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篇第二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gǒng)之。”

[注释]

①北辰,北极星。②所,处所。共,即“拱”。

[提示]

本章是纲领性的一句话。众星拱北斗,似乎就是诸侯朝拜的情景。一般说,主要靠道德治国是有困难的,只在当时的情况下,有它的针对性。参见前面序言所述。世界著名诗人歌德称赞孔子是务实的哲学家、道德的哲学家。埃及的金字塔,塔尖指向北极星。相传国王死后,灵魂就归向那里。这里是以北辰喻专制政治。

[译文]

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就像北极星待在它的位置上,所有的星都朝着它。”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注释]

①三百,《诗经》共三百零五篇,举其整数,便简称三百。后来《唐诗三百首》等便是取这个传统的数。②一言以蔽之,即以一言蔽之。言,句,有时“一言”指一字。

[提示]

孔子的概括力很强,从他的学说到他的许多学生,种种人和事,他常常用一两个字或一两句话揭示出来,简明而深入。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概括它,可说是‘思想纯正无邪’。”

2.3 子曰:“道(dǎo)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注释]

格,归顺,来归。

[提示]

本章把法治与德政做了比较。儒、法两派的对立,后来就愈演愈烈。孔子在世的时候,法治的学说已经提出,看来他这里的话,也是有所针对而发的。

[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来引导他们,用刑法来调整他们,人们免于罪过,却没有羞耻之心;要是用道德来引导他们,用礼教来调整他们,人们有羞耻之心,而且能够归顺。”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

①有,同“又”。②立,在社会上立身处世。《季氏篇》载孔子告诫儿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即学了诗书,懂得礼义,才能立身言事。③耳顺,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即对世事完全通情达理了。一般有哪些情况耳朵就不顺了呢?例如对别人说自己的坏话感到刺耳,自己意气用事,对人拒之门外,就什么也听不进去了;又如抱有成见,主观地偏听偏信,就只能听进一个方面的话。所以,耳顺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就天命来说,就是能顺天意了。顺应事态的发展,把它看作老天的安排。孔子一生听到的逆耳之言是很多的,子路给他挡了不少驾,子路先死,孔子闻讯后这样说:从我得子路以后,“恶言不闻于耳”。④不逾矩,不超越规矩。即使是随心所欲,也不越规,世上的规矩,完全化在自己的身心之中了。

[提示]

这是孔子一生治学的深切感受,自然是晚年的言论了。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习,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五十岁时懂得世事的发展,都是老天的安排,六十岁时一切的话都能听得进去,七十岁从心到身,自由动作,不越规矩。”

2.5 孟懿(Yì)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①孟懿子,姓孟孙,名何忌,懿是谥号,鲁国大夫。他是长期把持鲁国国政的“三桓”之一(见序言),社会地位很高,故孔子回答他的问题要用“对”字。《左传·昭公七年》载孟懿子的父亲孟僖子临终时要他去向孔子学礼。所以,孔子这里的回答是再切合不过的了。②违,违背。当时说违,一般便是指违背礼节。③樊迟,孔子学生,名须,字迟。御,驾车。孔子出门,多是学生驾车,师生在车上时有对答。

[提示]

三桓长期在鲁国掌政,鲁君都得听他们的,不能违拗他们,他们违礼的地方就太多了。孔子答话中省了“礼”字,告诉樊迟时,一连重复三个“以礼”,很有修辞的讲究。

[译文]

孟懿子问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樊迟说:“孟孙向我问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怎么个说法呢?”孔子说:“父母活着,按规定的礼数侍奉他们;死了,按规定的礼数埋葬他们,按规定的礼数祭奠他们。”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注释]

①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②唯,只。其,指父母。唯其疾之忧,即唯忧其疾。尽孝的人,别的都可以侍奉周到,只愁疾病是没有办法的事,生老病死,谁都难免。

[提示]

本章与上章对照,父子二人先后问孝,回答不一,可知孔子回答问题都根据提问者的情况,因材施教,说话针对性很强。

[译文]

孟武伯问孝。孔子说:“对于父母,只愁他们发病了。”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

①子游,孔子学生,姓言,名偃,字子游,吴国人。孔子认为他“习于文学”,即熟悉文献上的学问。②是,这。③敬,严肃认真。

[译文]

子游问孝。孔子说:“如今讲究孝顺的做法,这可以叫作能够养活父母。犬马直到老了都能得到饲养;没有严肃认真的心,拿什么去区别对人与对牲畜呢?”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àn)。曾(zēng)是以为孝乎?”

[注释]

①色,脸面表情。参见前1.7“贤贤易色”。可见脸色也是要注意的。②馔,吃喝,动词。名词指食物,常指佳肴,即好饭好菜,故作动词时也区别于一般的吃喝,该为“享用”之义。③曾,竟。

[译文]

子夏问孝。孔子说:“难在尽孝者经常有愉快的神色。有差使,儿女们去效劳;有酒有食,老人们享用。这样竟就可以称为孝道了吗?”

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释]

①回,姓颜,名回,字子渊,又称颜渊,鲁国人。他是最信奉、最忠实于孔子学说的人,是孔子屡加赞赏、最感得意的学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也把他排在第一位,比孔子小三十岁(有些人考证说应该小四十岁)。他身体不好,生活也苦,营养差,英年早逝,三十二岁而死。②愚,从“心”,“禺”声。禺,猕猴之属。因此把事理不通达、不理解、无反应之类的情状称作愚。颜回终日不违,故说如愚。③省其私,反省他私下独处时的言行。

[译文]

孔子说:“我整天和颜回谈话,他从没有反对意见,像个笨人。等他回去反省自己私下的言行,还很能发挥,颜回呀,不笨。”

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sōu)哉?人焉廋哉?”

[注释]

①以,用。所以,用来……的办法。②焉,怎么,疑问副词。廋,隐蔽,动词,名词指偏僻隐曲的场所。哉,感叹语气词。

[提示]

本章讲怎样去考察一个人。“所以”“所由”二词均无上下文可联系,即取其常用义。

[译文]

孔子说:“看他做事所用的办法,观察他的由来经历,审度他的心志,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这个人怎样隐蔽得了呢?这个人怎样隐蔽得了呢?”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注释]

故,原来的,此指已经学得的知识学问。

[提示]

本章讲为师者的治学。8.17章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犹恐失之,就是要温故,总像赶不及,就是要知新。又19.5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日知其所亡(即“无”),即为知新,月无忘其所能,即温故。后来朱熹发挥说:“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这就说得更圆满了。

[译文]

孔子说:“温习原有的知识,并且了解新的学问,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2.12 子曰:“君子不器。”

[注释]

不器,古语中“不”字可加在一个名词之前,现在很少这样说了,如说“国不国”,即国家不成个国家,“君不君”即君主不像个君主。不器,即不能做成个器具。器具只是派个一定的用途,否则成了废物。一个人学个什么手艺,掌握个什么工种,成为有用之人,对于君子,就不能这样要求,主要要看他的仁义道德、学问修养,所谓君子之学“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参看9.6章,那里说君子的技能“多乎哉?不多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能学成个器具一般的东西。”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提示]

在言和行的先后、虚实、轻重以及两者的关系方面,孔子说了很多话,如4.22章“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4.24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14.27章“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5.10章“听其言而观其行”。

[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先把要说的话做到了,然后才跟着行动把话说出来。”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注释]

周与比,都是人际关系亲密之义。周,字形上从“用”从“口”,即偏重于言行方面,词义比较抽象深刻。说周密,还往往比较精细。比,字形上从两个向右的“人”字,二“人”为“从”,反“从”为“比”,词义比较具体,如指两人或两物形体上的相连,如说比邻、比目,往往还指反面意义的相从,即有贬义,指不正当的亲密关系。这里结合君子、小人,有的解释君子是义的结合,小人是利的结合,或说“周”是公的结合,“比”是私的结合。

[译文]

孔子说:“君子亲密结合,而不是勾结一起;小人勾结一起,却不是亲密结合。”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注释]

①罔,即“惘”,迷惘,糊涂。②殆,危险。

[译文]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越学越糊涂;光思考而不学习,那就有危险,会想入非非,走上歧途。”

2.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注释]

①异端,歪道邪说。端,开端。异端,两头之义,即不取中间,走极端。②斯,就。已,完结,消除。

[提示]

孔子的时代,百家争鸣的局面还没形成,但是学说观点上的斗争,并联系到政治,却总是很激烈的。就从《论语》看,不同思想和政治观点之间的对立,就摆得很鲜明。孔子的措辞也绝非轻描淡写。

[译文]

孔子说:“对于邪说异端展开进攻,祸害就可以消除。”

2.17 子曰:“由!诲(huì)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

①由,孔子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鲁国人。他是孔子身边十分活跃的人物,给孔子帮了很大的忙。年龄上,他仅比孔子小九岁。他对孔子的学说则是“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过去人们总是对他取喜爱和推崇的态度,无论如何他还是属于七十二贤人之列。实际上,看看他的行为,则是颇有可非议之处的。他当季氏的家臣,这季氏则是孔子很不感冒的人物,仁义礼乐,他哪一条也站不住。子路死于卫国的内乱,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呢?历史上的记载是很具体的,却谁也不多做评论。那是一场父子争位之战,流亡在外的父亲发难(《左传》《史记》都说父亲的行为是作乱),攻打已经在位十二年的儿子。一打起来,那就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了,还有什么仁义礼乐可言?子路便英勇地死于其中了。孔子对这种死也没有说话,实际即是不赞赏的。②诲,教。今曰教,古曰诲。女,此即“汝”。③是知也,这一个“知”字,跟前五个“知”字意义不同,是“明智”之义。《论语》无“智”字,均作“知”。

[提示]

本章孔子对子路所说的话,是一句至理名言。要分清究竟是知还是不知,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意识问题。

[译文]

孔子说:“由!教你的东西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

2.18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quē)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

①子张,孔子学生,姓颛(Zhuān)孙,名师,字子张,陈国人。干,寻求。禄,官吏的俸给。②阙,同“缺”,空着。阙疑,对疑难不解的问题就空着,待解。下句“阙殆”,“殆”亦“疑惑”之义。③尤,过失,错误,此作名词,动词为“责备”之义。寡尤,减少了错误。

[提示]

过去人们都不讳言干禄,宋儒才讳言禄与仕,轻视事功。干禄之道,本章说要求之于自己,“君子求诸己”,努力在言行中减少过失。

[译文]

子张学习求官职得俸禄的办法。孔子说:“多听听,有疑问就保留,谨慎地谈谈无疑问、有把握的东西,就能减少错误;多看看,保留疑问,谨慎地实行无疑问的事,就能减少后悔。言论少错误,行动少悔恨,官职俸禄就在其中了。”

2.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释]

①哀公,鲁国囯君,姓姬,名蒋,鲁定公之子,在位二十七年(前494 ~前467年),哀是他的谥号。他有一个至死未了的心愿,就是要讨伐几代把持鲁国政权的三桓,结果露了破绽,反遭三桓攻击,死于患难途中。大约就是这个缘故,谥号便为哀公。②举,提拔。直,此指正直的人,名词。错,即“措”,安置。诸,“之于”二字的合音,意义和用法也等于“之于”,用在句末时便等于“之乎”。枉,曲,此指歪人。

[提示]

本章讲“举贤才”,再参见12.22章。这里突出一个“直”字,这个字的分量很重,道德的德字本作“”,从心,直声,它的上半部分就是一个“直”字,心直就是德。语源和文字反映,在我们民族的传统观念中,这个“直”字很重要。至于什么是正直,就有不同观点了。有一场生动、尖锐而持久的辩论,就是关于楚国一个“直躬者”的争执,参见13.18章。

[译文]

鲁哀公问道:“做些什么,民众就能服从呢?”孔子恭敬答道:“提拔正直的人居于歪人之上,民众就服从了;提拔歪人居于正直人之上,民众就不服。”

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

①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三桓之一,排行第三。季康子是鲁哀公时鲁国的主要执政者,他位居正卿(像丞相那样,只在一人之下的位置),但是鲁哀公也得听他管。如哀公跟越国的太子很好,太子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哀公,并且多多地给他土地。季康子害怕哀公的力量强大,就设法制止了这件婚事,哀公也没有办法。季康子和哀公同年(前467年)去世。四月季康子死,看来就是趁此机会,哀公想依靠越国的力量来赶走三桓,事败,秋天他也遭难了。这时候孔子已经去世十年。孔子看出鲁君与三桓之间的矛盾终究要爆发,则是由来已久了。了解这些情况,有助于我们了解《论语》。孔子对待季氏的态度是委婉、复杂的,因为他们师生都居于季氏的权势之下,有些学生还直接在季氏那里效力,季氏也往往有事就来找孔子,在这种情况之下,孔子怎样给季氏讲仁义道德,就远不是跟弟子们一起那么单纯了。②以,而。劝,鼓舞,勉励。③善,善人,此作名词。不能,没有能力的人,亦为名词。

[提示]

本章回答季康子的问题,更是“君子求诸己”的思想,并且把问题说得更具体、更实在了。

[译文]

季康子问道:“要使民众对上认真、尽心尽力,而且受到鼓励,该怎么办?”孔子说:“你面对民众是严肃庄重的,民众对待政令也就认真了;你孝顺父母,爱护幼小,他们也就忠诚了;你提拔好人,教育无能的人,他们也就会受到鼓励。”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xī)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yì)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注释]

①或,有人,代词。有时代替事物或时间地点,讲成“有的(事情或东西,时间或处所)”,视上下文所指而定。②奚,为什么,怎么,作疑问副词或疑问代词。③乎,感叹语气。④施,延续,扩大。有,名词词头,无实在意义,如还可说有国、有苗、有民等。⑤其,表反问语气。前一“为”字,算是。

[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夫子为什么不去从政?”孔子说:“《尚书》上说:‘孝呀,惟有要求孝顺,再能对兄弟友爱,把这些带到政治中去。’这也就是参与政治了,还要怎么才算是从政呢?”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ní),小车无(yuè),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

①而,连接词,往往加于主语和谓语之间。本来说“人无信”,直截了当,现在加了一个连接词进去,使人感到是把主语和谓语分成两节,然后连接起来。分成两部分,就是在表达上要强调一下。同时,“而”字往往连接意义并列、结构相同的部分,“无信”是动宾结构,就使人感到前一个“人”字也有动宾的意味,即为“做人”之义。故这种“而”字在表达上有细致的讲究。《诗经·相鼠》有“人而无礼,胡不遄死?”“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就是受到这类句式的影响。②,车辕前驾住牲口的地方都有一道横木,横木两端与辕相接处都有活塞,从而带动车辕,拉车前进,这横木两端的活塞,牛拉的大车上的称,马拉的小车上的叫,这是牛马拉动车子的关键所在。

[提示]

本章可参看12.7章。

[译文]

孔子说:“做人却不讲诚信,不知道怎么行。大车没有,小车没有,还怎么拉车走呢?”

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释]

①世,三十年为一世,“世”字的上半部就是“卅”。从下文看,可知“十世”只是泛指久远的后代。也,表疑问。②夏、殷、周为古之三代。因,因袭,继承。③损益,减和增。④其,恐怕,大概,表推测的语气。或,有的(此指朝代)。⑤虽,即使。

[译文]

子张问道:“久远到十个朝代以后的礼制还可以知道吗?”孔子说:“殷代继承夏代的礼制,废除的和增设的,都还可以知道;周代继承殷代的礼制,废除的和增设的,也都可以知道。今后有朝代接着周代下去,即使一百代,大概也是可以知道的。”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诌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注释]

鬼,古时人死都叫鬼。鬼,归也,精魂所归。大多指已死祖先而言。

[提示]

《左传》有所谓“民不祀非族”,只祭自己宗族的鬼神,超出分内的祭祀也无福可祈求。本章所述二事似乎互不相干,前者是不当为而为,后者是当为而不为,对照而言。

[译文]

孔子说:“不是自己族里的鬼神也祭祀了,就是献媚。眼见合乎道义的事也不去做,就是懦弱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