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皇后的请求
- 大宋:从帮宋徽宗处理朝政开始
- 有道长言
- 1883字
- 2024-09-04 00:21:34
“官家………”
尽管王妙歆有心相劝,但见赵翊态度坚决,自知再说下去也改变不了官家的决定。
虽然有些失落,但也不敢再忤逆圣意。
赵翊见状便象征性安慰了几句。
一阵对话后,王妙歆忽然又想到了什么,犹豫良久,还是开了口。
“臣妾还有一事。”
赵翊疲于应对,虽然心累,但还是允其发言。
“说吧。”
得了官家首肯,王妙歆这才道:“尚书左丞蔡卞前不久上书,进言要授予王庆西上閤门副使的官职。”
授予官职?
听到有关朝政,赵翊终于将注意力集中了些。
蔡卞倒是在童贯给他拿来的案卷看过,只是……………
王庆是谁?
他将记忆全部搜刮了一遍,却还是对此人毫无印象。
王妙歆,王庆。
都姓王,莫非有些什么沾亲带故的关系。
赵翊开始各种猜想。
对面的皇后还等待着他的答复,但奈何他实在不知,又担心说漏了嘴,为了不显得可疑,赵翊便反问一句,将这话题又抛了回去。
“皇后是如何得知的?”
王妙歆随即认真回着:“前一段时日蔡卞上书大娘娘,而后大娘娘又告知了臣妾。”
上书大娘娘………
那应当还是向氏执政期间,很大几率,是在他替任皇帝之前。
虽然信息已经逐步收拢,但奈何仍不知道王庆为何许人物,鉴于目前所知甚少,赵翊一时之间也不好随意开口。
为了套出更多的消息,他有意道:“确有此事。”
而后便闭口不言,等待着面前的皇后开口,再多透露一些信息。
见官家竟然对此事颇有印象,王妙歆心中惊讶。
蔡卞是在大娘娘执政期间上书此事,劄子都由大娘娘过目。
可没想到官家竟然也知晓此事,想来也是考量过的。
心里隐隐有了期盼,王妙歆带着些许的希冀开口:“臣妾恳请官家,不允此事。”
这都是什么情况?
赵翊心中无奈。
他知道的信息太少,加之王妙歆又冷不丁的来了这么一句,心中更添烦扰。
稍加思索后,赵翊决定先按兵不动,看能不能继续套出些话来。
“皇后何出此言,王庆此人有何不妥之处。”
赵翊继续拖缓。
只见王妙歆果然上道,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认真的给赵翊送上期待已久的“答案”。
“王庆是臣妾的兄长,虽然按旧制,当授予官职。”
原来是兄长………………
王妙歆这句话一说出口,一直苦于不知王庆为何许人物的赵翊豁然开朗。
没想到刚刚胡乱一猜竟还真猜对了,此人还真是王妙歆的亲戚。
只是,为何要反对自己亲哥被朝廷授予官职一事?
赵翊第一反应有些稍稍惊讶,他仔细瞧了一眼王妙歆。
但很快,王妙歆就给出了答案。
“王庆乃膏粱子弟,好逸恶劳,玩事不治,甘酒嗜音,贪图耳目之欲。”
“能力不济,实在不堪担此官职。”
因为品行不端,便阻止朝廷授予官职?
赵翊沉思片刻。
王庆是皇后王妙歆的兄长,属于外戚,则朝廷按礼制准备授予其官职。
閤门司为负责官员朝参、宴饮、礼仪等事宜的机关,其内部官员大多由外戚勋贵充任,而閤门司的正副本职官员并不负责閤门司事务,只是以此本官享受官员的俸禄待遇。
东西閤门使大多没有真正的职权,上閤门使成为一种地位身份的象征,王庆身为一国皇后的兄长,朝臣自然便依礼上奏,请求授予其右上閤门副使一职。
这种空有荣誉的虚职大多都是皇帝笼络权贵,平衡朝政的手段。
但却也是冗官的表现。
赵翊并不赞同宋这种设置大量虚职的做法。
宋朝的官、职、差遣分离制度虽然为宋朝的稳定立下了巨大的功劳,但同时也导致了严重冗官问题。
“王庆毕竟是你的兄长,朕多少应当照拂些。”
赵翊只是说了一句态度模糊不清的话。
为了测试王妙歆是否真心谏言,他又补了一句。
“况且閤门司的正副使皆乃虚职,不掌实权,王庆无能倒也无伤大雅。”
谁知王妙歆再次开口。
“臣妾为一国之后,而王庆毕竟为臣妾之兄,一言一行不比寻常。”
“平日兄长所为已经遭人诟病许久,若是再授予其西上閤门副使的官职,早晚会生事端。”
“届时恐怕便昭然若揭,人人皆知。”
原来如此,赵翊仔细一想,便也就理解了王妙歆为何如此。
王庆身为外戚被朝廷授予官职,而其本身品行低劣,若是惹出了什么祸事,那恐怕更是不妙。
见官家迟迟未曾应允,王妙歆又道:“无才无德,身无长处却身居此位,难免令世人寒心。”
赵翊反问:“皇后这么做,难道不怕寒了王氏的心。”
王妙歆却摇头道:“相较于王氏,臣妾更担心天下学子寒心。”
赵翊也并未即刻答应,只是摆手道:“朕会考虑此事。”
他没有给予肯定的答复。
王妙歆见状也未曾多言,俯身行了一礼后便退出了殿内。
童贯在殿外左等右等,终于瞧见殿门打开,心里这才敢缓出一口气。
“务必照看官家按时服药。”王妙歆离开前只留下了这么一句话。
“这是自然。”童贯恭敬应下。
待王妙歆走后,童贯脚下生风,迅速进了殿内。
…………………
经过刚刚同王妙歆的一番谈话,赵翊突然想到了什么。
如果这样算的话,陈茗道也算是外戚。
虽然此时陈氏早逝,身份也还只是太妃,未曾追封皇太后,但陈氏毕竟是赵佶的生母,陈茗道也是其亲舅。
莫非也是虚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