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领悟

广泽湖乃是元国境内最大的湖泊,据说有近九百万亩之广,不知多少百姓赖其维生。

日出时分,千里光泽烟波浩荡,薄雾冥冥,早有渔民乘船入湖,撒网捕鱼。

公冶离在湖畔青石上睁开眼睛,缓缓吐出一口气来。

他近来修行《虹光观想法》时,脑中清凉之意窜起,却不像往常那般四散消失,而是汇聚在眉心附近,仿佛那里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存在一般。

眉心三寸藏紫府。

公冶离知道,修行炼神心法近八年,他终于把握到了一线定位紫府所在的机会。

他起身伫立,眺望广泽湖,喟然一叹:“不知不觉,便过去八年了。”

定位紫府的契机已然出现,开启紫府、激出神识,也就遥遥在望了。

来日方长,他这次模拟,也算是有登临武道绝顶的机会了。

天色方明,公冶离回了自己的湖畔小屋,将他花费了半年时间方才写完的《异日游记》初稿取了出来。

他在元国过去所见种种,实则都是现实的未来。所谓“异日”,恰如其分。

这本游记对公冶离的意义,对外人无足道也。

重审初稿、润色修缮之后,公冶离便誊抄了一份,送给了当初建议自己写游记的教书先生。

教书先生翻阅过后,笑道:“小友行文平白,对国内各大山川河流方位走向记叙之详实,此前未有过。此书若是仅限你我,倒是可惜了,小友不妨去出版,也可挣些钱财、补贴家用。”

公冶离摇头道:“出版开销甚大,还是免了。”

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公冶离还是占了当初给王优文当族塾伴读的便宜,方才有了读书识字的能力。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能识字已是了不得了。买书、甚至写书出版,就更是奢望了。

公冶离虽然不算缺钱,但也没兴趣就这样将钱花销出去。

教书先生闻言却笑道:“小友深居浅出,纵情山水,看来对现今之天下不甚了解了。”

“此话怎讲?”

公冶离虽然游历天下,但对于江湖上的各种大事,他可是一件也没有放过。

教书先生道:“定尘宗溪桥一脉的造纸坊两年前便开发出了新的造纸技术,如今通过万通商行出版书籍比往年可便宜了不少。”

“小友这游记之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孤本,若能出版,定能获益甚丰。”

公冶离将信将疑,带着手稿去了最近城里的万通商行,打听出版书籍的事情。

若这真能赚点钱,那何乐而不为呢?

商行掌柜翻阅了两篇游记后,当即拍板决定出版。

公冶离询问了一番费用,掌柜道:“鄙人对先生的游记是有信心的,不过具体如何,还要看到时城里读书人的反馈。”

公冶离斟酌道:“不知出版的具体费用如何?”

“初期先印两百本罢,按照客官的游记篇幅,总共600文钱便可。”

公冶离一愣:“这么便宜?”

他这些年游历江湖,偶尔也遇到过拦道打劫的土匪之类的货色,零零散散也攒下了上百两的身家。

600文钱的出版费,他还真不放在眼里。

掌柜笑道:“新造纸技术改良之后,年前青国又有新的印刷技术流传开来,如今出版书籍的费用还不到过去的一成,先生也是赶上好时候了。”

公冶离听着这话,若有所思。

放到八年前,如果跟人说“出版书籍的成本会降低到不足现在的一成”,只怕会让人觉得是痴心妄想。

但仔细想想,造纸也好,炼药也罢,甚至武功的诞生,似乎都是这样。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过去看起来难如登天的东西,在未来的某一刻,忽然都变得稀松平常了起来。

公冶离忽然感觉,自己似乎完全不用在模拟中追逐那些精密的、顶尖的东西,并为此承担极大的风险。

他要做的,只是等待时间流逝。

一些未来看似稀松平常的东西,譬如眼下的造纸、打印技术,放到过去,都是十足的顶尖产品。

公冶离将出版游记的事情敲定后,又询问起了造纸、印刷技术的具体变化。

具体的工艺流程,掌柜并没有同公冶离叙说,但成本数额上的变化,是掌柜引以为豪的事情,他自然没有藏着掖着。

“过去造纸,单是反复浸泡、晾晒这个过程,少说便要持续一日时间,费时费力不说,天色稍差些,大半产品还得沦为废料。至于整个造纸的流程,至少也要三日。”

“如今的新技术直接过程缩短到了一日,而且成品极为稳定,不受天色影响……”

“至于印刷,则是主要归功于油墨配方和装订技术的更新……”

听着掌柜的侃侃而谈,公冶离算是对印刷这一行当的进步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生产成本降低也就罢了,就连生产所需的时间也极大程度的缩短了。

他惊讶于造纸、印刷技术的变化,也期待着这种变化到底会对天下产生何种影响。

同时,更下定了决心,这次模拟,一定要活到寿终正寝,看看“未来”到底如何。

“所以初版约莫何时能出来?”

掌柜的拍着胸脯道:“至多五日。”

五日后,《异日游记》正式出版。

三日后,初版《异日游记》销售一空。

公冶离的《异日游记》中,非但有山川奇险,更有轶事志怪,而且行文平铺直叙,大凡识字,皆可通阅,这本身就符合一部畅销书的特质。

商行掌柜当机立断,一次性给公冶离支付了四十两银子的费用,买断了《异日游记》的后续出版。

公冶离也乐得如此。

据他所知,读书人写书作文,谋财其次,最主要的还是求一个名分。

事实上,写书就不是一个挣钱的行当。

一本书若是大受欢迎,别处自也可以印刷贩卖,那些钱可到不了作者手上。

趁着出版火热,捞一笔便是了,就当是修身养性之余,赚点外快。

八年修持,总算有了定位紫府所在的契机,公冶离自然不着急再度踏上旅程了。

他就在广泽湖畔隐居下来,每日练拳、运功之外,多数时间都用来修行《虹光观想法》。

那一股深藏在脑海中的清凉之意也越发汇聚,隐约间集中于一点,仿佛泥沙淤积、河流堵塞,有种不吐不快之感。

修行炼神心法八年有余,紫府所在就此被公冶离彻底确定。

“八年修行,水到渠成……”

公冶离叹了口气:“有了模拟经验,但愿现实修行不会如此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