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病因

精神错乱、疯狂、焦虑、非理性恐惧、无休止的抑郁、成瘾、自杀:精神疾病在地球上的每种人类文化中都有记载,可以从当今一直追溯至古代。虽然我们看到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正在上升,但这些远非新的疾病。然而,“精神疾病的病因是什么”这个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古代的学者、哲学家和诗人,以及现代的神经科学家、医生和心理学家都在不懈地研究这一问题,但都没有得出确切的答案。

过去几千年,人们提出了诸多理论。在古代,精神疾病大多被视为超自然力量的结果。上帝的惩罚是一种普遍的看法,恶魔附身的观点也风行一时,而驱魔是首选的治疗方法。虽然在历史长河中这些观点一直存在并反复出现,但自从人们摒弃超自然观点,开始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待疾病,一种更科学的态度就出现了,“精神疾病是一种医学疾病”的概念也随之诞生。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就是严谨地对待精神疾病的人之一,他推测精神疾病可能是由身体中的四种重要液体,即“体液”的失衡造成的。该观点认为,黑胆汁过量会导致抑郁症或忧郁症;事实上,“忧郁”一词源自希腊语,其词源的意思便是“黑胆汁”。(有趣的是,身体物质——尤其是粪便,因为它与肠道微生物组有关——又重新出现在精神疾病的理论中。稍后将对这一点进一步详述。)正如医学的诞生改变了人们对精神障碍的看法,心理学领域的发展自然也是如此。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即精神障碍是由无意识的欲望或冲突造成的,他从非物理实体或力量的角度界定精神的工作原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此后,其他心理学理论也随之发展,许多理论试图在我们对行为和神经科学了解的基础上,更“科学”地解释精神疾病。例如,现代认知或行为理论可能将焦虑症视为内化思维模式的结果,或者主张通过改变某些行为来改变心理体验。虽然心理学理论至今仍用于治疗,但大多数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都不相信这些理论能解释一切精神障碍。从19世纪中叶至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精神疾病至少与一些生物成分有关或受其影响。化学失衡、大脑变化、激素、炎症和免疫系统问题都可能诱发精神疾病。然而,该领域的一些权威人士认为,心理状态的物理模式过于“简化”,表示该模式将人类行为、情感和经验的复杂性简单归入化学或生物学层面,然而人类的经验不能单纯地用分子来解释。

1977年,内科医生、精神病学家乔治·恩格尔博士提出了一个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的精神疾病成因工作模式。恩格尔博士称之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型”。1该模型认为:(1)生物因素,包括基因和激素;(2)心理因素,如教养和僵化的信仰;(3)社会因素,如贫穷或缺乏朋友,以上这些因素可以共同作用导致特定的个体患上精神疾病。另一个流行的模型是“素质——应激模型”。“素质”指的是易生病的生理倾向,如基因或激素失衡。在这一模型中,应激可以是环境中的刺激因素,如被解雇、吸毒甚至感染,它们会促使已有患病倾向的人真的患病。这一模型假设大多数患有精神障碍的人都有可能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病发——这些精神障碍只是在等待被触发。这两种模型都阐释了精神疾病,试图说明精神障碍是许多不同因素造成的。

我们实际上早已发现许多导致人们更易患上各种精神障碍的因素。而今天,思考精神疾病的病因时,我们通常会想到这些风险因素,其中包括压力、致幻剂和酒精的使用、激素问题,以及精神疾病的家族史等。问题是,尽管我们知道存在许多这样的风险因素,但并非某种精神障碍的每一位患者都具备其中的某一特定因素,也没有某一个因素本身就足以导致任何特定的精神障碍。

对于这一点,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它导致人们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数月或数年内出现恐惧、闪回现象、过度焦虑和麻木感。根据定义,任何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都必定经历过创伤性事件,但只有大约15%经历过这种事件的人最终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即使两个人经历了相同的创伤事件,其中一人最终可能患上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另一个人则可能完全无碍。换句话说,创伤本身并不“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你可能会说,那是因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多种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憾的是,也没有任何风险因素的叠加“必然”会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几乎其他所有精神障碍都是如此。有时,“为什么有人会患上精神疾病”这个问题似乎很容易理解。例如,一位经历过可怕的受虐童年、患甲状腺疾病,并且刚刚被结婚十年的丈夫因出轨其他异性而抛弃的女性可能会患上临床抑郁症。大多数人都能理解她为什么会抑郁,因为诸多风险因素会促使她成为抑郁症患者。然而,对另一些人来说,他们的精神疾病似乎是无缘无故从天而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