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楚王二策,梅开三度
- 家父洪武,我的父亲太仁慈了
- 柠檬茶多加冰
- 2350字
- 2024-08-18 17:47:18
杨升罚一年俸禄,闭门思过三月。
弹劾楚王一事落下帷幕。
“诸公可还有事起奏,无事退朝,明日再议。”,随着司礼监太监独特的公鸭嗓。
朝会再次步入正轨。
郭桓手持笏板出列:“臣有本奏,请传递上位查阅。”
朱元璋闭目沉思道:“诸公都已疲惫,宋濂把你的折子也一并递上来。”
“诺。”,宋濂从袖口中取出奏章递给司礼监太监。
老朱放后世绝对是个演艺圈大拿,一板一眼的观看起奏疏,时不时皱眉沉思,时不时喜上眉梢。
朱元璋啪的一声合上奏疏目光炯炯地看着郭桓:“郭桓!”
“臣在!”
朱元璋声音洪亮:“可行?”
吓得诸公精神一振。
今天这是怎的了,又有大事发生!
“臣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佐证,一定程度上可行。”
朱元璋声音有些颤抖:“你可知一旦此策可行,将有多少百姓得以活命,你郭桓会名留千古,刻印在史书上供世人传颂。”
名留千古!
郭桓奏疏到底写了什么。
朝堂诸臣疲惫的神态一扫而空,好奇夹带羡慕的目光看向郭桓。
“臣汗颜,臣不敢居功,此乃楚王殿下之策,臣只是加于整理成册,楚王殿下才是心优万民。”
楚王又是楚王,楚王又做了何事。
“哦~~”朱元璋有些疑惑:“此事为何又关系楚王,你何时见过楚王?”
自己见没见过楚王,你朱重八心里没数?
为了推进就藩铺垫,上位彻底不要脸面.....郭桓扯了个谎言:“臣前些日子拜访太子时,在文华殿外遇到过楚王殿下一次。”
“好,当真是咱的麒麟儿,老六这孩子做的很好。”朱元璋喜不自禁。
“上位,老臣可否一观奏疏。”邓愈开口道。
开国六公,常遇春病逝,如今在应天的只有卫国公邓愈,邓友德,荣禄大夫,右柱国。
常茂世袭不算。
郭桓是否真的遇见过楚王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邓愈此时应出声配合朱元璋。
作为至正十五年就跟在朱元璋身边的老人,朱元璋一举一动他能洞察一丝真相。
虽不知老朱的目的,但配合便是。
邓愈接过看了眼奏章就猜测自己赌对了。
这份奏章就算不是老朱写的,也势必有他的参与。
无他,白,太白了。
原本就想着拥护朱元璋的邓愈,随即认真的观阅奏疏,这一看脸色逐渐狰狞。
眼眸微红,睁到最大,身上的杀伐之气由然升起,右手中笏板被硬生生捏断。
快步走到郭桓身前,单手揪住郭桓的衣领厉声问道:“奏章所说,可真!”
这可是朝堂,庄严肃穆的朝堂。
卫国公僭越的行为,第一时间惊的朝堂一片哗然。
“小邓。”“邓叔。”
德庆候廖永忠,郑国公常茂第一时间有所动作,抱住了邓愈。
郭桓被吓了一跳,悄悄镇定下来后回道:“五成把握。”
这个时候邓愈也冷静下来了,手瘫软了下来:“郭大人,对不住。”
廖永忠、常茂见状这才松开邓愈。
邓愈老泪纵横跪倒在地:“臣爹娘都是饿死的,所以臣见到此奏章有些失态,请上位惩戒臣,如今我大明有五千万人,按照奏书所言,粮食有望增加一成,可以让五百万人活命啊,哪怕只有五成希望,臣爹娘泉下有知应该不会怪罪臣了吧?”
朱元璋摇头叹道:“无妨,你是咱从死人堆里捡回来的,那年你才十六岁,咱也饿死了爹娘,咱懂你的心情。”
朝堂武将有很多都是泥腿子出身,都经历过那个昏暗的时代,这个时候纷纷沉默。
至于胡惟庸,宋濂等元朝旧臣倒没那么多感触。
邓愈感慨道:“愈庵先生所说无错,楚王殿下大善,臣有一女芳龄十四,臣厚着老脸请上位赐婚。”
那是我二弟媳妇,朱标嘴角直抽抽道:“卫国公稍安勿躁,楚王虚岁十一,年龄尚小,暂时不考虑成婚。”
“再说郭大人也说只有五成把握,还需要验证,奏疏就不一一传阅了,由孤来念吧。”
朱标生怕又出现另一个邓愈,接过奏章,念出声音:
.....
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据臣翻遍典籍,葵、韭、藿、薤、葱,笋等多种农物,只需择选良种,换地种植依旧涨势良好,收成与普通种子同地种植相比,优胜之。
故此,臣得论,自古以来,人,优胜略汰,粮种亦如是,臣斗胆谏言,取大明境内各地的良种,建立实验田,培育粮种。
......
诸多大臣听完奏章内容后,眼神紧紧的盯着郭桓。
名留千古,或许夸张,但若按此方法实行下去,增收一成粮食真有可能,若比一成多呢。
弱宋引进的占城稻就是最直观的例子。
名留千古,真有可能!
如此简单的道理,为何自己没想到呢,有些臣子心中懊恼。
有人欢喜有人愁。
胡惟庸此刻双眼微眯,目光冗杂。
奏章除却开头结尾,语言太白。
朱重八想做什么!借此机会为朱桢造势,借机推动分封进度,秦王朱樉,晋王朱棡是时候可以就藩了。
胡惟庸与许多人一般,并不反对分封,而是如何在分封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何况在朱元璋眼中,分封势在必行没人能够阻拦,洪武三年朱元璋就定下分封之策。
当年谁人能拦。
唯一能做的就是拖住皇子就藩时间,谋求最大的利益。
“楚王殿下,天性纯良,臣为上位贺。”不知道哪一个大臣,不要脸皮先喊了出来。
下一刻,整个奉天殿的官员都在呐喊。
当潮水般的声音停下后,户部侍郎马贯站了出来:“臣户部左侍郎马贯奏请上位。”
“马卿,请说。”
“实验田该如何建立,收集到各地的良种后具体如何实验,臣认为,该立一个章程。”
朱元璋摆了摆手:“这就是你户部的事了,该如何立章程,由你户部负责,咱就要的是结果。”
其余五部的官员纷纷对户部官员投来羡慕的目光。
此事若成,哪怕增产半成,都是天大的功劳,现如今全部给户部了。
但此事由郭桓上书,其余各部官员再艳羡也无可奈何。
马贯微微摇头:“臣非此意,户部掌管天下钱粮,此事户部自然责无旁贷,臣的意思是此策既然由楚王提出,不如请楚王入我等户部指导一番。”
天大的功劳让人分一杯羹,就算此策是楚王提出,可楚王并未上书,实际功劳还是户部的,其余五部官员看着郭桓有些幸灾乐祸。
马贯你是故意恶心我,让楚王参与岂不是分走了功劳,我看你是想借机上位.....郭桓走出一步:
“马大人所言极是,臣附议。”
户部官员见左右侍郎都出声了,纷纷响应:“臣附议。”
朱元璋摇了摇头:“不急,景濂先生的奏书中朱桢还有一策,诸位不如先听完再说。”
第二策!
今日朝会是捅了楚王的窝了不成。
杨升当真是可怜,不少臣子心中暗道可惜。
一个七品芝麻官,急了,他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