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不爱江山爱贤者

《三国演义》中的陶谦是个老好人,不过他却没得什么好报。在罗贯中的笔下,陶谦是一位公忠体国、温厚纯笃的长者。他心系黎民百姓的疾苦,忠于汉廷,礼敬贤士,是当时屈指可数的不爱江山爱贤者的乱世诸侯。事实上,陶谦确实也做得不错,只是这个小老头得罪了大魏的开国武皇帝——曹操,在正史中,自然得不了什么好评。

陶谦少年的时候玩心特别重,十四岁了,他还在玩当时儿童所玩的一种游戏:骑竹马。同县的甘公以前做过苍梧太守,有一天,他在路上碰见了陶谦,觉得陶谦的容貌不凡,便停下车子与他说话。二人聊得投机,甘公当场就将陶谦招为东床快婿。甘公的夫人听说这件事后非常恼火,她认为陶谦是一个只知道每天瞎玩的少年,便问丈夫为何将女儿许配给这种人。甘公答道:“他的相貌奇伟,长大一定会有出息。”甘公的婆娘做不了丈夫的主,只好憋着一肚子的气将女儿送上门去。事实上,陶谦读书还是很用功的,史载“(陶谦)少好学,为诸生”。不久,陶谦就被举为孝廉,累迁卢令、幽州刺史,没有辜负甘公对他的赏识。

灵帝时,陶谦被拜为徐州刺史,击走了徐州境内的黄巾军,经过他的一段治理,徐州“百姓殷盛,谷米封赡,流民多归之”。特别是三辅一带的流民,为了躲避李傕、郭汜的战祸,大都投奔了陶谦。

初平四年,陶谦遭到了曹操的攻击,原因是曹操的父亲曹嵩被害。曹嵩辞官后一直住在徐、兖二州交界之处,当时军阀混战,地盘犬牙交错,实在不好判断曹嵩居于曹、陶哪个势力之下。但可以肯定的是,曹嵩被陶谦的部将杀死,于是曹操以报父仇为名出兵。

其实,即便没有曹嵩遇害事件的发生,曹操也迟早要与陶谦摊牌。当时,曹操、陶谦分属不同的阵营(袁绍、曹操为一方,袁术、公孙瓒、陶谦为另一方),初平三年,曹操就在袁绍的指使下,在兖州东郡的发干县(今山东冠县东南)境内,与陶谦激烈交火,陶谦战败撤退。因此,曹操的出兵,乃是一场早有预谋的战争,虽然引起战争的曹嵩事件是曹操原先未能预料到的。

关于曹嵩被害之事,史书共有三种说法,郭颁的《世语》说曹操派泰山太守应劭护送曹嵩去兖州,曹嵩将陶谦派来杀他的兵士认作应劭军队前来相迎,因而被害。韦曜《吴书》则说,陶谦派遣都尉张闿护送曹嵩去兖州,张闿贪图曹嵩家财,半路上将其杀死。范晔的《后汉书》则有两种说法:《陶谦传》说是陶谦防守阴平的士卒贪财,将曹嵩杀死;《应劭传》的记载则与《世语》相同。

不同史料对曹嵩遇害事件的记载,尽管不尽相同,但是,它们无一例外地指责陶谦应对此事担负直接或者间接的责任。从陶谦的一贯为人来看,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曹嵩及其家人的遇难,绝不可能是陶谦主动设谋的结果,而是部下恣意妄为的行为。因为有一个最大的疑点:曹嵩在此地居住已数年,何以陶谦一直不加害,只等到他要去兖州方才动手?

毕竟,陶谦与曹嵩之死有很大关系,陈寿、范晔为陶谦所作的传记只能根据三国时的记载,而这些记载,大部分是魏人所作,从此陶谦就被史书描写为一个坏人。

曹操对徐州的攻击共有两次,此次报杀父之仇是一次,接着,曹操再度发起了对陶谦的进攻,意欲给他心目中的大恶人陶谦以毁灭性的打击。曹军进展神速,很快就攻拔了五座城市,主力部队一直扫荡到琅邪、东海(治郯县,郯县故城在今山东郯城县北)。

也就是在这一次战争中,《三国演义》编造出了诸多搞笑情节。先是糜竺吹了一通牛皮:“某虽不才,愿施小策,教曹操死无葬身之地。”纵观《三国演义》,这个可以算是天大的笑话。糜竺的计策根本不高明,无非就是六个字:“打不过,请菩萨”,何况他请的菩萨实在也不怎么样。糜竺刚到北海,就和孔融一起,被管亥带领的一帮喽啰困在城中。连山贼都打不过的孔融,怎能指望他去解救徐州?如果不是刘备过来杀退管亥军,恐怕糜竺和孔融这位大菩萨先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刚过来就将曹军杀了个人仰马翻,而在真实的历史中,情节恰恰相反,刘备刚出去开战,就被曹军迎头痛击,打了一个大败仗。不过,就在此时,曹操的亲密战友张邈将一块大大的黑砖拍向曹操后背,勾结吕布几乎占领了全部兖州。曹操无奈之下,只好和徐州议和,赶回后院救火。

曹操的撤军,让陶谦七上八下的心情暂时得以平静。但是,这个六十三岁的老人,却因为一年多来的担惊受怕,一病不起。陶谦在弥留之际,“钦定”刘备为自己的接班人,把已经残破不堪的徐州,无偿地转让给了刘备。在糜竺、陈登、孔融等人的一再劝说下,刘备也就半推半就,“勉为其难”地就任徐州牧(他同时还兼任豫州刺史)。

《三国志·先主传》提到陶谦在弥留之际,对别驾糜竺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三国演义》以此为根据,发挥超人的想象力,凭空虚构出感人肺腑的“陶恭祖三让徐州”的故事,明代以来,骗得不少人为陶谦的真诚和刘备的大义而掉下眼泪。

这个故事说:陶谦虽然有两个儿子,但因为没有什么才干,所以他不打算让他俩继承自己的衣钵。当刘备带兵前来帮助抵抗曹操时,陶谦一眼就认定他是最佳接班人,“便命糜竺取徐州牌印,让与玄德”,怎奈刘备坚辞不受(一让)。在徐州解围之后,陶谦特意举行盛大宴会以示庆祝,并当众苦劝刘备接任徐州牧一职,但刘备仍然不予考虑,陶谦只好退而求其次,恳请刘备屯驻小沛,帮他保全徐州,这才挽留住了刘备(二让)。时当陶谦病危,再次恳求刘备满足他的心愿,但刘备依然加以婉言谢绝(三让)。于是,在陶谦死后次日,徐州的老百姓自发到刘府哭拜,希望能够得到刘大英雄的庇护,免遭曹操的屠杀。这时,刘备出于对黎民百姓的爱护,方才迫不得已地做了徐州牧。

老陶谦满怀真诚,将徐州交给刘备,指望着他能济世安民。但陶谦没有料到,还有一个吕布将比刘备更轻松地将徐州弄到手中,而最终,这块被群狼觊觎的肥肉,还是被曹操获得。