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收几个小弟
- 重生东北,我有十万大山猎场
- 月亮有个坑
- 2019字
- 2024-08-05 16:20:26
村里人都热心。
见到宁书买回了一车炭,都过来帮忙扒拉扒拉。
都不需要他俩动手,你拿把锄头,我带个铁锹。
这里的村民房子新旧不同,但地形分布基本一致。
都有个小院,几十个平方,有些人选择中些蔬菜,有些人养鸡养鸭,所以需要用篱笆隔开。
从小院走过后,便是主屋。
这儿便有了不同,每户人家大小不一。
宁书家大概算是两室两厅,在村里,面积不算大。
卧室连接着厨房,右边偏房边上则是猪圈柴房。
冬天,地里没东西,车直接倒进去,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两吨多的炭很快都给弄到了屋里。
要不说妈妈想的周到。
回来的时候花生瓜子买的不少,正好给帮忙的分分。
老宁家你说他好命嘛,也没错,培养出了大学生。
说命不好,老宁走的早。
村里人多数情况下,还是讲情分,帮点小忙,没毛病。
大伙聊了会天,各自散去,奶奶站在柴房门口,脸上全是笑意。
花十几块钱买这些煤炭,在过去,是根本不敢想象的事儿。
早前,都是儿子儿媳妇在入冬之前提前准备。
老人嘛,不求大富大贵。
米缸是满的,地窖是满的,柴房也是满的,这个冬天不难过了。
一切,都得归功于正在扫地的大孙子。
奶奶知道,宁书肯定能有出息。
只是,这种出息的速度和方式,是婆媳二人怎么都没想到的。
前几天他不是在县城里么,她俩收到老三带回来的钱时,喜忧参半。
而宁书接下来赚钱的速度,更是颠覆了认知。
村里有本事的,一年能攒个几十块算是有本事的,百来块,那是全村羡慕对的对象。
结果呢,东子一家子,都赚了四五百。
他俩赚的钱更是超过了四位数。
关键这种方式...
青蛙啊,村里人应该都见过,并且没当回事。
没曾想让宁书玩出了花,大赚了一笔。
老三已经说了,暂时不收了,不过,这两天还是有人进山,并且,隔壁村的也在行动了。
“小书,那蛤蟆整不了么?”
奶奶觉得就这么放弃,太可惜了。
“还行吧,”
宁书转过身,把扫帚放在一旁。
“进屋说吧,外头冷!”
不得不说,要么炭贵呢,效果好啊。
直接买了两吨,宁妈妈也不省了,将边上落下的那些放入灶台,准备做饭。
炕上暖呼的不行,狗子在上头哼哼唧唧,和小丫头玩的开心呢。
顺嘴一提,宁书让妈妈给俩狗子洗了澡。
“林蛙的市场肯定是有的。
估计县城得饭馆不止一家在卖了。
不管啥玩意,多了,肯定不值钱,咱也没法控制。”
闲着也是闲着,宁书乐得与奶奶唠唠。
“而且,天气凉了,不太好抓。
现在一天估计弄不了多少。
来回折腾,不值当!”
看着孙子侃侃而谈,奶奶眼睛笑的都看不见了。
“行,我也只是问问,你自个拿主意。”
她看了眼外头儿媳妇的身影。
“对了,你妈让我问问你,镇长说的那事,有打算么?”
“啥事?”
刚说完,宁书反应过来。
“哦,林业局啊,奶奶,你觉得我该去么?”
奶奶认认真真地思考了一会。
“这,还是你自己决定,奶奶和你妈都没啥文化,也没见过世面。”
“行,那就我决定,你俩别操心了!”
宁书对于镇长提供的职位没有任何兴趣,但是,对方的面子要给。
以后万一有点啥事,镇长肯定能帮上忙。
所以,去东子家的时候,知道他爹还在外头,便喊着再弄几斤林蛙给他送过去。
村子里,基本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但是,巴山屯这几天赚了不少钱,必然属于大事。
宁书估摸着,镇长应该找人研究过林蛙,知道啥情况,否则,应该会来找自己聊聊。
林蛙味道确实不错,而且价格还高。
作为茶叶的回礼,很合适。
包括村长也聊过了。
宁书不想给他无谓的希望,所以很直白地给出了判断,明年开春林蛙价格必降。
村长听了之后,觉得挺可惜的,他也卖了一百多呢,村民们能多赚点,自然开心。
“我们来咯...”
到了晚饭时间,老三的声音传来。
“好家伙,先说好,没做你们的饭!”
宁书打开门,发现外头好几个,仔细一看,不就是上回开会的八个人。
“我们自己带了,婶,奶奶!”
小伙子们鱼贯而入。
“看,这是啥!”
东子拿出两只野兔,他身后的小伙则是一条大草鱼。
“看,酸菜!”
“我拿了酒。”
“酸菜就别拿出来了,”老三哈哈一笑:“两斤五花肉。”
“你这手笔太大了,我们跟不上。”
见有人把锅都拿来了,宁书知道他们想来自己这儿聚餐。
“不是,为啥这么突然呢?”
妈妈赶紧起来招呼。
“就是出其不意,”
东子显然是带头的。
“哥几个这几天多亏了宁书,多多少少,都赚了些钱。
村里有些说闲话的,都是些个老娘们,我们听见了,而且警告了,你们别放在心里。
刚才和老三商量了一下,肯定得感谢感谢。
所以,每个人从家里拿了些东西,婶,婶,你别动,我们来!”
七八个小伙子立刻开始分工,片鱼的,拿炉子的,洗锅的...
都是儿子的朋友,宁妈妈哪里会不开心,在边上打着下手。
点点就更高兴了,人多热闹嘛。
在炕上跳来蹦去的,然后被狗子绊倒,大家都担心她有没有摔疼了,结果抬起头咯咯在那笑。
农村夜里没有任何活动,尤其是天气冷的时候。
所以也不着急,开吃时,已然快八点。
吃喝了一会,东子相当羡慕地看着宁书手腕上的表。
“借你戴几天?”
宁书笑着摘下递了过去。
东子用俩手接着,他知道,这表35块钱,哪怕这些天赚了点,可哪舍得如此消费。
“我可买不起!
今天哥几个过来,除了感谢之外,还有件事。
宁书,你是大学生,聪明。
今后要是有什么门路,带着我们喝点汤...”
(求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