霸,那么楚王也必定会打扮得整整齐齐地前来朝拜。”刘邦听了这番鼓吹说:“好,赶快刻制六国印信,先生带着印信给六国后裔送去。”
郦食其还没走,张良就从外面回来,拜见刘邦。刘邦正在吃饭,随口说:“有个客人为我设计了一个削弱楚军的办法。”接着,就把郦食其的话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张良,还问道:“你觉得怎么样?”张良忙问:“谁为陛下筹划这个计策,要是按照这个计策,陛下的大事就要完蛋了。”刘邦大惊失色,问:“为什么?”
张良回答:“臣请求借用陛下的筷子,为陛下一一分析。第一,古时,商汤、周武推翻夏桀、商纣,为他们的后裔分封国土,是因为他们能够致夏桀、商纣于死命。现在,陛下能够致项王于死命吗?第二,当初周武王攻入殷朝的都城,表彰商容的德行,释放了被囚禁的箕子,修葺比干的坟墓。可是如今陛下能修葺圣人的坟墓,表彰贤人的德行,在智者的门前向他们致敬吗?第三,当初周武王曾发放巨桥粮仓的粟米给百姓,把鹿台上的财宝赏赐给臣下,这些陛下能做到吗?第四,殷商灭亡以后,周武王改战车为乘用车,倒置兵器,盖上虎皮,表示停止战争,偃武修文,这些陛下能做到吗?第五,周武王把战马散放在华山的南边,向天下宣示,战争已经结束。可是如今陛下也能马放南山阳坡吗?第六,周武王把运军粮的犍牛放归桃林,向天下宣示,不再需要运军粮,可是如今陛下也能牛息桃林荫下吗?第七,天下的游士背井离乡,随从陛下走南闯北,风餐露宿,只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到封侯、封地。如果封了六国的后裔,哪里还有土地封给他们?而且天下的游士可以各自回乡去侍奉他们的君主,伴随他们的亲人和旧友,那么,谁和陛下一起打天下呢?第八,如今楚军如此强大,六国只能臣服于楚国,陛下还如何让六国臣服?所以说,如果陛下采用这个计策就完蛋了。”刘邦后怕,一点饭也吃不下,吐出嘴里的食物,大骂道:“混账儒生,差一点坏了老子的大事!”于是马上下令,销毁了那些印绶。
这就是著名的“画箸阻封”。张良的分析,字字珠玑,精妙至极,且切中要害。尤其重要的是,张良认为封土赐爵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奖掖手段,赏赐给战争中的有功之臣,使分封成为一种维系将士之心的重要措施。相较他之前处心积虑地“复韩”的思想认识,显然是一个飞跃。而郦食其提出的分封制是历史倒退,诸侯王有兵权,有地盘,是一个独立王国,可以和中央分庭抗礼,对中央集权构成巨大威胁。号称“高阳狂生”的郦食其也是个颇有才能的辩士、谋臣,出的这个主意却是个昏招,只能说明智者千虑必有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