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金丝楠木雕

花了四天半的时间,二人成功抵达羊城站。

得亏没有带点点,他俩小伙子在车上呆的都要崩溃,换做小丫头,哪吃得消。

“哇,哇,哇...”

刚下车,老三一阵感叹。

天气太舒服了啊。

在老家的时候,雪嗷嗷下,白天没事,基本不会出门,都是躲在屋里。

火车上,见到有些旅客还穿着短袖,让老三觉得对方脑子有问题。

真感受到本地的气温后,好一会才反应过来。

南方,真的不一样,深秋了,但一点都不冷,总体感觉是凉快。

他毕竟没来过,只觉得新奇。

而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又是在火车站,旅客的数量也让他瞠目结舌。

北方可看不见人挤人,走不动道的情况。

随着人群,二人缓缓来到了广场之上。

“你干啥?”

老三眼角余光看见宁书似乎做了些什么。

“没事,走吧!”

有个扒手刚才摸兜呢,虽然钱早就藏好了,宁书偷偷地给对方来了个肘击,估计顶到肺了,蹲在了地上,只是人太多,老三看不见。

终于抵达了外头的广场,二人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接着,便是各种揽客。

“帅哥,住宾馆么?”

“帅哥需要导游么?”

“帅哥去哪,要不要找工作。”

“帅哥,有小妹哦...”

羊城,宁书前世来过好几次。

这会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了数年,但比起来,还差许多。

人们的穿着带着浓厚的年代感,路上的交通工具还是以步行,自行车为主。

不过,轿车也不少。

老三哪怕去过首都,此时也觉得眼睛不太够用。

小姐姐多啊,一个个还穿着裙子,时不时漏出一小段大白腿,啧啧啧...

“走吧!”

宁书拉了他一把,径直奔向前头早已人满为患的公交车站。

胡老板很细心。

在信里给出了详细的通勤方式,并且出发点就是在火车站。

这会是下午两点多,时间充裕,只不过,公交车上抢不到位置。

按照胡老板的指引,步行加换车,用了四十来分钟,还算轻松地抵达了目的地,一栋三层小楼前头。

这会能自己建造小洋楼的,都是有实力的大老板。

甚至,门口还安装了门铃。

清脆的铃声响起,不多会,里头传来个女人的回应。

“边个啊...等等...”

咔嚓,门一开,迎接二人的是一位烫着头的中年女性。

见到他俩后微微一愣。

“你系...”

“你好,我是宁书,胡老板邀请...”

“哦哦哦!”

女人脸上立刻露出笑容,用着不标准的普通话。

“欢迎欢迎,是东北的大学生对吧,老胡经常提起你。”

说着让开身子转过头,用着粤语呱啦呱啦说了一大堆。

接着,老胡出现。

看到他俩后,一边哈哈哈,一边下楼。

“你们终于来了,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好让我去接你。”

原本,老三还觉得胡老板的普通话很一般,可与他妻子一比较,哎,很不错了。

如果说首都那的房特点是啥,宁书会用文化历史来形容。

而胡老板的家,可以说奢华,除了没有地毯,其他,与友谊宾馆差不多。

老三则是被客厅里的电视吸引了目光,还是彩色电视的。

要知道,这玩意要一千多块钱呢,而自己的村,甚至还没通上电。

同样,宁书的目光则是落在了角落一尊木头雕刻上。

这里两夫妻一个在切水果,另一个在泡茶。

“喜欢,喜欢就送你了!”

从宁书的视线上,胡老板瞥了眼角落,笑着说到。

“这是什么木头?”

“金丝楠的,”

听到金丝楠,宁书的心不争气地蹦跶起来,反观胡老板,却一脸淡定。

他反应过来,此时,这玩意的价值...

准确来说,多数人还在为吃饱吃好而努力,哪有闲钱炒金丝楠呢。

“有个朋友送的,可惜,雕的不是财神,关公。”

“送就不好了,要不和你买吧。”

说着,宁书打开背包。

松子,野果干,菌子干...

各种特产满满当当摆满茶几。

虽说老胡就是做这门生意的,可生意人,更知道礼数。

客人花了几天时间,跑了几千公里,带了几十斤的特产,自然得感谢。

“那正好,你这些东西也值不少钱。”

老胡去到角落,将雕像抱了过来。

“咱们算是交换。”

宁书自然是故意如此,半推半就之下,收下了这至少有三十斤重的金丝楠木...

“你也别客气了。”

嫂子姓王,拿着苹果递给了老三。

“这其实帮了我们俩的忙。

放在家里碍事,之前还把小朋友给绊倒了。

可朋友送的,又不好丢不好卖,给你,正合适,也算合作伙伴。

要不,可能后边会当柴烧了。”

听到这话,宁书心里那一丝丝愧疚感消失不见。

“你们孩子不在家么?”

老三吭哧吭哧啃着苹果。

“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呢,还没放学。

正好今天周五,晚上带你们去尝尝羊城本地特色,好好喝点。”

远道是客,被招待正常,宁书也没有推脱。

而且,三层的小楼,空房间多的很,没必要去外头住了。

胡老板则是主动提起了两人过来的费用。

宁书拿了金丝楠木的雕像,不好意思再拿钱,算是正常购买。

见他坚持,胡老板也没继续这个话题,只有老三觉得冤枉,说好的报销呢。

不过,宁书既然如此决定,不好说啥。

聊完了近况,自然而然地把话题引到了林蛙上,这也是本次过来的主要议题。

胡老板先说了羊城的情况。

他在东北收的山货,主要有三个销售渠道。

第一,各大特产店。

第二,自家的特产店。

第三,饭馆。

多年下来,认识了不少饭馆的老板。

因此,推广起来,可以说很轻松,每家送几斤。

并且用上了时价,限量的套路。

加上本地人对于奇怪食材的接受程度很高,几百斤林蛙,销售一空不说,大家都在催货。

“毫不夸张,开春之后,我第一批,至少要五千斤,你能提供多少。”

宁书笑了笑。

“可能一只都没有...”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